堂娃儿
堂娃儿堂娃儿是我堂哥的同学,比我大十岁左右.村子里的人都叫他堂娃儿.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堂娃儿和我哥一起,能看的出来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我的记忆里,堂娃儿是个很阳光很帅气的大哥哥,经常逗我玩儿。
前些年,在老家呆了一段时间.当时,村子里最轰动的就是议论关于堂娃儿的事情.隐约听到是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伙同家乡比他年纪大多的超社会的人去了成都.我想,或许是农村的孩子到大城市经不起他们的诱惑,或者是当时年纪太小,或者又是处于那样一个环境.总之,到成都不久后学坏了,便开始吸毒贩毒.后来,被警察抓了.大概堂娃儿已经知道自己犯的死罪,关在拘留所里,在还没判决前,他放手一博,把自己当时穿的皮鞋底子的一块铁吞进去了。估计是派出所的人也不想花这冤枉钱去救治,觉得堂娃儿也必死无疑了,就通知他父亲去成都收尸.焦急的父亲去赶到成都以后,经过动手术抢救把那铁块取了出来,堂娃儿命是保住了.可是对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再没更多的钱去做缝补的手术,只得让他的大肠在体外用塑料包裹着.
回到家后,我问奶奶证实了村里的人议论的都是真的.奶奶还很叹息的说,堂娃儿啊,那么乖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走上了这条路.现在都回家了,他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被包养出去了的,希望他今后好好的做人.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堂娃儿现在的父亲是他的舅舅.
一次,我在茶馆里看见了堂娃儿.那时候感觉比以前显得憔悴许多,但依旧那样帅气.因为快过年了,在衣服的遮盖下,看上去和常人没什么两样。我们的目光只是短暂的相聚了下,觉得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很陌生,我随之悄悄的离开了,而他继续的看茶馆的人玩牌.
从那以后我就在也没见过他了,偶尔回老家打听一些关于堂娃的事.据村子的乡亲说,由于他毒瘾时常发作,经常去偷周围村子的鸡﹑鸭去卖.当然,也被逮着过.因为再也无颜面对家乡人,也不能继续在成都混下去,就跑到了县城里去做小偷去了,来维持他高昂的毒资.晚上住桥下面,而且他那肠子也没放进去。听到这里,我当时心理一紧.
直到那天,我匆匆下班回家。突然,眼前一个头发又长又凌乱,衣衫不整的年轻人在巷子边的垃圾堆里找剩包子吃.不知为何,我停下脚步,不忍多看了几眼,似乎有种熟悉的感觉。当他抬头的那一瞬间,我又惊又吓.这不是堂娃儿吗?!!此时,我久久的矗立在那儿,眼角湿润了.这还是我小时候记忆的又帅气又阳光的大哥哥吗?还是经常逗我玩的堂娃儿吗? 小发一篇,不大操作得来,请多指正和包涵哈。 原帖由 突然的自我 于 2008-12-15 21:25 发表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小发一篇,不大操作得来,请多指正和包涵哈。
自我还是蛮谦虚的哈。其实你这故事挺打动人的,对年轻一代也很有警醒作用。多写些哈,赞一个 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只要用心认真的去写内心真实的想法,不需要太华丽的辞藻。
这个故事,只是折射社会的一个缩影。
有句话叫:“一面成佛,一面成魔”佛和魔就在一闪念之间。
故事的主人公出生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且经历了家庭的变迁(家庭因素)。。。。
当十六/七岁懵懂少年,也是最叛逆的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引诱。如果不树立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误入歧途。我想大概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吧。(社会因素)
文中还折射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憨厚的农民和社会的现实。。这里主要想提一下的是:当时眼睛湿润了。一层是当时的心境。因为,确实看到一个花样少年像流星一样,虽然美丽,但却转瞬即逝,真的很遗憾和惋惜。
二层,但更多的是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笔者的这个故事大概就想表达的这些吧,或许写的故事不够生动,或许其它什么原因,但能看到楼上的短评,很受感动 。谢谢。 楼主写的真的不错哈 谢谢你,楼上的朋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