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 发表于 2006-9-21 12:34

转贴 挫掉女儿的“输不起"

都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聪明,更敏感。为了不刺激孩子的敏感“血位”,结合新一代教育理念“不吝啬赞扬孩子”,我们的宝宝都是听好话长大的,坏的一句也听不进,渐渐的在孩子小脑袋里就形成一种思想——我是对的,我是最棒的,我是不可能输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就是这样自我为中心,慢慢的“输不起”的症状就表现出来了。
    例如,我与女儿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我若是先动了,我就是输了;她若是先动了,就不算了,反正她能找出没理也算有理的理由; 我若是不承认她的理由,硬说她动了,她就耍赖皮——哭。我任由她哭,哭停了,叫她继续玩游戏,她就不参加了,这样她就避免了失败的可能性,够聪明吧!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赞扬,但是不能无分寸的赞扬,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定型期,必要时还需要点“挫折教育”,否则我们的孩子没有一点承受力,到社会上还没立稳就倒下了。我曾读到过: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被保送国外名牌大学,在新的环境里,因为一门新课程考砸了就跳楼自杀了,年仅15岁。多可惜呀!我看了这则报道深有感触,想想女儿平时的表现,也是该给点“挫折教育”的时候了。
我先借助电视中的体育比赛,象排球、乒乓球等,和她一起观看比赛,问她:“处于低分的一方可不可以因为暂时落后就弃权结束比赛的?”她说:“不可以。”如果低比分的反败为胜了,问她:“刚刚暂时落后的队伍要是不坚持到最后还会赢吗?”“不会赢的”。女儿肯定的说。这样让她知道,不管是游戏还是比赛都有输赢,不可以因为暂时的输赢就提前结束不玩了,不然没有人愿意和她玩,她就没有朋友了。
经过平时反复结合身边输赢的故事给她摆事实讲道理,她的思路总算理清了一些,我想是时候检验一下了。
我们玩飞行棋,玩之前先约法三章:○1总共玩三局○2输的人不可以哭○3不可以提前结束比赛。女儿答应了,我们还拉了勾。
我故意先输一局,她赢得很开心,我就连忙问她:“妈妈输了,有没有哭呀?”“没有”“妈妈输了,现在耍赖皮不玩了,可不可以?”“不可以,我们拉过勾的。”女儿认真地对我说。我故意想了想再回答她说:“哦,说话要算话,不然下次你肯定不愿意和我一起玩的。”女儿使劲点了点头。“那要是你输了也不可以哭,不可以耍赖,要不然妈妈也不和你一起玩。”女儿爽快地答应了。再来一局,我就让她输了,她是那么的不开心不服气呀,眼看着就要“洪水爆发”了,我就把她答应我的话重复了一遍,我看到她眼眶里的泪水在打转,最终还是没掉下来。我真是太高兴了,美美的毫不吝啬的表扬了她一番,还狠狠的亲了她一个,她也为我给她的表扬露出了笑脸。再来一局,又让她赢了。
如今女儿对胜负的态度已经豁达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点也输不起,现在和她玩游戏比以前有劲多了。
    在平时的生活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赞扬或批评,凡事物极必反。我们的孩子还处于性格定型时期,只有结合孩子个性,适当的褒贬孩子的行为,让她们的根基又牢又稳,长大后既能经历风雨,又看见彩虹。

泥的跋喇跋 发表于 2006-9-21 13:13

现在的孩子就是“挫折”太少,挫折与鼓励的完美集合会造就一个英才!!

wxt2020 发表于 2006-9-21 15:56

输不起的不是小孩,而是大人,小孩的言行思想天生的么?不考虑环境社会因素,单反面的强调小孩输不起,这本身就值得人去深思

泥的跋喇跋 发表于 2006-9-21 21:48

原帖由 wxt2020 于 2006-9-21 15:56 发表
输不起的不是小孩,而是大人,小孩的言行思想天生的么?不考虑环境社会因素,单反面的强调小孩输不起,这本身就值得人去深思
有道理,支持!!!!

水晶 发表于 2006-9-23 10:14

原帖由 wxt2020 于 2006-9-21 15:56 发表
输不起的不是小孩,而是大人,小孩的言行思想天生的么?不考虑环境社会因素,单反面的强调小孩输不起,这本身就值得人去深思
同意这种看法.在平时的生活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赞扬或批评,凡事物极必反。我们的孩子还处于性格定型时期,只有结合孩子个性,适当的褒贬孩子的行为,让她们的根基又牢又稳,长大后既能经历风雨,又看见彩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 挫掉女儿的“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