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坏人 发表于 2009-2-27 15:56

我们村的路什么时候能像他们啊

山村有了通达路时间:2008-10-8 10:30:09  来源:资阳市扶贫办
      编者按:资阳市在实施村道扶贫工程中,坚持项目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项目的引导和粘合功能,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仅使贫困村的路修通,而且最广泛地调动了群众自力更生、依靠自已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现将雁江区迎接镇实施村道扶贫的典型经验《山村有了通达路》一文编辑如下,请各县(市、区)参考借鉴。


山村有了通达路
      古井片区是雁江区迎接镇最为偏远的片区,而水库村、龙滩村又是古井片区最为偏远的行政村。这里与资中、仁寿接壤,三县交界,进村的一条小土公路,经过多年的折腾早已经是大坑小凼,行走艰难。但这是村里唯一通向外界的要道,21个村民小组里生活着3000多名村民,多年来都被这里极差的交通条件困扰着,生活依然艰辛。

烂路 成了村民致富羁绊
      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西瓜,海椒等经济作物,力图迈上小康之路。但他们的规模发展并没有带来规模效应,反而被落后的交通条件制约了致富的步伐,更伤了发展生产的热情。林大妈就住在水库村二组。谈起这里的交通,她满腹苦水:“前几年水果蜜桔畅销,我家一口气种了三亩多,等到丰收之时,大车进不了村,加上雨季,只好请人担出去,最后卖的钱还抵不上人工伙食开销!”卖不出去时,把这些果果送人都没有办法运出去,只好任它烂在地里,整伤了心,都已经把桔子树砍了。近两年种了几亩‘小米辣’,前段时间收购价每斤2元多,我们这里修路不通车,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海椒烂掉,现在每斤6、7角钱也没有人来收购,揪心啦!”村民钟泽彬与林大妈同一个组,在当地办酒厂已经有17年了。每年一到雨季,是他最苦恼的事情:外面要货,而泥泞的烂路根本行不了车,生产的酒运不出去,只好干着急。前几年,他基本保持一年骑坏一个摩托车。    “交通瓶颈不解决,要谈扩大生产规模、谈发展根本就是一句空话!”他这样总结到。百姓发展生产受制约,村民的日常出行同样受到影响。查治华是水库村党支部书记,他常常需要到30多里外的镇上开会。每到开会,如果是上午9点的会议,他早上5点就得打起手电筒走路出去,遇到下雨还只能打光脚板走路。“眼看要迟到心头着急,但我们有啥子办法啊!”   恶劣的交通条件,让村民苦不堪言,可村里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过了一天又一天,走了一代又一代。
修路凝聚干群无数心血
      从水库村的朱家湾到大古井接省道106线资(阳)—仁(寿)路,全部的路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如果打通这一截路,不仅方便了附近老百姓出行,而且还将村民的致富路进行了有效的延伸,这对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想富,先修路。”成了当地百姓最为强烈的愿望,也成了当地党政的牵挂。但没有项目,怎能动工?没有资金,怎谈修路?   去年8月,迎接镇党委政府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将两个村修路的项目与扶贫项目打捆进行立项,争取到了省上扶贫项目款28万元,争取到省上给的中央车购税补助10万/公里,区政府给予的4万/公里补助;同时,发动当地群众和当地在外的成功人士捐资捐款15万元,很好地解决了资金缺乏的问题。去年12月,经过省交通厅审批,朱(家湾)—大(古井)3.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得以立项。今年2月,该条路的施工紧锣密鼓地展开。      “说实在的,最开始我们做工作根本没有信心,担心沿路的占地赔偿问题做不下来、群众捐资收不起来。”龙滩村、水库村村支部书记钟茂君、查治华这样表示。当看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们带头每人为修路捐款1000元时,让他们两位支书十分感动:“修我们村的路,领导们不仅做了大量工作,还自己掏钱来支持,作为直接受益者的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于是我们挨家挨户去做宣传和动员工作,跟在外务工的老乡们一一打电话,他们听说是修路非常支持,捐款很快就收起来了,百姓修路的热情如此之高是我们没有料到的!”      迎接镇现任党委书记吴成明,曾经是交通战线一名道路桥梁专家,在这次修路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特长,全力投入到这段路的修建当中。项目立项后,吴成明亲自对规划设计、预算等进行把关。先后50多次到村上沿途实地勘察、校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预算进行修改和调整。在不增加造价的情况下,增加了公路的涵洞、桥梁、路基等,使公路功能更完善,抗灾能力更强,直接为工程节约了10多万元。    “这个书记,行!”乡亲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不少人主动拿起了锹、镐参与修路。“众人拾柴火焰高”,仅用了近8个月的时间,一条3.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宛如一条银白色的玉带,将封闭多年的水库村和龙滩村与外界连接了起来。

开通村民踏上幸福路
   8月30日一大早,两个村的村组干部、部分群众早早赶到了资(阳)—仁(寿)路路口,参加朱(家湾)—大(古井)的竣工通车典礼。在竣工通车典礼现场,参加人员个个喜笑颜开。“村里人捎话来说要修公路,我真是挺激动的,第二天赶紧就把钱汇出去了!现在路修好了,我准备不再出去打工了,安心回乡来发展!”村民朱林这样表示。      龙滩村12组72岁的康忠金大爷看起来身体依然硬朗。说到修路,他热情非常高,主动为工地守了三个月的材料。他告诉记者:“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我当然要参与出力啊!明年我准备和儿子一起发展喂猪,大面积发展西瓜、海椒,将家里7亩多地全部种植特色经济作物,我还是想过上幸福的日子呢!”   支书查治华告诉记者:“路通了,百业兴。今后要利用村里风景秀丽、直通水库的优势开办钓鱼、农家休闲娱乐等;同时,镇上已经规划了这里作为下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我们将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村民真正走上幸福路!”      当天,一辆辆汽车在村口崭新的水泥路上跑动起来,欢快的喇叭鸣叫声,划破了这个村庄古远而悠久的宁静……

午夜听雨 发表于 2009-2-27 16:12

这不是简阳的哈!

水粉 发表于 2009-2-27 16:14

不是简阳的,也要帮到呼吁一下!

老侃 发表于 2009-2-27 16:26

雁江整了一条通达路就不得了了蛮,简阳还蛮是多得。要村村都整成水泥路还需要一个过程

道道 发表于 2009-2-27 16:39

腐败过了头,村民就不愿意给钱修了.....

突然的自我 发表于 2009-2-27 16:40

老侃,没去看电影,在加上网耍嗦。

老侃 发表于 2009-2-27 19:51

原帖由 突然的自我 于 2009-2-27 16:40 发表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老侃,没去看电影,在加上网耍嗦。
老土了,现在不流行哈

我是坏人 发表于 2009-2-27 19:5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27 16:39只看该作者
腐败过了头,村民就不愿意给钱修了..... 说得太好了。所以我提出先贷款修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笑对人生 发表于 2009-2-28 10:13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通村路的建设主要还靠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尽力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来完成,资金管理的问题其实不是大问题,对于工程资金和管理,可以推选村民代表进行管理,工程和预算、建设、质量等都可以通过村民参与,完全透明的方式操作,这也能够充分体现干部主导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应该不会出问题的。
最近有机会到一些村(私事)去过,发现新修了不少的水泥路,虽然窄一点,但下雨天村民出行就好多了,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些道路的修建主要靠的就是村民自己和一些项目资金。
简阳的道路建设应该说就简阳的财力比较,还是完成得不错的,到现在为止已经全部完成了通乡路的硬化,紧接着还要推动到老乡镇(拆区并镇前)的道路改造,通村路的改造也在以各种方式不断推进。随着成都到重庆,到简阳的几条高速路发、快速路的相续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扩大,相信简阳的道路建设会有一个大的飞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村的路什么时候能像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