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1:31

灾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灾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照片来自同行<xing>朋友,有人物的照片未发,关注灾区的顶一哈)


      3月11日,我们冒着料峭的春寒,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县和彭州市位于龙门山脉下的几个乡镇。尽管距离大地震已快一年了,但沿途所见的地震遗迹仍让我们还能想见灾区昨天的可怕景象;看到正在迅速崛起的一个个崭新村落,我们为灾区今天的变化倍受鼓舞;听到灾区同志对灾后重建规划的描述,我们相信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本帖最后由 老侃 于 2009-3-15 12:58 编辑 ]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1:35

一、灾区的昨天:突发的灾难


    汽车驶近绵竹,一片片板房扑入我们的眼帘,沿途到处可见成片板房;可能由于板房不够用的缘故,也有部分帐篷还在继续使用。板房区内人很少,我们猜测大概是人们白天都忙于灾后重建工作。接近绵竹县汉旺镇,倒塌、受损的房屋特别多。尽管已经过清理,但看到那片破败景象,我们的心情不由沉重。
    在车上没拍照片,发一个展板照片感受一下灾区的昨天吧。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bba59a89a37fae6599eb24b9d6e34d69.jpg






[ 本帖最后由 老侃 于 2009-3-15 11:35 编辑 ]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1:41

二、灾区的今天:美好家园从头建


    龙门山下的村落,基本上是按照乡村旅游民居进行规划和重建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各类大型援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一)绵竹县遵道镇棚花村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f610e32d008b7605a71c0e4fce6c77fc.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bfc0fd6feb39bcb5fa8fa64ed8dcf109.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fdc2ac04bc25fe68091e3def16fa86bc.jpg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987a26bb2f8be78e54d196d87ce64533.jpg



    这是一个有着绵竹年画特色的村落,绵竹年画早已驰名中外。漫山遍野开满了梨花。小青瓦、白色墙、木格门窗、年画上墙,川西民居风格与青山秀水融为一体,是那么幽美、那么和谐。
    据介绍,绵竹县村落灾后重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援建省市负责投入。农民建房的资金组成是国家、省、市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银行贷款、政府贴息。
    大地震中,遵道镇党委、政府机关共4人遇难、1人重伤,罹难者包括镇党委书记。

[ 本帖最后由 老侃 于 2009-3-13 22:24 编辑 ]

千载难逢 发表于 2009-3-13 22:02

等到 看照片

予欢 发表于 2009-3-13 22:08

我也是来看照片的哈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2:17

(二)绵竹县土门镇罗荣村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628536a18068457c8b309fa6c288a51e.jpg

http://b4.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02972b0e2bd3ba8531cf42864f7cc23d.jpg

http://b4.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c5ecf827e0141ea997660817aa65c925.jpg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2:18

(三)彭州市新兴镇寿阳泉村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28a4cfe2c8cbfdaf2cb4bb2934a1a647.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d06a9d2abd279dbf483547c847581d45.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adf13b8dba6441536f1bdb10ce4c049f.jpg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572132cfb2f97292728c1082b885f4e8.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01813e75893fd3ce04d486924c6ff188.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98c56b898a0460a27934146f50c775f4.jpg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e1ad0962b3f3a54de65414fb8b269a13.jpg

http://b4.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d32fd6c6fdf72d2c79df15e7080fa68c.jpg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2:19

(四)彭州市磁丰镇鹿坪村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468330991c7e9273956892ce412c4d0a.jpg

http://b1.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00938db00ab4d8ff4d150dbd0ba5fbe0.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2b46a604dafc5b0da11df94bf7a7a40c.jpg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e2f300aebd97a61aae0d1197c3e003d4.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19ce81765e88cc1e2c60de0d0e627662.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47972791d8339515254a1cf4b1ea88c2.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c39c1d17b0bb0ad51fc3134f4267bda6.jpg

http://b2.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5e5edd688bf1c476ac42259315921f64.jpg

http://b4.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5a26ec645df0727d795c475efdd27103.jpg


    在鹿鸣村,我们看到成都通讯团某营官兵为村民义务种竹后,迈着整齐的步伐撤离。该团从地震发生后就到磁丰镇抗震救灾,现在也经常到该镇参加灾后重建工作。上面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名为“鹿鸣荷畔”的民居群,由三个村组成,呈“T”字形,将有1000余户村民入住。
    彭州是成都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磁丰镇与映秀镇及都江堰仅一山之隔,受灾严重。成都市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经济实力雄厚。在灾后重建中,成都市本着统筹城乡的思路,按照“发展型(民居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多样型(民居样式多样、风格协调)、相融型(依山傍势建民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享型(公共设施、建设成果共享)”思路,对新建民居进行高规格、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建设。
    成都市民居建设,尊重灾民意愿,推行六种模式:
    1、统规统建:统一规划,统一招标实施建设,这种模式约占彭州市灾后重建后民居总量的70%。(操作、监督机制不作介绍)
    2、统规自建:按照统一规划的地点、民居风格、质量要求等,农户自建。
    3、异地安置:灾民不愿在本地继续居住、到外地居住建房的,政府发给补助,允许灾民到外地建房。
    4、原址重建:灾民在倒塌房屋旧址重建,政府发给补助。
    5、个别安置。
    6、社会联建:允许社会力量与灾民合作建房。按合同,灾民拥有自己住房,剩余部分由投资方统一进行市场运作(如作为乡村旅游用房等)。
    给我们震撼最强的,是成都市灾后重建民居部分的投入方式:除去各级政府补助和对口援建方补助外,按统一标准,不足部分由政府统一贷款、政府还贷,灾民仅承担室内装修部分。用相关同志的话说,就是“用明天的钱抓今天的建设”。这是何等气魄。

[ 本帖最后由 老侃 于 2009-3-15 09:01 编辑 ]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2:20

三、灾区的明天:人民生活无限美好
http://b1.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4/l_035c3f83f3c2d6c09f9d3db99ca76484.jpg

http://b0.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c7edb126b7166f2d48ffbdae542040ff.jpg

http://b3.ac-images.cdnmyspace.cn/cnimages01/3/l_223d387c03dc6738693abb4a2b54ef6d.jpg



    灾后重建不仅体现在民居建设上,还体现在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的产业规划上。在彭州市小鱼洞镇江桥村的一个民居集中点上,我们对目前的建设已深感满意,但据说成都市已责令暂停施工,将进一步对该集中点进行精细规划、提高档次,使产业更加配套,民居风格、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符合乡村旅游需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一定会无限美好。

[ 本帖最后由 老侃 于 2009-3-13 22:28 编辑 ]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2:21

终于先弄博客,后转,发上来了
不会压缩图片真苦

展望未来 发表于 2009-3-13 22:32

真漂亮,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灾区!

老侃 发表于 2009-3-13 23:07

原帖由 不堪回首 于 2009-3-13 22:32 发表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真漂亮,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灾区!
灾难是毁灭性的,但灾后重建是高水平的

午夜听雨 发表于 2009-3-14 00:23

欣慰哦!

寒夜 发表于 2009-3-14 00:55

真漂亮,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灾区!

人生 发表于 2009-3-14 12:48

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祝愿灾区的人民的明天更美好!

老侃 发表于 2009-3-14 22:49

原帖由 人生 于 2009-3-14 12:48 发表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祝愿灾区的人民的明天更美好!
地震既是灾难,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以前不能实施的统一规划,在大面积农房重建中得以推行——比如集中打造旅游型民居等。同时,我深感灾后重建的理念是科学的、领先的,不仅仅停留在解决目前的困难上,更多地规划了未来的发展。

710026584 发表于 2009-3-15 00:17

全部灾区都是那么建设吗????
如果是就好了!

老侃 发表于 2009-3-15 09:06

原帖由 710026584 于 2009-3-15 00:17 发表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全部灾区都是那么建设吗????
如果是就好了!
我们参观的是龙门山下绵竹、彭州的相关乡镇,集中居住点都很漂亮,也有散建的(按照农户意愿)。散建的尽管房屋也挺漂亮,但没这种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的规模大,产业配套也没这么好。

老侃 发表于 2009-3-15 09:11

还有不少比这更漂亮的地方,我们未到

老侃 发表于 2009-3-15 12:56

自己顶一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灾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