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论坛周年庆首届征文比赛——参与奖作品】呼唤
呼唤最熟悉最难忘的莫过于母亲的呼唤了。
在记忆中,母亲的呼唤大致分为两种:“儿啊,你再吃点吧!”
“儿啊,你过马路要小心点!”
另外一种,则是作用不大的威吓:“小猴儿,你野到哪里去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猴儿,你要是再不多穿点看我打肿你的屁股!”
我六岁的时候,很顽皮。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与小伙伴们捉迷藏。城隍庙中、各种作坊里、小河边、竹林旁,无不留下满天飞的脚印。
一天晚上,我灵机一动,钻到了停在城门附近的汽车下面,爬到汽车的传动轴上藏了起来。小伙伴们拉网似的找遍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我。我非常得意。在小伙伴们一阵阵“我看见你了,快出来吧!”“不玩了!我们回家了”的欺诈和威胁声中,我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掉进了水里,那水好凉好凉......
突然,熟悉的声音把我从梦中唤醒,“小猴儿,你野到哪里去了?还不赶快回家!”
“小猴儿,这么晚了还不出来,看我把屁股给你打烂!”
四周早已是万籁俱静,只有母亲的呼叫,在夹杂着雪花的寒风中格外的尖利。
我突然害怕起来,已经半夜了,衣服上沾满了汽车的油渍,迟迟不敢钻出车底。
母亲的呼唤渐渐远去,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我,恐惧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手脚也冻得麻木起来。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
“儿啊!你在哪里啊?快跟我回家吧!”
“儿啊,你快出来吧!感冒了会发烧打针的!”
......
远处,又传来母亲的呼唤。
在这寒冷的冬夜,在凛冽的寒风中,母亲的呼唤充满了惊恐和凄凉。我再也忍不住了,一骨碌从车底爬出来,带着满身的油污,扑向母亲的怀抱。
“我的儿啊,都冻成冰棍了!快来!”母亲飞快的解开棉袄,把我拥进了怀抱。
那晚,母亲一直把我紧紧的搂在怀里,并一直紧紧的攥住我的手,仿佛稍微一松,我就会消失。那晚,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我睡得格外的香甜。
让我最难忘的呼唤,是在我作恶梦以后。
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母亲总是会熄灭家里所有的灯火,把我塞在门后面,自己端个小凳子坐在门口,一只手上放着个生鸡蛋,一只手绕过来牵着我的手,口中不停的呼唤“儿啊,你回来没有?”“儿啊,你回来没有?”,称之为“喊魂”,一直要呼唤到那只鸡蛋在她手掌上竖立起来为止。
母亲的呼唤是那样的轻柔、深切、充满虔诚,就象一剂安眠良药。
在“我回来了”的回应过程中,我往往都会安然的睡去。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母亲就会捧来一只用绿叶裹着、在柴火灰里煨熟的、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蛋。
光阴似箭,昔日的顽皮孩童,嘴上长出了绒毛。母亲那种“儿啊”“儿啊”的呼唤也渐渐的减少了。
在我到农村插队的第一年,母亲不顾劝阻,执意要到我插队的地方住些时候。
那年的秋收时节,仍骄阳似火。我在稻田里割水稻。
“儿啊,你在那里?”母亲急切熟悉的呼唤,透过玉米地和甘蔗林形成的青纱帐传来。循着母亲的呼唤,我看见母亲手端一只大碗,移动着她那曾经缠过的脚,战战崴崴的在窄窄的田埂上向我走来。我扔下镰刀,跑向母亲。
“慢慢喝吧!这么热的天!这绿豆汤我放在水里凉过的!”满头是汗的母亲一边心疼的用衣袖为我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急切的催促着,把装绿豆汤的碗塞到我手里。然后,母亲不顾我的阻拦,挽起袖子,脱了鞋,奔到我刚才割水稻的地方,抄起镰刀割起水稻来,嘴里还不停的说,“我会做的,我会做的,以前我摘过棉花呢!”
端着用难燃的麦秸、不知道要熬多久才能够熬好的绿豆汤,看看母亲弯腰奋力割稻的背影,我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啪嗒啪嗒的掉进绿豆汤里。
我老觉得母亲的呼唤具有神奇的色彩。
那年,同学梢信来:母亲病危,急切的想看我。我赶快请假,奔回老家。躺在医院里的母亲已经两眼紧闭,昏迷不醒。看到一个半月前尚算健康的母亲此时骨瘦如柴,濒临死亡,我抑制不住心头的难过。妈妈!妈妈!难道你就要这样离开?刹那间,各种母亲的呼唤,在耳边回旋。
“儿啊,你回来了!”母亲的声音,是那样的微弱、遥远,甚至有点梦幻,然而,又是那样的真切。
昏迷已久的母亲苏醒了!眼角挂着泪花。我扑过去,紧紧的楼着母亲,仿佛是怕母亲飞走。母亲也极力的抓住我的手,就如那飘着雪花的寒冷冬夜......
“儿啊,你让我到窗口去看看!有人在叫我。”
母亲突然提出让我迷惑的要求。
我把骨瘦如柴的母亲背到窗前坐下。
顺着母亲迷离的眼光望去,静静的,除了蓝天、白云和直刺苍穹的白塔,并无其它。我内心突发一种奇特的恐惧!
“真的,白塔下面有人在叫我呢,我听见了的,你让我去吧!”母亲喃喃的念叨。
“没有的!不会的!没有人白塔下面叫你,那是我刚才在叫你!我不会放你去的!”我忍不住用很大的声音坚定的对母亲说。
“真的?没有人白塔下面叫我?”
“当然没有,那是我在叫你,妈,坚强些,相信医生,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好起来的!难道你想离开儿子不管了?”
有些不可思议,自那以后,母亲竟然奇迹般的战胜了病魔,又健康的生活了十六年。
然而,母亲最后两次呼唤,却让我感到终身遗憾。
那年春节前,照例是母亲来电:“儿啊,过年你们先陪老丈母吧!过完年再回来。”
我回到老家,已是年初五的晚上,在家门前高高的河沿上,一群人正在为母亲燃放长长的、绚丽的花炮。夜色茫茫,甚至我都没有看清楚母亲在什么位置。
突然,我发现母亲正在急急的向我走来。“儿啊,你回来了!你还在桥上我就已经看见你了。”
我喉头发紧,在苍茫的夜色中紧紧的抓住母亲的手......
第二天,我从大街上买东西回家的时候,母亲正在和几个老邻居打麻将。
“儿啊,快过来,过来帮妈打几把!”说完,不由分说的把我摁到座位上,她却端着茶杯,紧紧的靠我坐下,不时盯着我,脸上荡漾着满足的微笑。
年初八快到中午的时候,同事叫我回办公室接老家的电话:母亲突发脑溢血,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姐夫告诉我,我母亲从发病起就不能言语,自主呼吸困难。
“妈!妈妈!”我扑进病房,看见插着输液管,氧气管,紧闭双眼的母亲时,拼命的抓住母亲的手叫喊起来。
母亲的眼皮不停的颤动,嘴唇也微微的抖动,似乎在说什么。我贴上前去,好象什么也没有听见,又好象听见母亲在说“儿啊,你回来了”。两行眼泪,无声的从母亲的眼角流落,母亲的手依然想竭力的攥紧我的指头......
渐渐的,母亲的脸色转为安详,就象往日睡熟了一样。
突然,母亲的呼吸停止了!脸色骤变。我疯狂的摇着母亲的手,靠近母亲的耳朵大声的、不停的叫喊:“妈妈!你快吸气啊,你的儿回来了!”
母亲一定是听见了!母亲一定是听见了!她艰难的鼓起胸脯,努力的呼吸,终于缓过气来,脸色也渐渐的转好。
母亲这种间断的呼吸与我声嘶力竭的叫喊一直持续了36小时,希望与绝望激烈的角力。
最终,医生还是无可奈何的摇着头说,我母亲的脑溢血无法制止,呼吸中枢已失去功能,其他重要的部位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压迫。无奈,只好把插着氧气管、输液管的母亲接回家中。
母亲的呼吸依然是断断续续,却每次都能够在我的呼喊中挺过来,一直持续到第三天。
母亲呼吸用的氧气袋又用完了,这次,其他的人坚持要我去医院换。
我极不情愿的附在母亲的耳边说:“妈,我去换氧气去了,马上就回来!”这时候,我似乎又看见了母亲眼角的泪花和嘴唇微微的抖动。
我乘车过了桥头,刚刚转过街口,就听见一阵刺耳鞭炮声音。我心里一沉,不愿意猜测这鞭炮声来自何方。
当我回到家门口,看见满地的鞭炮碎屑和正在燃烧的纸钱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扔下氧气袋,狂喊着扑进了家门......
这次,无论我怎么哭喊。却再也不能把母亲唤回。
后来,邻居告诉和安慰我,说我母亲在我离开后一两分钟就停止了呼吸,如果我继续守在她身边,就会让她难以咽气......
在把母亲送到安葬地的那七天里,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母亲就这么去了,因为她是那么的安详,甚至脸色红润,就象平常睡着了一样,手仍然是软软的。以至于我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都多次悄悄的挪开棺木盖,握住母亲的手,幻想母亲能够醒来......
光阴荏苒,母亲坟前的青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小松树也有碗口粗了,母亲的呼唤却仍然时时在耳边响起......
[ 本帖最后由 疯猪 于 2006-11-15 20:31 编辑 ] 1、选题(符合征文要求、立意、健康、积极、原创等) _________1_________分
2、内容(充实、真实、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等):________3__________分
3、整体构思(观点、思维、思路等): _________2_________分
4、表达方式(文章朴实、语言准确、条理性强、层次清晰) _________1.5_________分
5、结构(结构编排、错别字等) ________0.5__________分
总分_________8_________分
评分理由:上面五个方面和整体。文章不错!
[ 本帖最后由 红头蚂蚁 于 2006-10-30 13:59 编辑 ] 1、选题(符合征文要求、立意、健康、积极、原创等) 1分
2、内容(充实、真实、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等): 2.5分
3、整体构思(观点、思维、思路等): 1分
4、表达方式(文章朴实、语言准确、条理性强、层次清晰)1.5分
5、结构(结构编排、错别字等) 1分
总分: 5分
评分理由:(从5个方面和整体)
文本不错,但我们看不出与简阳、与论坛的直接关系。也许,这篇文章不发在这儿会更好? 此文来源于:http://bbs.changren.cn/read.php?tid=179920 有真情实感,但结构欠紧凑,取材过于琐碎,读起来有拖沓之感。
给5.5分 原帖由 太上老朱 于 2006-10-31 10:21 发表
有真情实感,但结构欠紧凑,取材过于琐碎,读起来有拖沓之感。
给5.5分
评论恰如其分! 1、选题(符合征文要求、立意、健康、积极、原创等) ________2__________分
2、内容(充实、真实、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等):________1__________分
3、整体构思(观点、思维、思路等): ________1.5__________分
4、表达方式(文章朴实、语言准确、条理性强、层次清晰) ________1__________分
5、结构(结构编排、错别字等) ________0.5__________分
总分________6__________分
评分理由:帖子整体有硬伤。文章不够精炼。 1、选题(符合征文要求、立意、健康、积极、原创等) 0.8分
2、内容(充实、真实、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等): 2.45分
3、整体构思(观点、思维、思路等): 1.2分
4、表达方式(文章朴实、语言准确、条理性强、层次清晰) 1.65分
5、结构(结构编排、错别字等) 0.4分
总分:6.5
情感真实,语言朴实,平凡的生活,因为平凡的母亲
不足:与征文的主旨有很大差异,思路结构有待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