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7|回复: 4

[综合] 为简阳乡村旅游叫好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发表于 2015-1-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简阳乡村旅游叫好,为简阳乡村旅游添彩;为简阳乡村旅游建言,为简阳乡村旅游放歌
                 
给各级宣传文化方志部门的一点建议

                               ----谈谈城镇化建设与地域人文的抢救和继承
                                                              
                       改革再现加速度,城乡风貌绘宏图。
                       神州期创新美文,撷与龙人把怀抒。

按:面对风景旅游“价高路远”,广大农民朋友只能“望而兴叹”的现实。简阳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是一个得民心,顺时势之重大举措。她不仅将大有益于简阳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将进一步加速全市乡土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尽管不少人还并不意识:人文氛围在其中的地位,远比自然风光还重要。但事实会告诉我们:这也使无数乡情浓浓,妙笔飒飒的年轻俊才,更会有日益广阔而大展手笔之空间----。
       
       牵动全国上下人心世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无疑将会给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民群众的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方式、内容等等,带来超划时代的影响与变化。虽然,这种旷古空前的嬗变转换,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但是,随着旧有的城乡布局,和人口迁徙流动,在更广范围与更大幅度上的调整变动,便不可避免地会使长期历史形成的地域人文、乡土文化、民间秘笈面临分崩离析,悄然消散甚至不复存在的严重危机。有鉴于过去单一的“大城市化”,对软、硬生态多有破坏的历史教训,
习总书记在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老百姓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字字千钧,语重心长的话,前半句指的是必须注意自然生态的保护;而后半句,就是专门告诫我们,还必须保护好乡土非遗,地域人文,民俗文化等等。
      回顾以往,传统的记载地方史事、遗珍名胜、民间人文之手段、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各级政府部门承担的地方志撰写形式了。长期的实践证明,地方志的写作记存,虽有细致入微、内容详尽的特点与好处。但它终因面面俱到,内容繁冗而使其展示形式单一呆板,很不灵活,很不便为大众记读、传扬。以致不少的地方志写作记存,几乎都成了徒走过场,写完了事,而长期闭锁于柜屉之中,与广大老百姓并无眼缘之功用。
      相形比较之下,运用辞赋文化形式与地方志写作互补并用的办法,则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地方人文生态的继承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近些年,改革开放,文化繁荣,千古辞赋,应运方兴。在无数志士仁人和广大辞赋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运用辞赋文化反映、记载、传承地域人文、遗珍的成果已是有目共睹,初令人喜。
      显而易见,辞赋文体的写作记存,较之方志等记叙散文,更显短小精悍,文采姝美,展示灵活,有望喜闻乐见者日渐广普增多,起到更大的社会功用。往往它只需几百、千把文字,便可将一村、一乡、一镇一团体,乃至一市一省的历史人文,万象风情尽展无余。其内容既可入书览读,又能上墙、勒碑,传之广泛久远。如果说,以往的辞赋写作,由于过分偏重沿袭古旧单一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以地方风情为主要对象的辞赋文化的更好更快发展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蓬勃兴起的强势推动与迫切需要,正可以倒逼我们,刻不容缓地加速辞赋文化的创新改革。而认真改变,以往只重其“规程性、师古性、小众性”的旧有特点,而轻视其“灵活性、记实性、大众性”之现实要求的写作趋向。让千百年来束之高阁,只供也只能让少数人孤芳自赏的辞赋文化,真正走进乡镇村落,走进寻常百姓之家。
      鉴于,我们于前几年开展的“辞乡赋市”创建活动中,在一些乡镇试行创建“志、赋”两书,已取得过良好反映的实例,我们再次特别恳切地向各级、各地宣传、文化、方志等有关部门建议: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更好地抢救、继承地方人文生态,应当抓紧实施辞赋文化的运用发展工作。其中包括,写作队伍的组织、培训,城镇乡村地域文化,民间秘藉的保护规划,收集整理,上网备查等等。努力为各级各地撰写设置“方志、辞赋”两书,并行共用、共存之实践而创造条件。
      同时,也要呼吁、建议,所有关于辞赋文化写作、传播的社团、会所、网站、媒体,以及广大辞赋作家与辞赋爱好者等等,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书写更多更好的辞赋华章,在抢救、继承、阿护、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中作出更加突出的成就与贡献!
      在此大任当前,大局考验,大急呼唤之际,各人、各体,都应消除门户宗派,争名争利之种种偏见,除正常有益的相互探讨而外,千万免做那些无休无止,无功无德的争吵论战,互相攻击。而多干有利于让更多辞赋爱好者入门参与,投身辞赋文化的改革创新,顺世发展的好事实事。设若至此,可以想见,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真正开辟出一条各级各地,市县乡镇,村落团体,机关单位都能“志赋两书”并存、写作之新路,那该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局面。还将会造就一个多么庞大的辞赋文化产业队伍。而且,又将可以使我们广大辞赋爱好、写作者们大展身手,会有多么更加宏阔的用武之地啊!
      有道是:      放眼百代文史篇,几多风雨辞赋苑。
                  天赐良机令光复,革故鼎新莫等闲。
                                                                                    
                                                                                    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4年3月23日
                        雄 州 新 貌 赋
                           
                    近日出游,相约友君。巡览简州,上下纵横。
                    百态业象,无不至惊。市井焕然,凤翥龙腾。
                    欢歌劲舞,震荡心襟。车水马龙,商贸荣兴。
                    新区新城,奇彩缤纷。两湖一山,今比昔盛。
                    新兴机场,工起首程。周遭四方,水起风生。
                    乡村旅游,弥觉鲜亲。城乡一体,万象俱峥。
                    春意常驻,蜀道东门。众志撼天,淘金掘银。
                    沱江两岸,鼓宣锣鳴。中川江南,美梦成真。

                    山乡丹景,精典例证。玉成乡赋,涌泉诗情。
                    坛罐新乡,特色农村。养马石盘,工业镇歆。
                    落魂桥赋,展古耀今。诗画琳琅,状元新文。
                    史话神碑,故土添韵。江楼苑美,水天星灯。
                    举不胜举,处处捷讯。湖河丘野,霞蔚云蒸。
                    新风新貌,新事新闻。新天新地,遍传福音。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2014年7月4日于蓉城锦江         ==========================================  

                                     玉成乡赋/冷林熙       
        优踞巍巍龙泉名山,东麓之丘野;惬傍清清三岔秀湖,北向之近邻。古蜀故土,汉室君臣遗迹多多;落魂桥畔,三国趣事众传频频。(1)百年乡史,历尽风霜雨雪;名出经典,(2)励志“玉汝于成”。
     东接海螺、草池,南壤福田乡境,西界武庙山乡,北连坛罐乡村。壮美宏图,遍绘于二十余大小之村居;兴乡之梦,激励着三万五勤智之乡民。水绕山环,不乏风光绚丽;人气日旺,更助万物俱兴。
     于是,山青水秀,不论春夏秋冬;鸟语花香,岂只竹树山林。三路交汇,“两湖、简三、资三”;(3)成都二绕,绵绵贯穿其境;纵横大道,通达县市、省城。紧临天府新区,新机场指日可待;绛溪上游河畔,玉成乡水起风生。不是新区,堪比新区景象;无冕故地,惊现胜地风情。精品旅游,位居省市前列;新村建设,“省级示范”有名。更有盖世品牌,简阳羊肉奇汤,首数玉成盛鼎!
     经济社会发展,项项奋进创新。果瓜花木,新兴业态,状若雨后春笋;全乡村社,家家户户,争相致富脱贫。涌泉村况,最是一大例证。优质葡萄,银杏、冬瓜,神奇储银生金,迅致旧时“三农”,个个转身解困。
   另有新彩,花卉专业合作,赵家村基地典型。促推改革新招,土地流转数百亩,获种非洲菊、红玫瑰,每日运销,成都“三圣”(4)近水楼台,捷足先登,购销两利,城乡共赢。花香大小都市,遍传农人花经。昔日粗手大脚,今朝巧手灵心。财艺双收,多有乐者叹甚:“自家门口打工,看是钱不多挣,其实还更划算,老小无不欢迎!”
   再论兴乡项目,两期连连完胜。规划实施,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如诗如歌,耐赏耐品。土地整理,全省挂沟招标,首期项目,完美功垂五村。项目第二,六村接踵呼应;二十四个居民点院,拔地而起,羡心喜人。千亩土地,从天而降,一举焕然而增。
   咦乎!如今之简阳玉成,一改往昔之旧貌,到处笑语欢声,全域葳蕤碧緑,四时花繁果盈。户户新通水泥路,家家常有喜事临!每每闲暇傍晚,乡民三五成群;漫步林荫村道,话说深感之幸福生活,赞叹当下之崭新农村:“吃的新鲜菜,呼的好空气,住的宽敞明亮,赛过城市居民---”!那自豪、惬意之情状,只憾不才,笔下无彩,实难描绘,言尽而述清也!

注:
     1、如今的玉成乡梧桐村落魂桥畔,就是当年张飞除暴安良,声名大震的地方。

    2、名出《诗经、大雅、民劳》“玉汝于成”史典。可见此地前贤,自始切期乡民志存高远,不怕艰难险阻之砥砺磨炼,而兴乡树人。以此乡名含蕴,激励大家于之长久未来,都堪称大益悠然之!
     3、此三路指:“三岔---龙泉”两湖路,“简阳---三岔”路,“资阳---三岔”路。

     4、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有全省最大的花卉市场。

                                                                   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4年9月18日
   

                                         涌 泉 古 镇 赋
                 ----
冷林熙文集(下卷)《赋韵神州》“西南篇”撷选

        雄州涌泉,地著鑫灵;天府古镇,物生神韵。
       处简阳东域边界之要冲,风光素有特色;座索小二溪交汇之河滩,环境自来众亲。山环水绕,緑荫似锦,清流潺潺,空气洁净,古风新貌,浑然辉映。既无闹市之喧嚣陈杂,亦无僻壤之闭塞冷清。“沱江支流穿涌泉,简州故土第一镇”。休轻言,说古镇皆千篇一律;请君鉴,赋涌泉之前世今生!
      建于明初,八百载风雨历程。置乡改社,近百年四度更名。(1)春雨夏露,伴随它或安或宁。秋风冬雪,铭记其多艰多辛。改革开放,春风普度,一九九二,涌泉古镇新制,始得应运而复兴!
     于是,两万民众,意气风发,怀揣时代梦想,男男女女,各显身手技能。十四居村,凤翔凰翥,地接星云彩虹;家家户户,六畜空前盛鼎。廿四万亩良田,连年增产,五谷丰登。三个水库,(2)渠连塘堰,溉养千家,佑孕万物生灵。盖至鱼米之乡,名冠市省,福乐安康,姝美横生。
    万亩花椒,两万生猪,山羊过万。“三大基地”,生机喷勃,强镇富民,捷讯频报,空谷足音。万众协力,百业荣竞,心志宏图,真善媲美。久闻名实飞扬,常见幻化真经。
      更那堪,涌泉天池古寺,新老寺庙,典藉纷呈。(3)巧居简阳乐至交界。鼓楼山上,佛诱四面八方游君。是处多优,山势陡峻,峰峦障叠,林木森森,奇美风光,常令游客,趋之若鹜,迷恋忘情。好个明末胜地,几多眷助涌泉;迤逦雄州东道,一盏不朽明灯。旅游新业,因之而扬帆远航。古镇人家,倚它而添彩生运。
“娄山悠雅一禅林,三月鼓楼佛地青。前看天池洞旧岭,后探石洞有龙迎。左栽紫竹金鸡栈,右配窗屋显凤灵。佛像庄严居宝座,此间吉世小雷音。”名人陈子昌,诗赞“天池寺”。此乃涌泉古镇故藉,长秀于天地人心之明证也!

     咦乎,浅赋于斯,敢问看官诸友:百代沧桑历世之涌泉古镇,卅余平方公里之山乡故土,何以天布神功,万般大成,紫气东来,著秀于林。一改他日之尘封旧貌,难写今朝之日异月新?!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锦江区菱窠书屋
                                                 2014年7月21日


注:
    1、1935年置乡,1958年改称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乡并镇”时改为镇。
         2、与涌泉的溪河塘堰相映成趣,配套增利的三个水库是指石柱、大坝、长河三水库。如此水利设施,这在一般乡镇是罕见的。
        3、涌泉寺 位于涌泉古镇。据说,老涌泉寺建于汗代,蜀汉太子
刘禅出生地。后清代时,在原来的土地上建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涌泉寺(涌泉寺九宫八庙,即涌泉寺由九个宫殿和八个庙宇组成,可考)。在经过历史动....乱的洗礼后,原有的涌泉寺九宫八庙只剩下仅有的川黔宫。川黔宫在经过维修后,已经向大众开放,历史的涌泉古镇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周锦:“踏进川黔宫,回味无穷的古镇风貌。”
   老庙子 老庙子是原涌泉寺九宫八庙之一,后在(河蟹)后彻底摧毁,原址建为涌泉镇初级中学。其当地佛教信众将摧毁后的佛像收集在神秘山重建的庙宇。让历史的画面重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今的老庙子现有佛像百于座,常住僧人、居士、信众数十人。香火鼎盛的老庙子,引来了四地八方信众前来供奉。每到春节前后,前来供拜的信众达数千上万之多。   

                        ======落魂桥赋======
                                                        (冷林熙、巫昌友)

                                     冷林熙文集(下卷)《赋韵神州.》“西南篇”撷选

                     “鸿雁西沉草池昏,鋈桥云水涌玉成。落魂斜钓卧寒月,未听花雨不清晨。”
      简州十景,无愧名播海外;三岔八胜,不胫誉出国门。落魂勾月,领三岔之古名奇观,玉成桥史,继故国之遗脉传承。滚柴坡,多误为大汉桥遗址;游旅者,哪尽晓那千古秘闻;梧桐村,遍藏着古蜀故事;落魂桥,却原来乃大汉桥名。“看山观景识落月,不见其景桥勾魂。落魂烟雨简州暖,一桥扶摇土亦金”。此乃游客之感叹,世人之心声也!
  玉成乡域,古有三桥比肩之胜,水韵凤翥之景。落魂桥史,最具三国故念之缘,英雄豪杰之情。相传前元203年之秋,张飞于此驻军,听闻乡民过河,时有被洪水冲走丧命;遂令将士,伐赵家山之木,釆黄家沟之石,历二年又七月之时程,修一石拱之桥。宽可任两车之并行。乡人感激,即以“大汉桥”而记称。并于桥之两侧,建一石廊,每逢当月十五,三十,四面八方,城镇乡村,家家户户,男女人丁,扶老携幼,如临节庆;备齐干粮牛肉,聚于石廊之内,夹道慰劳,过往士卒官兵。继后,又于桥之西侧,建修大汉庙宇,众常朝拜聚会,以彰显皇恩之浩荡,永远护佑惠泽,世代之黎民百姓矣!
  前元206年,(1)阳安三岔附近,鄢家沟有人作乱,危害乡里,民怨由生。飞亲率滚柴坡驻军进剿,全歼悍匪于大汉桥,因其声威摄震,而致其时其地,久无匪窃之乱,社会得以安宁。乡民甚喜之下,继而谋定,借张飞之威灵神武,遂将大汉古桥,更改为落魂桥名,请艺人巫铁匠,作“二十四擒图”于桥身,以夸扬张飞之义勇善德。并沿河而遍植梧桐,喻意凤凰满坡,吉祥永驻。致当下之玉成乡梧桐村,由此得名,而千秋之永承欤!
  明末清初,张献忠于四川起事,兵败撤退之间,(2)纵火焚桥,以阻追赶之敌,为避进剿之军。又砍光沿河梧桐,落魂桥自此破败,大汉庙渐无形影。
  及至民.国,落魂桥时来运转,偶得侥幸。名列“历史文物”,册入简州府政。桥身所刻,张飞“二十四擒图”,文管所专事保存。可叹,由因战乱纷扰,已然不知所踪。当年之“月半劳军”(3)民风乡俗,也渐衍为,大众之于张飞,自发之祭祀拜敬也!
  唯简阳藉当代作家,周克芹之手书”落魂残阳今日斜,绛水桥头独思飞”依旧历历在目,雄浑苍劲。
  咦乎,古河绛溪,桥曰落魂,简阳三岔,胜藉佳景,玉成故土,玉汝于成,名不虚传,有书为证。正所谓;“玉成玉桥,恒侯英名,长留鋈乡金桥;简州简阳,昭德情脉,永孕龙丹凤阳”。(4)
  另有诗组,则专为落魂桥而吟:
       玉成桥上落霞飞,
       渔舟晚歌载鱼归。
       不问酒家何处有,
       羊肉汤馆醉忘谁?

        一曲别离一曲歌,
        落魂桥头梦蓝柯
        十七春秋船上渡,
        无人不识打渔哥。

        桃红映三江,
        玉成轻舟荡。
        一曲来生缘,
        不赶来龙场。

      风雨玉成路,浊水漫小桥。
      雷鸣震四野,不见野花娇。
      落魂桥,南山下,飞泉流,野鸟叫。
      茅舍灯火亮,夜闻犬吠,故人到。

注:
1、指公元前206年七月初三日起,由乡人鄢三顺于当地造动的悍匪之乱。2、张献忠败退彭县(今彭州)为防敌方追兵,便放火烧了落魂桥。
3、指当地开展的,每年逢造桥月之十五、三十,慰劳军士功臣之聚会活动。
4、“恒侯”乃张飞之封号;昭德即简雍之官职名“昭德将军”。简雍曾为牛鞞古县(即后来的阳安、简州、简阳县)首任命官,治县功高,简阳至今还有碑墓遗迹。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2014年9月6日首发于蓉城=====================================================================

     ◆坛罐乡赋(入编《赋苑琼葩》修订稿)                                    —                           —冷林熙文集上卷《赋韵天府》“故园乡村篇”撷选
   
    中川简阳一堉,天府雄州以西;龙泉山脉东麓,三岔翠湖近邻。古因作陶烧窑,技艺精湛,声名远播“金坛罐”;今由为民造福,功德无量,大善广普“好典型”。
    遥想古往今来,世代坛罐众生,百折不挠,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纵观先业光大,文明开继,自由解放,响应革命,办学兴教,支前拥军,时时处处,不曾半步后退。历数兴修水利,产业变革,开筑路网,示范新村,振兴经济,发掘人文,事事宗宗,常争一路先行。
    追忆冬去春回,千古社稷故里,物华天宝,俊彦群集,踵事增华,造化传承,日晖月映,人杰地灵。或土生土长,坛罐儿女,或就教就学,民中师生。党政、院校、军队头领,市长、校长,分区司令;人人文武兼备,留香人生旅程。诗痴、赋迷,文秀学者;专家、教授,博士导师;个个德艺双馨,致力著述学问。
    欣看乡村上下,干部民众,观念日变,奋发有为;社队内外,单位团体,心力齐合,众志成城。南堰、大鹅,两河、四溪,白房、青龙,烧房、栗子,八村犹如八姊妹。张湾、李碥,新社、老村,上沟、下坝,三山、五岭,一乡胜似一家亲。顶天立地写春秋,含辛茹苦育子孙。风雨尤知同舟暖,困窘更思手脚情。辛酸处处探索路,砥砺代代坛罐人;天灾人祸不低头,血注汗雨何觉惜。毛井沟引蓄水库,高滩坝路桥工程;“石三”道旁谋开发,山村荒野出精英。艰苦创业显身手,开山劈岭打头阵。
    韭黄基地,珍果名牌,养殖样板,文化精品,你帮我扶上台阶,彼传此学淘真经。四面八方喜事多多,千家万户佳话频频:“外省贵宾才送走,中央领导又亲临”。回副总理,视察坛罐南埝,新村建设,寄予厚望,赞叹有声。
    博导教授,不远千里,回到坛罐,民中旧址,三躬跪拜,怀揣乡土,感念母校深恩。古雅辞赋,继承创新,请出庙堂书斋,高阁深院,送入百姓人家,亲近大众平民。《中华新赋》、《蜀赋新篇》、《坛罐乡赋》,礼赞三卷,一代辞赋新风,起步于坛罐乡村。有口皆碑坛罐乡,不胫而走玉瑰名。秀水青山欢歌迭起,绿荫新村妙景日增。
    喜今朝,改革深化,石破天惊,春风再度,催人奋进,甩伸双臂,披荆斩棘,文经并举,打造靓丽“金坛罐”,七沟八坝添新锦。
    庆明日,科学发展,空谷足音,天地人和,把定良机,迈开大步,扬鞭催马,工商齐跃,再创恢弘大功业,九湾十岭更繁荣。
    坛罐之天地,奇彩斑斓,灿然生辉,光耀古今垂范之青史;坛罐之道路,艳阳高照,欣然出新,尽展未来壮美之前景。
    坛罐之时代奇葩,遍开天下,四溢芳芬。多情应颂,亦珍亦宝,如诗如画辞赋之乡;命笔当书,好山好水,新风新貌坛罐之最矣!
                      ◆大鹅村赋(入编《赋苑琼葩》修订稿)
                                   ——冷林熙文集上卷《赋韵天府》“故园乡村篇”撷选
   
    物以稀少而为贵,事以罕见而为奇。然,普天之下,乡村之间,至贵至奇而惊世骇俗者,概莫过于,以一只寻常家鹅,换得一沟良田沃土,竟致改写,一方故土历史之先例也!
    相传并有《坛罐乡志》所载,明末年间,战乱频频,生灵涂炭,田荒人稀,地贱而食贵。一李姓人家,用一只大鹅,换来坛罐窑之东北方向一沟田土,人们从此则以“大鹅沟”名而称谓之。古往今来,世事变迁,此处之自然村落,即为当下之“大鹅村”欤!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大鹅之李姓人家,倚凭祖传之一沟故土,尽展其过人之智慧勤奋;心记先祖之恩德、遗愿,志承前辈之秉性、才能;几百年风雨同舟,数十代前赴后继,巧手重绘新山河,引来一村百家姓。你我他家,一沟田地耕耘与共;和谐邻居,李都陶袁吴付陈等。三堰、两沟、一湾、一碥又一墩,鸡犬之声朝夕相闻。大姓、小姓,土著、客居一家亲;一千六百大鹅人,情同手脚心连心矣!
    盖而今,“大鹅”之新村,此处风景独好,满眼碧玉映彩屏。两条干线交汇,大小路网早成形,渠塘密布,水利尤兴。森林覆盖居榜首,民房靓楼,光鲜亮丽更喜人。农家之环境,一改脏乱旧貌,家具陈设,朴素而整洁,清新而卫生。 新风新象,惊煞无数过路人流;好山好水,迷醉万千往来游君。鸟儿都喜“大鹅”沟,和风亦爱绿荫村;花香鸟语春常在,天道人意酬辛勤。一招一式,皆为“大鹅”之地增辉增色;一点一滴,无愧川中丘野之“示范典型”。
    更羡那,“大鹅”之人志存高远,心铸宏图,不懈奋争。致力于文化旅游,发掘民间人文。众手擎天共谋未来幸福,精心营造“花园之村,水韵奇景”。“蕖塘鹅影”出新招,创意别致显神晖。借鉴“荷塘月色”,“三圣之经”,而不乏同中求异,匠心独运,自主创新。“三字之改”,动静相映,天作之合,意境、文蕴皆益深。主题构思,精神超越为先,“蕖”之风骨尤须扬,不染半点消沉情。纵横千秋时空,请出三朝文墨之大师,五大“爱鹅”之贤圣。让“红掌清波”“酒黄雏鹅”,“白雪鹅仙”等珠玑玉辞,皆成“辞赋之乡”,“大鹅新村”之人文内涵,古雅神韵。而“蕖塘”之村标,圣洁之“仙鹅”,昂扬于碧水清波,引项向歌天宇。既喻显了“大鹅”之世代先民,精神不朽忠魂永存!又拟示出“大鹅”之今日新人,浩气贯长虹,天骄英姿,光芒四射,天地辉映!
    夫,如斯之“鹅影蕖塘”,“蕖塘鹅影”,金相玉质,神盈形美,真乃“大鹅”之精灵体现,新村之壮美象征也!
           ◆白房村赋(入编《赋苑琼葩》修订稿)
                             ——冷林熙文集上卷《赋韵天府》“故园乡村篇”撷选
   
    处金宝坛罐之西南,傍邻乡高明与玉成。因刘家大院之粉墙特白,故而名取白房村是也!
    自然之村,地就天成。倚坐龙泉山麓,拥具塘湖河溪。串沿简三大道,畅达乡县市省。毛井沟,石桩堰,清水堰,杨家坪。白房、泊洋加福林。一村直辖七大社(组),代管两块“特区”经济。幅员三点三平方公里,一千三百余男女村民。村域虽小,风情依然万种;人口不多,百业无不俱兴。未见于国省地图,却有旖旎之青山绿水。名不见世时经传,且多新奇而播誉揚名。辞赋美文,带金果而飘香。核桃基地,植优品以扶贫。养猪场社,艳羡回副总理。报刋电视,齐赞养殖经营。村委会和谐团队,智谋多广;党支部战斗保壘,坚强有力。仼尔市场起落无常,此地种养长足兴盛!
    夫,水长终有渊源,树高更赖根深。白房之生发,于基础之夯实。白房之繁荣,靠民生之业兴。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成网便民。农房新楼迭现,环境优于城镇。农畜设施备致,水利配套完整。洪涝人畜无恙,寒暑老少不窘。稻谷、玉米、小麦、水果,诸类主产,样样适宜,年年丰收。生猪、山羊、鸡鸭、鹅兔、畜禽各业,家家超前,项项有增。
    尤是那毛井沟水库,俨若耀眼之明星。碧波若镜,映天常清。四季鸥鹭逐翔,八方游客频临!过境车辆,禁不住而减速观赏。行路人流,多佇足而留连忘行。垂钓者,欢声笑语,各抒其闲情逸志。农家女,成群结队,常来看热闹盛景。有道是:“人间嬗变满眼青,难料何处动凡心。叹众皆好名胜地,岂知洞天藏篱村”。
    嗟呋!一滴水,可映出宇日之光辉。一片叶,能知晓报秋之音讯。小山村,看尽了遍天下之千变万化。白房村,映证着大中国之日异月新也!
        ◆高滩坝赋(入编《赋苑琼葩》修订稿)
                                            ——为撰思乡碑文而作
   
    位于简阳市坛罐乡两河、四溪村的高滩坝,是发源于龙泉山中段的两条河流交汇口上,一块充满神奇秘闻的古名故土,素有“双龙盘踞,风水宝地”之称。有诗赞曰:

    双龙腾游戏坝宝,水脉祺气通万家。龙泉清流绕滩来,一箭灵地锦上花。
    莫道此间弹丸小,遍藏珠玉荟物华。故土沉浮唤新歌,喜看万物竞勃发。

    啧啧!昔日之高滩两河,人文自然风光,有口皆碑,远近闻名。方圆十数里间,古碑庙祠,精典民居,多而壮观,比比皆是。直至二十世纪初、中之年,“川祖庙”、“广德寺”、观音庙、“金灵寺”、“新庙子”、“二郎庙”、等古名寺庙,仍完好无损,香火犹盛。坝上坝下,松柏苍翠,绿荫连绵,满眼奇景。广东坟山、铁匠嘴,大坟坝、洞子湾等,几处墓葬故地,碑阙林立,个个高大雄伟,精雕细刻,图文并茂,甚为壮美。碑文中所记亡故者,官至皇室修职郎,及州府要职之士,亦不乏其人。由是,可揣此地曾为官宦仕家,豪门大户者们,争相造墓修陵之盛况情景。其间出生高滩两河,而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叶落归根,告老还乡,耀祖光宗,寄墓发家,荫蔽子孙者,难计其数,历代有之。虽因年深日久,难以一一翔实考证;然仅此碑墓遗迹,则足见此处,其风水地脉诱人之魅力,甚为古远深厚,实非异地他乡,所能企及者也!
    高滩以往,神话传说,民间轶闻,多而生动,奇巧美妙,神秘莫测。诸如石棺材,小城坝,洞子湾,鸡公树,斩龙腰,马肚市,黄牛坪,猪槽石、碑石岩,石马儿,退牛窝,无功桥,观音坳,石箭塔,桥上坟等等,都无不记载,这里丰富多彩之古代繁荣。最是那气宇轩昂之李家大、二俩王爷,身手不凡,力大如牛,令官府恶差,望风而逃之轶事传说,颇使历代世人,引以自豪而争相传闻。他日之高滩两河,灿然辉煌,水秀山青。鸦鹤常聚,竹茂林深,鱼跃塘河,花香鸟语。上下高滩,溪河两岸,槐柳棕榈,极目连云。付、李、鄢氏等大户宅前,几大林盘,古木森森,遮天蔽日,祺气蒸腾。时近傍晚黄昏,白鹤、老鸹,斑鸠、布谷,喜鹊、夜鹰等你呼我唤,成群结队,争相归巢歇林。河滨坝上,蓝天绿树之间,百乌踅飞,放声唱合,远近十数里外,皆可目睹耳闻,令人无不心驰神往,生发画意诗情也!
    尤以那洞子湾,冷家宅前屋后,几百年、上千年之夜合、黄岭、木挽子、山枇杷等等,合抱难围之巨树,更是碧锦舒展,气象非凡,参天夺云,满坡杏李、柑橘、核桃、映衬着顶天林木,一年四季,绿叶、鲜花、华冠、甜果,色香风韵,变换多彩,情味各异,远观近赏,目不暇接,引人入胜。 高滩古坝,两河四溪环绕,四桥飞架,八方通达,紧连周边城镇。一桥至贾家、龙泉;一桥上坛罐、高明;一桥通海螺、简州;一桥连石盘、太平。宝坝金桥,走州过县,万家祥福,财发人兴。
    可叹凄然!如此瑰宝灵地之间,众多风物胜景,历经“公社化”,“(河蟹)”等等,浩劫之后,几近荡然无存。砸碑、拆房,砍树毁林,一应遭损。上下高滩两河,“田地尽荒草,连年无收成,家家有饿殍,人人得肿病,队队多孤寡,村村有绝门;日日有报丧,难找埋尸人”。山河悲鸣声声泣,人家凄惨阵阵咽。千古名地,数十年不见他日之气象,往昔之山水风情。所幸改革开放,世纪变新,神州腾飞,川蜀跨越,西部开发,上下振奋,今日之高滩两河,时来运转,古坝故土,山水复秀,枯木逢春。有道是“千年古坝复兴梦,试看今日高滩人,破涕为笑开新颜,一代天骄显奇能”。
    嗟夫,高滩之兴衰沉浮,华夏之历史缩影。一叶知春秋,一础晓风雨,古今鉴未来,世人皆警醒,公仆尤当名副实,千宗万件民为本。山河乃是人父母,岂能不尊反遭损乎?
                                                                     2002年秋写于双林路2007年春改于“明珠园”
                                       ◆【丹景乡赋】◎冷林熙 撰文 / 赋帝 辑审

发表日期:2014年6月30日  出处:中赋联合会 文库编审中心 赋帝 辑 辞皇 审  作者:冷林熙 撰文  本页面已被访问 1270 次

    骄居龙泉群脉之上,贵为天府新区之至宝腹心。紧连四川中西之域,无愧全省旅游之第五名胜。福倚奇妙丹景之山,独享半壁古蜀之人文珪珍。此乃简阳丹景乡之卓征也!
    于是,“五龙朝丹”,晨曦朝雾,堪比峨眉之佛珲。“联生古柏”,数十里外,可望葱郁之风姿。“劝学古庵”,刘禅书陬,费思黄荆之不生。(1)张飞营圣,恒侯肝胆照古今。千年银杏,死而复茂,岂止天感与地应?廘仙池凼,神秘莫测,其水不减而不溢。“丹景黄蛙”,“阎罗殿”长,谁解其特异金身?“仙姬送子”,情景幻化,励人慈善以致诚。
    盖若设身,丹景嶺脉山乡,有如君临天下,登高环望,远眺成都平原,锦绣田园都邑,万象风光,无边无垠。鸟瞰三岔湖境,烟波浩荡,连绵如锦。鸥鹭云集,旋飞争鳴。舟艇穿梭,出山入谷,忽现忽隐;岛前岛后,劈波奔腾。近看葳蕤青山,状如碧波兰云,起伏铺展,足下身旁,直向天际延伸。斯乡斯地,斯山斯景,人见人无不爱,谁去谁能不惊?或曰:“心潮逐浪翻,一阵高过一阵;暇想顿连起,一轮胜于一轮”!
    今日丹景周遭,高标大道,交错纵横;大小盘山公路,直通院落家庭。旅游开发,如虎添翼,奇观异象,与日倶增。 尤有珍稀名特,“三大金果基地”(2),四季飘香添彩,飞声而腾实,八方皆慕倾。
    至若丹景乡街,店馆铺院,古风犹存。欢乐农家,山野乡村,青菜瓜果,活色生香,样样鲜新。
    咦乎,足心眼之福,莫过于丹景也;享口味之福,亦莫过于丹景欤!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2014年6月30日于锦江
注释:
     1、传说刘禅生性顽皮,老师曾用黄荆条子在此劝学庵打他。该地黄荆由此而被刘禅咒骂,因而,从不于此再度生长。
     2、指简阳晚白桃基地,万亩核桃基地和意大利无核血橙基地。




乡村旅游, 龙腾, 新乡, 工业, 古今







782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少将

UID
52301
回帖
14736
主题
782
积分
40935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10-5-22
最后登录
2023-9-2
在线时间
1381 小时
发表于 2015-1-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路支持。感佩至善情怀。遥祝新年万顺!{: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3353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UID
102160
回帖
3353
主题
70
积分
10495
阅读权限
170
注册时间
2011-6-25
最后登录
2020-7-22
在线时间
561 小时
发表于 2015-1-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给力支持,遥遥祝您安康!{: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4 00:18 , Processed in 0.0394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