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一名14岁的简阳残疾女孩;他们,5位充满爱心的德国人。约10年前,其中一名德国人偶然与她相识,从此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老外离开了中国,后来的老外又接力跟上,爱心连绵不断……
为女治病乞讨
母爱感动外企高管
家住简阳市金马镇的王雪莲是一个苦命孩子,1岁半时因感冒发烧未治愈,落下了不能行走的后遗症。4岁那年,因为背部在地上常年磨擦,她的脊椎突然开裂并出现了一个直径3厘米的洞。母亲鲁元秀抱着孩子在当地遍寻医院治疗,一直不见任何起色。1998年10月,鲁元秀和女儿坐火车前往北京,仍没有一家医院称能治疗好孩子的脊椎,不多的钱很快花光了。
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就得忍受腿部残疾和脊椎开裂的痛苦,鲁元秀忍不住在北京的大街上痛哭乞讨。“乞讨第五天时,在建国门外,我遇到了一位外国恩人。”虽然事情已过去近10年,鲁元秀仍记忆犹新。当天,鲁元秀去上厕所,女儿丢在外面。北京的10月天气已冷飕飕的,小雪莲的一张脸冻得通红,躺在求助信上动弹不得。时任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高管的基普(Kiep)先生路过,正好看见躺在地上的可怜女孩。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基普深深为这对母女所感动,他决定帮助她们。
三次爱心接力
死亡线上救回孩子
在基普和他的好友——时任德国驻华大使赛茨夫人的帮助下,王雪莲很快进入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基普此次到中国出差时间很短,第三天他离开中国前,特意委托赛茨及其夫人帮忙照顾这个孩子。此后,在陪同赛茨夫人多次到医院看望孩子的过程中,担任翻译的德籍华人梁雅贞博士,也与这个不幸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治疗4个月后,王雪莲又被转入北京康复医院治疗了4个月,虽然背部的裂缝没有愈合,但病情得到控制,孩子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
1999年赛茨从中国离任,照顾王雪莲的“接力棒”,又传到了梁雅贞和她同为德籍华人的丈夫李文波博士身上,这已是第三棒了。之后几年里,梁雅贞多次联系同学——川大党委副书记李志强,协调华西医院专家会诊孩子的病情,还花费数万元帮助王家修起了平房,同时每年都要千里迢迢前往简阳看望孩子并及时资助费用。
去年5月,基普先生随本国一政党代表团访问中国时,他不顾80岁高龄,特地抽时间从上海来到简阳看望孩子,烈日下,当地群众为基普等外国人的爱心所感动,成百上千人自发涌到村口,含泪迎接尊贵的外国朋友。
孩子写信感恩
爷爷奶奶我爱你们
今年11月16日下午,71岁的李文波偕同梁雅贞来到简阳市金马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看望已经读初二的“孙女”王雪莲。“现在学习怎么样啊?”“还过得去……”坐在“孙女”的座位旁,梁雅贞与王雪莲聊起了学习生活近况,亲热劲引来了身后许多同学的羡慕。看到王雪莲正上英文课,梁雅贞拿起书本说,好好学英语,学好了就可以用英文给基普爷爷写信了。腼腆的小姑娘一个劲儿点头。
“我会努力学习的,要争取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不辜负好心爷爷奶奶的希望。”王雪莲说。据了解,小雪莲曾多次给爷爷奶奶们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还画过画邮寄给他们。梁雅贞还告诉记者,孩子写的信,她还专门翻译成英文,转寄给了一直关注关心她的基普先生,“这孩子已懂得了感恩”。
“她现在虽然身体残疾,但心理很健康。”据班主任袁德军老师介绍,王雪莲平时学习很用功,班上还特意将她以前的小学同学安排坐在她周围,以方便照顾她。学校还免除了她读书的所有费用。
对话梁雅贞
未想过回报,孩子健康就好
记者:10年了,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你们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梁:因为爱。爱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关心孩子,还因为母爱(乞讨救子)的伟大。记者:“接力棒”传到了您手中,您将如何继续把爱心延续下去?想过回报吗?
梁:2001年,基普先生离开中国时曾对我说“以后要靠你负这个责(照顾小雪莲)”,我答应了他,我答应了就会一直负责下去,也从未想过什么回报,孩子健康成长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