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02|回复: 133

[网友杂谈] 怎么没人讨论房价了?

[复制链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8:1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佩服楼主,假期的最后一天还敢进论坛发房价利空的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8:2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阳这个地方的论坛上,只有你说房价不会涨,或说炒房客要玩完,你这种人肯定是买不起房的一事旡成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8:2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何时何地何人,我还是那句话:2018只是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8:4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城西就 发表于 2018-10-7 18:31
国家又放水7500亿,大家怎么看?

和以前一样,一毛钱都别想进楼市!2018年面对美国佬,央行前后放了几十万个亿,还不知结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9:0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才是真正的有价无市,价格并没降多少,但真没人接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9:2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瑶 发表于 2018-10-7 17:24
算得很准!我朋友这两天就因这十万,郁闷中…

不过这种消息最好少跟你朋友聊,否则会一直郁闷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9:3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河时代到来 房地产再次面临历史转折  猎读者 3小时前 · 技术服务公司大客户经理 2018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逢8魔咒的压力如期而至,毛衣战的硝烟愈演愈烈,金融风险的防范迫在眉睫。在这千载难逢、天时地利的时刻,房地产却反常的当起了逃兵,轮到它冲锋陷阵、抗起大旗的时候,却掉了链子,曾经的江湖义气荡然无存。  有人说,我国房地产3年一个周期,即将迎来触底反弹,也有人说,房价太过畸形,必须大幅调整,还有人说,房地产的夜壶功能很难被抛弃,其实,这些想法都太幼稚,他们还没有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依我看,我国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次是真的要彻底结束了!  1  新加坡模式的开局  由于我国底子薄,摊子大,解放后的几十年里,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到了经济建设中去,导致居民住房条件极其困难。从1956年到1986年30年间,全国所有城市仅盖了7亿平米住宅,折合1400万套,平均每年只有47万套,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每年只能解决1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  197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米,城镇地区47.5%的家庭是缺房户。当时,上海近一半的家庭住房没有厨房和厕所,只能靠手拎马桶解决,只能用公共过道作为厨房。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整个80年代,高层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住房改革试点,效果都不理想,始终没有突破福利分房的制度。  直到1998年7月3日国发23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问世,从根本上打破了陈旧住房制度的禁锢。《通知》要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根据这个房改制度和当时的收入分配体系测算,我国70%的中低收入家庭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10%的最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住房,20%的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住房。  这个98房改制度,在现在看来,仍然是那么的科学、合理、无懈可击,完全就是当代版本的“房住不炒”。不知道是我们抄袭了古人,还是古人早已预见到了今日的绝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19:4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的房改,的确极大的改善了国人的住房条件,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但是当国人都开始炒房后,所有人都没想到,泡沫会到大得随时可破灭的地步,所以二十年后的2018,又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房住不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20:0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信是好事,但盲目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20:4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恒大地产,国庆及前后,要求所有供货商都得根据供货金额大小,必须安排相应人数去就近楼盘看房,否则会影响次年合作。其次,如果有人要买,先打八九折,然后九八折,最后再减三万,还美其名曰内部价,一套一百万的房,直接就可减十五六万。在金九银十的黄金时期,还在变相打折促销!而且也是人烟稀少,这种情况还有人有底气要涨价!说反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22:2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里有个词叫做(博傻),很多3456线小城市的人都没有工作可做,工作机会少,房地产公司进入这些小城市,铺天盖地的炒作宣传,蒙蔽误导了很多人把钱放入房地产,当做一个赚钱、求利的渠道。  再说一下,现在的房子真的跌了,很多房子挂在那里,根本就卖不出去。现在是有价无市,你可以挂一年,根本就没人问,你想便宜也没人要啊,什么叫反而在上涨啊?这就是伪命题。炒房子的人永远会告诉你,房子在上涨,就像现在房子根本就卖不动了,有价无市了,他还说房子在上涨,等人接盘,现在基本上没人给你接盘了,你就吹房子现在已经翻倍了,也没意义。  由于信息闭塞,小城市的后知后觉,对政策的反馈不够很灵敏,大多数人思想也比较简单,加上这些人赚钱不容易,容易被花样翻新的宣传误导,哪怕是虚假的宣传也容易当真,因为真的抓住了救命稻草,赚钱的好机会,岂不知陷入了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希望能够赚到钱,等明白了也晚了。现在是大家都在等待,希望比自己更傻的傻子快出现,帮自己接盘,解套。  妄想症只是短期的,一两年之后炒房团找不着傻子垫被、房价必须跌下去,不是唱衰,是房价真摔了,房地产行业已经过剩,棚改结束了、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热钱也少了,必须进入一个下跌盘整的时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7 22:2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简阳家家户户都有三四五套房,房价还会上涨,房子到底卖给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8 08:4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九银十”不再 楼市调控持续深化    证券时报 2小时前 · 证券时报官方帐号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庆长假期间,记者走访部分热点城市楼市发现,多个楼盘推出了假期打折活动,但不少楼盘访客数量不及以往,市场总体较为清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楼市调控将延续常态化、持续收紧态势,投机需求将被持续遏制,市场成交热度将逐步回落。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楼市已经没有“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淡旺季之分,市场更多的看限价政策的严格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8 08:5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的“金九银十”对于开发商而言,可谓倍感期待。  它蕴含期望,象征超越。某种程度上,这个时间段的表现,决定了下半年的节奏和全年业绩的实现程度,其中,“十一”假期更是成为各大房企抢夺市场的良机,然而,2018年的“十一”比以往来的要冷一些。    某头部房企上海区域的营销人员对记者表示,“不意外,内部对今年9、10月的情况已经做过预判。”  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入,以往楼市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今年成色不再。  成色的褪去或许早有暗示。  国庆前,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短期内将增强市场观望情绪,此外,坚决抑制房价上涨的定调对房价上涨预期有较大影响。短期看一线、准一线及二线城市“金九银十”落空,房价稳中有降,随着调控政策深入,三四线城市房价涨速继续下降。  楼市市况的变化令绝大多数房企认清现实,转变销售思路,通过加速项目去化速度回笼资金。即便标杆如万科,也高呼“活下去”,从而引爆整个地产业。  上海地区两级分化 国庆期间的上海楼市,一如既往的热闹,各大楼盘争相入市,可谓百花齐放。  对于大多数前三季度销售业绩不甚理想的房企来说,这个机会难能可贵,即便某些业绩目标已经完成的企业,也想借机更上一层楼。  然而,购房者对此热情有所下降。  以上海“网红第一”龙湖天璞为例,数月之前一期项目开盘时,获得数千组客户追捧,多人抢购而不得;而近期二期项目几乎原价将开时,却热度不再,与之前的盛况截然相反。有购房者表示,“一期想买没赶上,但是因为留了电话,现在二期天天打电话来问,明明已经拒绝过很多次了。”  龙湖天璞的降温虽与装修减配有关,但一叶知秋,或多或少也体现了上海楼市的整体状况。  据记者了解,上海郊区楼盘在国庆期间“打折销售”甚至“降价销售”的情况十分明显。  一位刚缴纳了保证金的人士对记者说:“刚看中(上海郊区)一套房子,交了保证金,结果次日就给我单价跌了20%,因此只能赔点保证金毁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8 18:1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是很好 发表于 2018-10-8 15:35
是的。新的美墨加协定很可能会把中国打趴下,而且很可能中国死的很惨,步入俄罗斯后尘只是时间的事情。真 ...

如果中国真的步俄罗斯后尘,真的不敢想象……,中国经济起码倒退十五到二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8 21:1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中国楼市,与2008年有何不同?  睿谷智见 4小时前 “9·30”楼市调控已经整整两周年,楼市进入了一个微妙时期。2018年9月22日,万科董事长郁亮在万科南方区域的月度例会讲话称,房地产行业真正的转折点已来,楼市的需求急剧消失,开发商面临去化压力。    “转折点”或者说“拐点”,这个词在楼市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早在2008年4月,当时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股东大会上谈到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时就说,“地产行业出现拐点已是事实”,因为“拐点论”被后来的楼市走势打脸,王石一度陷入“拐点门”。  如今,同样是万科,同样是“拐点”论,这意味着什么?今天的楼市与10年之前有何不同?这次的“拐点论”是将应验还是将像上次一样被打脸?  2008年与2018年,确实有某些相似之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形势;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中国经济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但就楼市而言,面临的形势又确有很多不同。  第一,房价畸高程度不同。 200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每平米13531元、17645元、7960元和11122元。  2018年8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每平米85505元、59813元、41010元和53028元。四个城市今天的二手房房价分别是十年前的6.32倍、3.39倍、5.15倍和4.77倍。    200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725元、26675元、25317元和26729元。2018年四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为67486元、68704元、46468元和59598元。四个城市今天的居民收入分别是十年前的2.73倍、2.58倍、1.84倍和2.23倍。十年来,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了收入上涨速度。  人们往往用房价收入比,也就是一套房子的价格比上家庭收入,来衡量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是否合理。假设每个家庭有3口人,购买80平米的住宅,分别用上面的数据计算房价收入比。可以发现:  200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个家庭购买一套二手房分别需要14.6年、17.6年、8.4年和11.1年;2018年,四个城市一个家庭购买一套二手房分别需要33.8年、23.2年、23.5年和23.7年。当然,这是在假设所有收入基本上都攒起来买房的情况下。  与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房价无论是从绝对水平看,还是从相对水平看,都是更加高得离谱了。  第二,国家政策取向不同。 2008年,王石提出的房市“拐点”没来,政策“拐点”却来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0月,财政部、央行等推出一系列措施刺激住房消费,包括首次购房最低首付调整为20%,契税税率下调到1%,个人房贷利率下限针对性下浮30%等。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房价上涨。  2018年,房住不炒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8月7日,住建部召开了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坚决问责。    与十年之前相比,政策方向相反,调控更加坚定,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调控,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稍一放松就出现暴涨的特性也认识得更加深刻。  第三,楼市需求形势不同。 城镇化是我国楼市需求的重要来源,大量农民变成市民,带来对住房的刚性需求。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7%,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8平米。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平米。现在,很多农民已经成为市民,住房条件也已大幅改善,住房紧张的局面大幅缓解。    但是,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绝大部分是80%以上,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城镇化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还将持续,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将持续。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对不同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产生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始终非常强劲,二三四线城市则由于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同产生分化。增量人口有限,对存量人口的争夺就更加激烈。这就是去年以来,很多城市推出人才新政吸引人才落户的原因。人才新政的推出,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房价上涨和抢房等现象。  与十年之前相比,虽然城镇化仍将持续带来对房地产的需求,但肯定是逐步走弱了,不同城市间的需求形势将越来越分化。  第四,居民购买能力不同。 居民部门的购买能力或者说加杠杆能力是房地产发展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讲,衡量居民部门杠杆率,主要是看居民部门债务与GDP的比重。  2008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仅为18%,居民部门杠杆水平较低,具有加杠杆的空间。2018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51%,而且上升态势较快,仅上半年就又上升了2个百分点。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田国强教授发布的中国家庭债务状况的报告认为,中国家庭债务已经超过可支配收入,比例高达107.4%,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居民部门杠杆率,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6%,201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9%。社会上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说法,不论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合理,但从引发了大众热议和共鸣的角度,已经反映出大家对钱包紧绷的感受。  与十年之前相比,居民背负了更加沉重的债务负担,家庭财富的绝大部分沉淀在房子上,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已经显现。  十年是一个轮回,但我们希望在房地产上千万别再轮回。房价已经太高,负债已经太多,收入在房价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论拐点是否到来,但希望千万别再出现暴涨和各种乱像。房地产积弊已久,需要坚定态度、慢慢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9 08:0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诺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中国,十年4获奖者关注楼市    新京报 14小时前 · 新京报官方帐号 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在北京时间10月8日晚间6点左右揭晓。尽管目前为止,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学家尚无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的经历,但这并不妨碍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国人的热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哪些层面影响着中国?诺奖得主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获奖的理论在中国究竟在哪些层面得到了应用?本文在此简单回顾过去十年诺奖得主与中国的渊源。  从2007年开始,共有21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获奖者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谈起中国经济,其中,楼市、消费、创新和全球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最关心的中国经济话题。此外,2016年的获奖者奥利弗·哈特更是在20多年前参与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探索中。  十年4位获奖者谈及中国楼市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07年至2017年,共有21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不少获奖者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印象深刻。其中,楼市、消费、创新和全球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最关心的中国经济话题。  在过去十年间,楼市是中国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长久没有定论。中国的楼市同样吸引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关注。至少有四位诺奖得主对此作出评论。  2007年诺奖得主罗杰·梅尔森和2013年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都提出过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谈及,中国房地产下跌风险较大。2015年诺奖得主安格斯·迪顿曾诙谐地表示“我们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丈母娘市场”;而2013年诺奖另一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则直言中国的房地产情况非常复杂,自己也很难读懂其中的奥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9 10:0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产股集体跳水万科A逼近跌停 分析人士:楼市拐点已现 https://wxd.sznews.com/ttwap/20181009/content_28084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6323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UID
148286
回帖
6323
主题
96
积分
21757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16-2-29
最后登录
2022-9-5
在线时间
2155 小时
发表于 2018-10-9 11:4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新盘卖价腰斩一半,最低6500起!房地产行业或进入“冰冻期”https://m.toutiaocdn.com/i6610169291465556494/?iid=45090932520&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39056322&group_id=6610169291465556494&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9-24 06:09 , Processed in 0.0452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