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成都东部新城“三岔湖”易名的建议,你怎么看?
东进在线
成都东部城市新区建设,是成都加快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转换城市发展动能、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做强成渝主轴主干、促进区域共荣共兴,主动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成都东部新城
因此,如何建设好东部新城就成为“关键核心”,近日,成都发布了市信访局会同市东部新城办以“您的好建议,成都更美丽”为主题,开展东部新区建设专题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意见建议截屏
本次建议涉及面广,从产业布局、城市发展、农业升级、百姓生活、教育医疗、道路建设等方方面面,并收集到许多征集意见。然而昨日的一则“关于东部新城‘三岔湖’易名的建议”吸引了笔者的注意,特发布出来,征求一下各位读者的意见。
建议修改名字的简阳三岔湖
建议原文如下:(成都市政府官方有发布)
三岔湖成为成都市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在东部新城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将东部新城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为此,对三岔湖易名,使新的名字与这一最新定位相匹配,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较为紧迫。
一、三岔湖名字的由来:
三岔湖原名三岔水库,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 因水库修建在三岔区域,故名三岔水库。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于旅游开发的考虑,更名三岔湖,再名百岛湖,一个时期也曾并用三岔湖、百岛湖之名。
简阳三岔湖实拍
至于“三岔镇”的得名,是因场镇建在绛溪边上,初期街道为“丁”字布局,形成三岔路口,故名“三岔镇”。
二、三岔湖易名之必要:
1、 一个旅游区或风景区的命名,应符合以下惯例:一是响亮、顺口、易记,无生僻字。
2、二是能够准确反映地方文化和旅游区特色,特别是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
3、三是其意向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令人向往。
4、四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能够传达出吉祥、幸福、和谐等积极意义。
比对这一惯例,“三岔湖”这个名字过于平淡,仅反映其所在区域,“三岔”二字的意向过于狭窄,传递的意思也过于简单。为此,三岔湖自建成三十九年来,特别是开发旅游业后,一直都有对三岔湖易名的呼声。
三岔湖观景台
三、三岔湖易名可追寻的线索:
三岔湖易名可以从四个层面追寻线索:
(一)东部新城层面,东部新城特别是三岔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主要表现在:
1、乾封古镇、三岔古镇、龙云寺(今属董家埂乡)、五龙场等古镇。
2、龙泉山、丹景山、龙神埂(在丹景乡政府后侧)、绛溪河、金河(在新乡金河村)等自然风貌。
3、唐初太史令李淳风、南宋状元许奕、民国 “六军九旅十八团”等历史人物。
据此,丹景湖、状元湖、乾封湖、五龙湖等可作为易名备选。
三岔湖实拍
(二)简阳层面,简阳层面,最具地方特征的历史符号,包括简阳在不同朝代的称谓,与成都市的区位关系(蜀都东来第一州),以及简雍、简州四状元、董朗、周克芹、罗淑等历史人物。据此,阳安湖、简州湖、东来湖等可作为易名备选。
(三)成都层面,三岔湖位于成都市东南部,结合成都市的历史符号,成都南湖、成都东湖、蓉城湖、锦城湖、金蓉湖、新蓉湖、兴蓉湖等可作为易名备选,其中“南湖、东湖、锦城湖”已是成都市三个公园的名称。
四、三岔湖易名的建议:
归结起来,对三岔湖易名提出三条初步建议:三岔层面,建议易名“丹景湖”; 简阳层面,建议易名“阳安湖”; 成都层面,建议易名“芙蓉海”(首推)。
成都蓉城
分述如下:
(一)芙蓉海:芙蓉海作为三岔湖首推之易名,主要考虑如下:成都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原产我国,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蜀后主孟昶(chǎng)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芙蓉城”因此而得名。在文化上,芙蓉花传递出贞操、高洁之士、美人、漂亮、纯洁等积极意向。
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的边缘部分。同时,我国西部和北方对某些湖泊也称呼为“海”,如洱海、邛海、北海、中南海等等。
芙蓉花
三岔湖易名“芙蓉海”, 既是名为“芙蓉的海子”,也兼具“芙蓉花海”之意。“芙蓉”契合成都“芙蓉城”这一历史文化符号,“海”传递出自由、广阔、梦想等文化意向,与该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特征相符,也与成都市第一大湖的地位相称。
以三岔湖易名为“芙蓉海”为新的起点,通过政府性景观绿化工程、规划引导民间投资等途径,在“芙蓉海”区域广植芙蓉,波光花影,相映益妍,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芙蓉花观赏基地和产业基地,形成“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的独特景观,可极大提升该湖的对外形象以及知名度、影响力,展示成都现代“芙蓉城”的华美风采。
“芙蓉海”必将随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蜚声海内外,对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和国际一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也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简阳三岔湖实拍
(二)丹景湖:“丹景”契合三岔湖北面的丹景山,为龙泉山脉第二高峰,有“五龙朝丹景”的胜景,在成都地区知誉度高,传递的地域信息明确,且山湖辉映,相应成景。
“丹景”在古文中是“红日”的意思,唐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诗:“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王琦注引:“丹景,日也。”唐吴筠《游仙》诗之三:“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
因此,“丹景”有红日东升、朝气蓬勃、红红火火、充满活力的意向,也契合“丹景湖”地处龙泉山东面的地理位置。
简阳鳌山公园
(三)阳安湖:“阳安”是简阳古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牛鞞县置。以“阳安”为湖名,契合简阳悠久的历史,地理标志明确,而且有“简阳安顺”之意,具有幸福安康、和谐安定的美好意向。
总结这位市民的意见反馈,从文化到城市发展,从三岔到简阳、成都都有考虑,名字也是比较多的,但最后三个名字还是“很有意思”的。从东部新城的长期发展来看,或许是一个“好建议”,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呢?评论区等您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