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
地点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东经96.6)。 |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0.986,东经103.364)。 |
震源深度 | 14千米 | 14千米 |
余震状况 | 截至2010年4月14日15点36分,玉树震区已经发生了18次余震,1次5级,1次6.3级。余震次数还在不停增加。 | 截至2008年5月20日11时,汶川8.0级地震共发生余震7000多次。其中4级以上余震159次,其中5级以上26次,6级以上4次,仍然持续增加。 |
强度对比 | 7.1级左右,初步估计破裂长度30公里左右 | 震级8.0级,破裂长度300公里 |
地震类型 | 走滑型地震,在相对竖直的断层上,破坏不长,就像两辆车发生摩擦剐蹭 | 以逆冲为主,断层面像斜坡一样,破坏程度既长又宽,就像两车相撞,撕扯严重 |
地块运动 | 两个地块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是左右发生了平移 | 使两个地块间的距离缩短了,是硬生生挤出来的,大概向青藏高原推进了若干米 |
运动速度 | 玉树地区断层滑动比汶川快的多 | 断层运动速度比较慢,缓慢的积累能量,以前重视不够,汶川地震是几千年或者上万年来一次 |
所处板块 | 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属于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 | 处在我国的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为龙门山断裂带,属于巴颜喀拉地块东南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