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李子树(李双) 村里有不少果树,最多的是李子树,什么鸡血李,黄酥李,离核李,等等,多!有一种叫雀蛋李,熟得晏,果子很小,涩嘴。但缺吃的,味道还是好。李子树东一棵西一棵,都不成林,全栽在各家的院坝里,要偷吃,不容易。 汤大娘家的李子树,栽在菜园里。菜园用篾笆围着,还有一道门。不过远离主人视线,偷起来还算方便。 我不晓得汤大娘的名字,乡下的老大娘都没有名字。但她的儿子叫汤凤武,孙子叫汤云根,我还记得。 我们家没有果树。要吃果子,只有偷汤大娘家的李子。李子树的守卫者,是汤云根。他小,我不怕。我公开地快活地摘着,汤云根只在一边默默地站立,跺脚,挥手,心痛地瘪嘴,流泪。我可怜他,会丢给他几个。 从没被告过状。 有一天,汤大娘用破碗送来一些李子。我很意外,很惊喜,吃!吃!她和我姨妈客套了几句,就走了。 后来听说,那天,村里的许多孩子,都收到了李子。 第二天,我又去偷。可是那颗树,没有了。细一看,连树桩都拔了,好像那儿从来不曾栽过树。一打听,是汤大娘和汤云根砍的。真奇怪! 其实种树很简单,李树的根部会长出小树苗,挖一棵就是了。主人都乐意别人去挖,种得越多,自家的果,才更有保障啊!选树苗要小心,据说有的是公的(其实不是,只是不易结果),不挂果,有的是母的,肯挂果。不过要等三四年,才能吃到李子。 多年后,一次回故乡,看见汤云根,很壮,很年轻。突然想起旧事,便明白,当年,我偷得实在是太猖狂了,猖狂得汤大娘容不下那棵树了,欺人硬是“欺到鼻子尖尖上去”了。汤云根虽然也爱吃李子,但认为奶奶砍得高明砍得及时,才挥刀积极参与的!想一想,别的孩子固然也偷,但我是主力,主犯。汤大娘是心怀怎样的悲愤动刀的啊。那刀本该砍向我,她不,她砍向了自己的树,似乎树才是祸根。农民,在那个年代,被收拾得太老实了!现在,上级仍然喜欢老实人,表彰老实人。我无语。我喜欢鸡蛋不喜欢石头。我还明白,我欠汤家一颗李子树。我要还。我还了,还了一百棵。他们不要,不过要不要都栽在那儿,不容分说。可惜汤大娘早已经过世,不能知晓现在的事了。 载于四川2011秋季号《散文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