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5|回复: 3

[同城生活] 谨防一夜暴富心态 四案例教您识破迷人的理财陷阱

[复制链接]

43

主题

72

回帖

871

积分

四级军士长

UID
65621
回帖
72
主题
43
积分
87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10-10-26
最后登录
2011-2-19
在线时间
27 小时
发表于 2010-11-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家庭投资理财的渠道日益向多元化发展。于是手中拥有一定资金的人们纷纷寻求投资致富之路。而他们渴望财富,甚至幻想能一夜暴富的急切心态却被一些骗子揣测得分毫不差,于是骗子们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迷人”的理财陷阱。财富的渴求者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为此,笔者对我国近期常见的理财陷阱进行剖析,揭露奸商骗子的不法行径。

高息诱惑的陷阱

案例回放:白某以扩大自己的石料场为名,先后4次借到胡某现金5万元,每次都开具有借据并许诺给“月息3分”的利息。胡某之后才得知其石料场早已亏损停办,找白要钱,白已全家外逃了。白用同样高利息手段骗取同村近200户村民的200余万元。

温馨提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投资理财的领域不断拓宽,但是,广大群众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审慎选择合法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活动。储蓄存款一定要存到国家法定的金融机构,切不可为花样繁多的高利息非法金融活动所诱惑。国家法律不保护参与非法金融活动,也不保护高利贷利息。一些单位和个人,打着高息揽储的旗号,大量吸收存款。如果你贪图小便宜,不问青红皂白地就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进去,往往会血本无归。现在银行的门坎并不高,如果这些单位或个人有实力,也完全可以去办理抵押贷款,到民间来以高息为诱饵集资,十有八.九是一种骗局和陷阱。

委托理财的陷阱

案例回放:2002年,许女士看到身边不少人都从股市中赚到了钱,不免也动了心。但不懂炒股的她把半辈子的积蓄60万元,一次性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张先生手里。因为张先生有近十年的炒股经验,让他替自己炒股赚钱,许女士认为很是放心。并且,许女士和张先生还签订了一个协议。双方约定:若有盈余,双方平分,若有亏损,由张先生负责弥补损失。委托期限为一年。

一年后,许女士满怀信心地找到张先生,期待他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但张先生却说由于近期股市走低,导致了几万元的小额亏损。并许诺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大好行情,保证能大幅赢利,如果现在放手那就等于割肉。将信将疑的许女士还是感觉不放心,偷偷跑到证券公司查询,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亏损额何止几万元,她的本金已缩水40万元。当许女士要求张先生偿还本金时,张先生却找出各种理由拒不还钱,就这样原本一对好朋友,官司打上了法庭。

温馨提醒:委托理财陷阱最常用也最行得通的渠道是亲戚朋友介绍。然而事实上,一旦亲戚朋友扯上利益关系,尤其是大资金的利益关系,不光原来熟识的关系泡汤,搞不好还要对簿公堂。

在几乎所有的委托理财关系中,“保本承诺”始终是最让人心动的一个条件。而恰恰是这个意在保护资金安全的“保本承诺”,成了资金不安全的最大“隐患”。首先,保本承诺条款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其次,在个人委托关系的合同中,尽管保本条款作为有效合同的内容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受委托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往往在合同的控制范围之外。

ATM机上的陷阱

案例回放:一天上午,陈小姐持卡到某处的ATM机上取款,在将卡插入ATM取款机后,ATM取款机显示屏未出现提示语,卡也未自动吐出。陈小姐正一筹莫展时,发现机上有一张打印的告知条:“如果卡被吞,就打值班电话”。她就按告知条上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联系,并将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姓名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因急于用钱,陈小姐当即返回家用磁卡的存折提款,然而提款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账户已少了钱。当带着怀疑再次返回原地,陈小姐意外地发现,原先张贴在ATM机左下角的标贴消失了,露出了被遮盖了的真正的银行电话。

后经警方调查得知,犯罪分子使用了专门截取磁卡的工具,可导致提款人磁卡无法深入ATM机内部,然后利用事先张贴在ATM机上的错误电话,引诱提款人说出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再乘提款人离去之际返回ATM机,取出被截留的磁卡,销毁标贴后,凭借磁卡和密码疯狂提现、刷卡。

温馨提醒:“偷窥”是犯罪分子获取持卡人卡号和密码的最常用方式。如ATM机上设置摄像头,或紧挨在储户身边窥视。老百姓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在取款机上取钱或POS机上刷卡消费时,要用手或身体挡住他人视线,谨防他人偷窥密码。在ATM机上操作之前,请留意机身是否异常及周围是否有可疑附加物,如卡口附加物、张贴的可疑告示、微型摄像头等。一旦丢失,请马上与发卡行联系。不管与谁联系(包括银行),都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磁卡密码。

外币诈骗的陷阱

案例回放:一天老王去公园锻炼,在路上遇到一年轻人问路,交谈中,老王得知年轻人是做外币生意的,经不起年轻人许诺的1欧元可以挣4毛钱,并将其所有的“欧元”先由老王保管的诱惑,老王同年轻人去了一家银行,并在向年轻人称之为经理的人咨询后,取了8万元给该年轻人。后年轻人称其还有一部分欧元在不远处要去取,一走了之。而“银行经理”随之也找了个借口走开。半小时后,当老王到银行柜台打听“经理”去向,才发现,原来手里拿的不是欧元,而是在我国不能兑换的南美洲某国货币。

温馨提醒:该类案例的共同点在于:一是合伙作案。各犯罪分子分工合作,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用币值极低的外币或作废的外币来冒充币值高的外币,合伙诱骗目标上钩,等现金到手后分头逃走。二是侵害对象多为退休人员。三是为了消除诈骗对象的疑虑,犯罪分子一般由其中一人扮演银行工作人员的角色,由他对外币的真伪以及币值的大小做出解释,给被害人造成“权威”解释的印象。
对于这类陷阱的防范,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突然而至的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在不知道对方的货币是什么国家的货币时,应该及时到银行柜台向工作人员咨询,这样就可以及早揭穿骗局。三是在交易过程中,要到对方的单位或住处实地看一下。最后,如果案件确实发生了,应及时报警。
欢迎加入理财投资群125385798,散户的地盘

173

主题

1013

回帖

6337

积分

中尉

UID
64724
回帖
1013
主题
173
积分
6337
阅读权限
140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10-11-21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发表于 2010-11-2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警示就是好,多提醒提醒人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87

回帖

6276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1735
回帖
987
主题
14
积分
6276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09-9-22
最后登录
2012-4-5
在线时间
252 小时
发表于 2010-11-2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2

回帖

871

积分

四级军士长

UID
65621
回帖
72
主题
43
积分
87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10-10-26
最后登录
2011-2-19
在线时间
27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 其实任何骗术只要自己不贪小便宜是肯定不是上当的 越是说的天花乱坠 你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想一下会不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他和你非亲非故 为什么会把这样的好事告诉你呢
还有一种就是冒充公职人员获取你的信任 记住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告诉别人你的银行卡密码 管他是公安局还是银行的 正常的业务办理是不会要求你口述银行卡密码的
欢迎加入理财投资群125385798,散户的地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1 18:31 , Processed in 0.0319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