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立交连接线公路工程现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初稿,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第二次公示,敬请社会各界关心项目建设的人士对项目建设的环保问题提出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
(1)项目名称: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立交连接线公路
(2)建设单位:四川泰邦基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公路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加强了路网的发展。简阳市的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现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川鄂公路等国道穿境而过,简阳市承担着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的衔接和转换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简阳市现有路网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成安渝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以成都、重庆为双核心的成渝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立交连接线公路作为简阳市路网布局规划和简阳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立交连接线公路建设,对于缓解现有绕简阳市路网的交通压力,分流城市过境交通,完善简阳市综合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合理布局,使简阳融入成渝经济圈,增强简阳市对全省乃至西部的经济发展作用至关重要,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拟建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立交连接线公路项目,结合简阳市总体规划,经过比选,推荐路线分为两段实施,路线全长10.514km。第一段:起于简阳市沱江4号桥的雄州大道C段与B段的交点处,止于柳林村,桩号K0+000~K2+350,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双向6车道,路基宽度52m,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增设绿化隔离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第二段:起于柳林村,止于成安渝高速公路石钟互通式立交A匝道AK0+675,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60km/h,双向6车道,路基宽度27.5m。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及综合管网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等。全线挖方148.64万m3,填方130.03万m3,剥离表土7.54万以后期绿化使用,经平衡后产生弃渣11.07万m3,本工程设永久弃渣场1个,占地3.08hm2。本工程共占地63.57hm2,其中永久占地59.12hm2,临时占地4.45hm2,占地类型包括水田、旱地、有林地、农村宅基地等。工程计划2011年5月动工,2014年4月竣工,工期为36个月。项目总投资为58282.6668万元,建设单位为四川泰邦基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由该公司以BT方式全额投资。
二、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拟采取的措施
(1)施工期 施工期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污废水、扬尘、建筑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期对沿线村庄、单位的影响。 ①噪声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根据收集的资料,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卸机、压路机、拌和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等。 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对施工噪声的管制条例,施工场地场界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控制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施工驻地、料场、材料制备场地远离环境保护目标,距居民点等敏感点距离应大于l00m;在经过居民区等敏感点时,施工要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在夜间(22:00~06:00)和中午(12:00~14:00)不得使用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根据需要采取如调整或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搭建临时声屏障等噪声防治措施。 ②生态污染源分析 路基填挖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保措施:强调工程沿线周边自然林木保护。工程施工期,应重视对沿线两侧自然林木的保护,严禁对用地红线外的林木砍伐、林地取料,以及施工场所与临时工棚的设置、施工材料、工程弃物弃土于林地堆放等;工程施工期所必需的各种场地,应充分利用沿线现状已经平整待建的其他空地。工程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人群的教育管理,严禁打鸟、猎鸟或猎杀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得进行高噪声设备施工。 ③大气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也将有所影响。 环保措施:本工程施工期应有防止施工扬尘的工程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有效地控制城市扬尘污染。材料设备点应选在空旷地带,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并处在其下风向。在临时弃渣场进行作业时应及时喷洒水,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复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地段经常洒水,尽量减少施工场地及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在人口稠密的施工地段,应制作一定的警示标志和栅栏,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以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运输土、石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应对车斗上建筑材料洒水或覆盖保护;并尽量选择在风速较小时进行装卸,在风速较大时(>5m/s)应暂停运输粉状材料。各拌和场施工时应随时洒水防止扬尘,必要时在其周围搭盖简易围墙,以减少扬尘的污染影响。施工现场的机械及运输车辆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燃油,配置尾气净化装置,确保其尾气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机械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保持良好工况,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堆存场地应有防止起尘的防护措施。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设施,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