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9|回复: 0

[原创文字] 读转“诗词漫话”‘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发表于 2012-7-1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之道,启蒙开窍,要领提挈,引人究考。
                                                                                                                                                                                                冷林熙
         诗词也,古人善之。欲学,不易也。学,先知其平仄,平仄后而知音律,后而论雅俗。雅者,为诗词也  ;俗者,不为也。雅俗后见情、明理、创新。尚三者一所不有,则失其意也。
         见情,应知其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尚情景交融,则又是一境界。处处梽景,读来则情深至极,方为诗词之至高境界也。
        明理,谓之哲理。创心,谓之语法与形式也。古之语法于今异也。古可倒置,可不完全句,今所不能也。语亦上下相通,通而复其境,谓之佳作。反之,则视为废也。
          赋诗,欲学其古,亦变其今也。弗学古,谓之野体;弗创新,失其新意也。赋诗应以天赋,阅历,学历也。宜抑扬顿挫,存其精华。语以工见巧,巧而不华,华而不浮,浓淡相宜,以人之共鸣为之绝妙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16 13:24 , Processed in 0.0331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