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1|回复: 1

[怀孕分娩] 女子连吃4只大闸蟹流产 专家提醒孕妇忌6类食品

[复制链接]

6527

主题

7598

回帖

5万

积分

少将

UID
15123
回帖
7598
主题
6527
积分
55057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08-10-23
最后登录
2025-5-26
在线时间
2453 小时
发表于 2012-10-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闸蟹虽然美味,但有些人不宜多吃。记者 刘嵩摄
  商报记者 蔡力
  重庆商报讯 随着大闸蟹大量上市,不少市民都会买上几只在家料理。前日,家住南岸区海棠晓月小区的刘晓月(化名)就因为一口气吃了4个大闸蟹,出现先兆流产,最终怀孕两个月的胎儿没有保住。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产中心门诊部主任王荣表示,孕妇并非完全不能吃大闸蟹,但一定要注意部位和数量。

  吃了大闸蟹 胎儿没有了
  昨日,记者在武警重庆总医院妇产中心见到了刘晓月,回想起前天发生的事情,她忍不住伤心流泪。
  “早知道我就听老公的话,不吃那么多大闸蟹了。”刘晓月告诉记者,她今年30岁,平日就很爱吃各种海鲜,每年到了大闸蟹上市的季节,都会买很多来吃,今年虽然怀孕了,但她还是在网上购买了20只大闸蟹,分了12只给双方父母,剩下的8只就留下来和老公吃。刘晓月表示,她之前似乎听过孕妇不能吃太多大闸蟹,但她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前天晚上把8只都蒸熟了,自己和老公各吃了4只。
  当天晚上,刘晓月就开始腹泻腹痛,并伴随下体出血,出现先兆流产,老公马上将她送往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产中心,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两个月大的胎儿。

  大闸蟹性寒 孕妇应慎吃
  据王主任介绍,孕期吃蟹不能“一棍子打死”,多数孕妇还是可以稍微品尝一下大闸蟹的美味,但寒性体质的孕妇不宜吃蟹,这是因为蟹类性寒,易留有寄生虫,有些蟹是用催生素喂大的,其中含有激素成分,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寒性体质的孕妇,早孕期间的孕妇也不宜吃蟹,这个期间的胎儿还未完全成形,吃蟹会影响其神经的发育。
  可以吃蟹的孕妇,也要注意“分寸”,不能无节制,最好浅尝辄止,不能多吃,一顿吃两百克的蟹足矣,这是因为孕期女性消化功能减退,不太容易消化生鲜食物。此外,由于大闸蟹是高蛋白食物,很容易变质腐..败,所以吃的时候要小心挑选。
  即使是新鲜的螃蟹,也要把它的胃、肠子等都清除掉再烹食。蒸蟹时可放一些紫苏叶,能解蟹毒。螃蟹一定要煮熟煮透,水在烧开后最好再煮20分钟。
  孕妇若是误吃了死蟹,轻则会头晕、腹疼,重则会呕吐、腹泻甚至流产。

  孕妇吃了蟹 别马上喝茶
  王主任还表示,孕妇怀孕期间会吃很多的水果和豆类食物,这方面也要当心。螃蟹本身已是寒性食物,不能与其他的寒性水果一起吃,否则会引起腹泻;另外,像花生之类的性平类食物也不能与螃蟹同食。此外,孕妇吃螃蟹也不能太频繁,每周吃一二次已经算多了。
  秋季容易上火,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适合孕妇饮用的茶叶,所以很多孕妇都会在饭后喝一杯花茶来降降火,但是茶与螃蟹属于相克类的食物,同时食用会增加肠道的负担,从而引起腹泻。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吃完蟹一小时以后再喝茶。

  提醒
  孕妇应忌香蕉等六类食品
  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晓岸表示,孕妇在怀孕期间,饮食最好掌握多吃新鲜的食物和水果,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和水果,以下六种食物孕妇最好少吃或不吃。
  香蕉:香蕉含糖量都较高,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准妈妈们应少吃,如果孕妇贫血还应该少吃石榴和杏。
  桂圆:桂圆是热性水果,容易产生上火症状,也易引起胎动不安,不但不能保胎,反而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等,孕妇最好不要吃。
  生食:孕妇要忌生食,如生鱼片、生牡蛎等,上面可能会有大量细菌,需要熟透后才可以食用,而一些熏肉类食物也要少吃,如熏香肠、熏火腿等。
  茄子:茄子性寒,会对子宫造成伤害,所以最好要少吃或者不吃茄子,特别是秋季之后,最好就不要再吃茄子了。
  山楂:孕妇很喜欢吃山楂来抵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但山楂可促成子宫缩拢,如果孕妇食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流产。
  甲鱼:不少人认为怀孕期间要补身体,所以就买来甲鱼食用,虽然甲鱼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所以也可能会造成流产。(来源:重庆商报)
法与你我同行!欢迎垂询:13208157816

6833

主题

7万

回帖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回帖
73850
主题
6833
积分
28314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5-8-17
在线时间
10816 小时
发表于 2012-10-2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怀上宝宝要多了解哪些吃得哪些吃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18 01:24 , Processed in 0.0400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