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士 UID4745
回帖64
主题4
积分574
阅读权限70
注册时间2007-3-21
最后登录2018-7-12
在线时间31 小时
|
一、什么是CPU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称中央处理器。CPU作为PC的核心,负责整个PC系统的协调、控制以及程序运行,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革命,处理器核心已经集成了上百万个晶体管,是非常精密的系统。通常对PC发出的指令,包括外部设备输入的模拟信号,经过数模转换装置变为数字信号送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分配,经过运算单元进行运算处理,其中包括和寄存单元数据的存储和交换,最后生成的数据交回应用程序,最终就会在输出设备中看到结果了。
二、什么是“超线程”?
“超线程”(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技术就是通过采用特殊的硬件指令,可以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在单处理器中实现线程级的并行计算,同时在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下大幅度的提高运行效能,从而实现在单处理器上模拟双处理器的效能。其实,从实质上说,超线程是一种可以将CPU内部暂时闲置处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技术。
“超线程”的实现条件:CPU的支持,主板芯片组和主板BIOS的支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
一般说来,最大发挥HT技术的运行效能还需要真正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软件,现实中这样的软件是少之又少的。除了MS Office系列软件和一些视频、图形如Photoshop等专业软件外几乎都不支持HT技术。很多游戏也不支持HT技术。
三、 什么是“双通道”
双通道内存技术,就是在主板北桥芯片组里制作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是可以相互独立工作的。在这两个内存通道上,CPU可以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在理论上可以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其带宽一般可以达到128bit。所谓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和内存自身没有关系,它其实是主板芯片组的一种技术。
“双通道”的实现条件:
需要主板芯片组的支持
正确安装方法是实现内存“双通道”的关键。必须将一对内存分别插入 DIMM 1、DIMM3或者是DIMM2 、DIMM4内存插槽才能真正实现内存的双通道技术。
四、什么是SATA
Serial ATA也就是串行ATA,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Serial ATA,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Serial ATA采用“序列式”的结构,把若干位(bit)数据打包,然后采用比并行式更高的速度(高50%),把数据分组形式传输至主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1:高速度
现行的ATA硬盘很少会用尽数据线所有的带宽。即使是ATA/133硬盘,也不会真正达到133MB/S的速率。最多也就只能达到60MB/S的稳定传输速率。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感觉到ATA/133和ATA/66的区别。而串行ATA1.0确立了150MB/S的标准,最终将实现600MB/S的传输速率,可谓一个质的飞跃。
2:可连接多台设备
由于Serial ATA 采用点对点的传输协议,所以不存在主/从问题,这样每个驱动器不仅能独享带宽,而且使拓展ATA设备更加便利。用户不需要再为设置硬盘主从跳线而苦恼只要增加通道数目,即可连接多台设备。
Serial ATA采用七针数据电缆,主要有四个针脚,第1针发送信号,第2针接收信号,第3针供应电源,第4针为地线。最长可以达到1米,而并行ATA最长40厘米,重要是不会在出现因过多的引脚而是针会变弯或断针的现象,Serial ATA插接简单,还大大改善了机箱的通风条件。
3:持热插拔
串行ATA支持热插拔,像USB和IEEE1394一样,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增加或移除硬盘的工作,并且不会对硬盘和控制器造成损坏。
4:内置数据校验
在串行ATA在传输总线的两头都引入了全新的CRC(循环冗余校验)保护系统。串行ATA的双向CRC校验对一般家庭用户用处可能不大,但对于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来说却至关重要的。
五、什么是“AGP8X”
从理论上讲,AGP 8X(AGP 3.0)是新一代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并行接口总线,其工作频率达533MHz!数据传输带宽达到2112MB/s的极致速度,传输位宽仍为32bit,工作电压降低至0.8V。AGP 8X的出现解决了显卡带宽这一瓶颈,其带宽与之前AGP 4X(AGP 2.0)的1056MB/s相比,足足高出一倍,可以满足3D渲染时大量使用多边形(polygon)的需要,例如表现人物面部丰富表情的3D画面非常需要AGP 8X显卡的支持。
六、什么是电脑电源的功率因素(PFC)
电脑电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功率因素(PFC)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那么什么是功率因素,功率因素有什么意义呢?
1、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表征着电脑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
功率是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和乘积。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它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 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所以交流系统里实际功率等于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素。
即: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
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电脑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最近美国PC Magazine 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
2、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为:S = UI
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
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
P = Scosθ = UIcosθ = UI•F
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 = 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
Q = Ssinθ = UIsinθ
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计算机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
一般用户都认为计算机之类的设备只需要有功功率,而不需要无功功率。既然无功功率不做功,要它何用!于是他们当然就认为功率因数为1的电源最好。因为它能给出最大输出功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假如有一台计算机,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整流,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将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加工,就直接提供给计算机电路,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虽然这时计算机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为了让计算机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计算机电源整流器后面的滤波电容器C来完成。这个滤波器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面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电容器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所以说,计算机是靠无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证电路正确运用有功功率实现正常运行的。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
以前的电脑电源都没有PFC功能,不过电脑电源目前正在实施3C认证,而通过3C认证的电源必须添加PFC功能。
七、什么是“DVD”
DVD(Digital Video Disc数字影碟光盘)这个继继VHS、VCD、LD之后的最新一代影音存储媒介,最初诞生于电影行业,它是由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如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所组成的HDVA Group(Hollywood Digital Video Advisory Group)在一起讨论一种新的Video Disc之后所产生的。
目前DVD的规格主要分为下列五种:
DVD-ROM:只读型数字多功能光碟
DVD-Video:数字影音光碟
DVD-Audio:数字音响光碟
DVD-R:可读写数字多功能光碟(只能写一次)
DVD-RAM:可重覆读写数字多功能光碟
虽然说CD和DVD同属于光存储产品,他们的尺寸也一样相同(12CM或8CM),但实质上他们的结构完全不同的。DVD是由2个厚度为0.6mm的基质层粘贴而成的,并采用了多面多层的技术,即每一面光盘可以储存双层数据,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张DVD光盘最多就可以有四层的储存空间,加上利用聚焦更集中的红色激光技术,提高了每单位面积的储存密度,大大的扩大了储存空间。
按八大电影公司的划分,全球共分为八个区域,除了第七区为保留区域及第八区是一些较为特殊性的区域之外,剩余的六个区域分别代表了全球中的某几个特定区域,请看下面:
第一区: 加拿大、美国、东太平洋岛屿区
第二区:日本、欧洲、西亚、阿拉伯半岛、南非、埃及、格陵兰
第三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东南亚地区
第四区: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岛屿
第五区:非洲、印度半岛、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六区:中国
管理员你把字符设置得太少了吧!~算了还是用附件方式,觉得好的朋友顶!~
[ 本帖最后由 scpolive 于 2007-4-4 11:02 编辑 ] |
-
-
1.rar
44.3 KB, 下载次数: 250
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
-
-
2.rar
31.83 KB, 下载次数: 241
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
-
-
3.rar
32.72 KB, 下载次数: 256
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