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滇池治理逾20年,水质等级却未得到有效提升,投入资金已高达数百亿元,但至今仍难还给昆明居民一池清水。 每经记者 任世磊 昆明摄影报道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曾经有人用来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滇池的景色之美。但如今,身在滇池边,所能看到的,则只剩下被污染过的湖水。 滇池治理逾20年,水质等级却未得到有效提升,投入资金已高达数百亿元,但至今仍难还给昆明居民一池清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昆明实地走访调查,并采访多位熟悉滇池治理的人士,试图还原滇池治理至今仍未见效的症结所在。 “不是成效不大,而是污染太严重了,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生物与生态研究室主任孔繁翔表示,“目前污染源没有完全控制,还不断有污染物进入湖泊。” 记者发现,在滇池治理的庞杂工程背后,仍存在诸多乱象。也有公益组织向记者反映称,滇池治理迁走了不少污染企业,但这些企业却转移到了富民县,给当地带来新的污染。 国务院批复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末期,外海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草海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Ⅴ类,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但记者从官方途径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2年全年,草海和外海水质类别仍劣Ⅴ类。 为了达到既定目标,2013年,昆明市政府计划投入141亿元,这已经接近于“十一五”期间的整体投入。到“十二五”结束,滇池治理资金投入或将达到63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