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8|回复: 0

委员:我国村庄空心化严重 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

[复制链接]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1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发表于 2013-3-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空心村”的明天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已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从研究到实践,他深知“三农”领域的重点难点所在。“一批批青壮年农民离开村庄,老年农民慢慢离开人世,空心村的明天在哪里?”
  今年全国政协会上,李成贵委员的提案聚焦“空心村”,他建议重视村庄空心化现象,按照推进城镇化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他在各地农村调研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很大部分农民工不会再回到村里居住。“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很多也已经不适应村里的生活了,新生代农民工更是不适应。”
  李成贵和同事们以大范围村庄调查数据为基础的估算表明,当前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
  “城镇化浪潮滚滚向前,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用地,另一方面,很多空心村土地废弃空置,如何让两者有效对接?”长期从事“三农”研究的李成贵认识到,合理施策,稳妥推进空心村综合整治,既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在李成贵看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双轮驱动”,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型城乡关系。“从操作层面上看,空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覆盖的成本很高。如果在科学规划、保护好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在城镇规划区内推进村庄的适度集中,一部分村庄作为保留村,另一部分则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更有利于尽快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李成贵认为,随着城乡社保标准的接轨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依附在户籍上的权益将逐步淡化,这些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末端。
  作为“三农”政策制定和实践推动的重要参与者,李成贵很高兴地看到,北京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中一种模式通过加强土地整理,新增土地1/3用于复垦,1/3用于建设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1/3用于产业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农民收入怎么增”等问题。“土地一活,整个农村都活了。”
  通过调研和思考,李成贵对下一步履职重点,有了明确的方向: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更好推进城镇化建言献策。(记者顾仲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24 11:04 , Processed in 0.0315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