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
简阳市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百强县,经济以农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目前在全国县级单位的GDP的排名已经跌至全国三百多位。
农业发达,是传统的农业强县。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约有一半耕地受惠于都江堰工程的灌溉,是四川省最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并一直是全国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生产百强县,在农业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盛产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等,特产柑橘、水蜜桃、樱桃和山羊板皮。
工业方面,计划经济时期,简阳就是著名的川中工业重镇,是赫赫有名的全国百强县。四川空压机器厂、四川空分机器厂、沱江工具厂等部属企业和四川拖拉机总厂,四川刃具厂等省级以上国有大型企业均位于简阳市。改革开放后,简阳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撤县建市后,由于当时的官员腐..败,不求上进,以及政策失误和地级市的约束等因素,简阳市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发展。同时,四川拖拉机总厂等大型企业也纷纷在市场转型中倒闭,简阳经济实力每况愈下[来源请求]。
近年来,简阳市调整了政策,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圈”,工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市内拥有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如: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川橡),四川大川集团等;拥有位于简阳市养马镇、石盘镇、周家乡的成资(龙简)工业园,位于贾家镇的贾家工业园,位于市区城南的城南十里坝工业园等众多大中型工业园区。
市内民营企业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数量常年保持四川省县级首位。市内较大的民营企业有海底捞火锅,富旺集团,五友农牧,精华集团等。其中,精华兽药为全国兽药行业50强;海底捞火锅为全国餐饮行业40强。
2007年,简阳成为四川省启动扩权改革的试点城市,财政上取得与地级市同等的待遇,使得简阳经济飞速发展,目前,简阳市东城新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市区高楼林立,道路改造拓宽工程进展有序,城市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同年,若男集团的若男挂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国光集团的“国光”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从而填补了资阳市内无国家级品牌的空白。
2008年,简阳市GDP总值达到145.1亿元,占资阳市经济总量的近32%,列资阳市第二位(而除去总部经济数据,则列资阳市首位),列四川省27个扩权改革试点强县首位,增速达到15.2%。除GDP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规模工业增加值位指标列资阳市第二位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列资阳市第一位,四川省前列。
2009年,简阳市GDP总量达到167.02亿元,增速超过15%,连续两年位居四川省扩权试点县第一位。 2010年, 简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9亿元,增长16%,2010 年简阳市GDP依然领跑全省59个扩权县。 2011年, 简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96亿元,增长17.1%,2011年,简阳市GDP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指标继续居59个扩权试点县第1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