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千余双期待的眼光 -----简阳市石板凳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巧荣
她辞去副村长职务,外出打工。全村村民挽留,选举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她舍弃外出打工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当了一名村支书,月薪68元,虽不划算,但她却改变了该村的面貌,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
她就是简阳市石板凳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巧荣。
挽留辞职副村长做支书
2004年,张巧荣辞去了金龙村副村长职务。以前,她一直在外打工,收入比务农强多了。后来,因为要照顾孩子,回乡务农,做了副村长。她是一个有责任心、有魄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在做副村长期间间展示了其才华。
她辞职后,村委班子换届,村上群众要求张巧荣做支书,呼声强烈。镇党委、政府也认可张巧荣,对她担任副村长期间所做的工作有目共睹。
当时,该村委会欠债高达21万多元,讨债的人常到村委会坐着不走,导致村委会班子几乎瘫痪。由于欠债数额巨大,没有人敢来当这个村支书。在这种情况下,村民认为只有请张巧荣出任村支书,才能扭转局面,化解债务。
村民找张巧荣,她拒绝了;
村委班子成员找张巧荣,她拒绝了;
镇党委、政府找张巧荣,她拒绝了。
她理由很简单,她要外出打工。她掰起指头算了一帐,她外出打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当村支书月工资仅68元,她当1年村支书就要损失2万多元,不划算啊!
镇干部反复给她做工作,最后,张巧荣考虑到自己也曾经是村委班子的一员,弄成如今的局面自己也有责任,为了全村1000多村民期待的眼光,她不能一走了之,她勉强答应干一届,如不能搞不好工作,干了这一届后坚决辞职。
3年化解债务
2005年,张巧荣走马上任。
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化解债务。村上借债是民间借贷,月息1分,即年利息12%,1年就是2万元多元的利息,不及时还款,将越累越多。张巧荣召开村干部会,她抛出一策:4个村干部凑钱还债。得到他们支持,共凑款10万多元。
她把债主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金龙村人,村上欠的债,我们一定还,请大家相信我。”她把那些急着要债人的钱还了,对那些信任她的债主重新开欠条,此后只支付银行存款利息,不支付高利息。
后来,市里退还棉镇路集资款6万多元,这是村民集体集资,村民看到这届村委很务实,为群众谋事,表示不用退给他们了,用来归还村上的欠债。然后,召开村民大会,大家同意并签字后,用这6万多元还了村上的欠债。
张巧荣上任后,刹住了村班子吃喝风,她带头不在餐馆吃饭,厉行节约,不开支的坚决不开支,到2007年,村委会节约了3万多元,又全部还了债。
在她上任3年中,把历年欠村委会的款全部收回。到2008年4月,村委会的欠债全部还清,包括他们4名村干部的凑的钱也还了,村委会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发展经济,基础先行。金龙村是旱山村,一遇天旱农田插不了秧,坡地减产或者绝收。张巧荣积极向各级争取,在2009年至2011年,就利用各种项目资金修建蓄水池108口、U形槽10080米,改变了旱山村的面貌,旱涝保收。
以前,该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小打小闹,不成规模。菜农都很保守,不愿意技术外传。针对这种情况,张巧荣召开全村大会,她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裕,希望打大家相互帮助,做大蔬菜产业,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她还请来蔬菜技术员开展培训,给大家做示范。仅六、七、八、九4个组种植蔬菜从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300多亩。
七组的胡贤木,今年种植1亩地蔬菜,目前,丝瓜销售价每斤2.5元,苦瓜每斤3元,亩产值1万多元。
7组的邓一峰种植蔬菜1.3亩,盘出了3个大学生。
张巧荣还积极发展生猪养殖。如今,村里中青年人都外出务工了,家里多是一些老人和儿童,发展养殖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她动员养猪大户成立了金龙村生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提供小母猪给农户饲养,提供产中、产后服务。该合作社发展的眉山母猪,产子率高,每窝产子十六七头,1年产2窝,每头母猪1年产子32头左右,养到80斤左右出售,产值1万多元。全村已养殖母猪200余头。
二组的张建养母猪8头、育肥猪30多头。今年4月,他承担了简阳市畜牧局100头母猪(养大后外销)的养殖任务,预计今年他养猪纯收入10万多元。
“今后,我们将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母猪养殖,做大这两项产业,让更多金龙人增收致富。”张巧荣说,今年她已58岁,患脑膜炎,不能外出打工了,就安心在家,为金龙村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