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工作抓手,按照资源资本化、工作项目化、运作市场化、发展非均衡化要求,实施现代农业基地逐步东移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84.93万亩、同比减少0.4%,其中小麦55.59万亩、同比减少0.8%;种植油菜36.33万亩,同比增长3.8%,创建小麦、油菜示范片5万亩。全市已储备大春种子169.4万公斤、肥料4.47万吨、农药400吨,占计划用量的100%;派出农业技术人员400余人次,培训农户3.5万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7万余份。创新推广“小麦—蔬菜—玉米—大豆”等“吨粮田、五千元”粮经复合产业基地5万亩,“水稻—草莓”、“玉米—草莓”、“菜—稻—菜”等“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0万亩。预计全年推广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143万亩、机播(机插)7.3万亩、机收25.8万亩以上,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2个、面积1万亩。
2014年实施省级幸福美丽新村试点3个村、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村15个,8个市级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成效显著,10个乡镇级聚居点(综合体)完成总投资4.7亿元,新建农房2273户。目前,壮溪乡光华村等4个乡镇级聚居点(综合体)启动建设,全年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0个以上、新建新村聚居点(综合体)30个以上。
为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多类型发展,我市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5户、资阳市级龙头企业69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37户、家庭农场67户。去年以来,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达7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31%;新建标准化猪舍3.4万㎡、鸡舍5.2万㎡、高床羊舍1.5万㎡,年新增DLY优质肉猪6万头、优质肉羊1.25万只、禽蛋0.8万吨生产能力,成功引进大闸蟹养殖。新增农业无公害产品18个、绿色食品4个、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20个、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全市65%的畜牧企业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奠定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明确全年目标、增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农牧副渔产值同比增长5%,农业增加值73.2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6元、增长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