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如何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简阳新征程
加快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呢?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莅简实地调研“东进”、乡村振兴等工作时指出,要抢抓“东进”战略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形态,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1年
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又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启之年
为落实范锐平书记的指示精神
我市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要路径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抢抓机遇
打造成都都市农业新高地
2020年 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5.7万吨,签约引进农业重大产业项目8个,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提升至60.7%,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2%,第一产业增加值65.60亿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3元,增长9.1%。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近日,趁春光灿烂,心情正好,利用休息时间,市民蒋先生带着家人来到位于射洪坝街道新合社区的“东麓花溪”,登高天宫山放眼望去满目生机,近处的桃花开得正艳,粉嘟嘟地可人,远处的油菜花迎风荡漾,金黄黄地诱人,最值得期待的是即将绽放的黄花风铃木,将把这里装扮为童话世界。
近年来,该地依托距离简阳中心城区7.5公里,毗邻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实施农业资源为本、三产融合为基、美丽田园为景,融合一三产业发展,打造高端、智能、绿色农业园区,发展伏季水果、花卉观光两大主导产业,推动都市农业稳步发展。
新合社区“东麓花溪”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域印证。
简阳是成渝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枢纽桥梁、成都“东进”的主战场和“两区一城”建设的重要协作区。我市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锚定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总体目标,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响“双城记”、走好“东进路”,聚焦简阳晚白桃、简州大耳羊、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晚熟柑橘、特色水产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奋力打造成都都市农业新高地、全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体现“简阳担当”。
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5.7万吨,签约引进农业重大产业项目8个,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提升至60.7%,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2%,第一产业增加值65.60亿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3元,增长9.1%。
规划引领塑优乡村形态
深入分析空间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因素,优化完善《简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充分挖掘、运用地方元素,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天府韵味、简阳特色的美丽乡村;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专项规划;
聚焦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编制简阳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简阳市现代农业“7+3”产业发展规划和简阳市“11+2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
品牌为先振兴“简字号”农产品
聚焦“良种、良田、良法”,深化与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技术合作,加强良种推广,开展品种试验示范;
制定简阳晚白桃、简州大耳羊等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含菜品制作)、市场销售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聘请专业团队对简阳一系列农产品进行营销包装、策划和推介,扩大“简字号”农产品市场份额;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溯源等环节一体化发展。
夯实基础补齐“7+3”现代农业体系短板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建设,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农业涉农应用开发。并以乡村振兴大小环线为依托,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为总目标,重点推进简阳都市农业科技中心、简阳市伏季水果现代农业园区、简阳市简州大耳羊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合社培育提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农业园区建设力度。
提升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管平台项目建设,试点启动平泉街道、平武镇农村人居环境村庄美化提升示范建设,抓好“三大革命”,抓实“五清”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提升工程,加大河东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力度,加强供水保障体系建设。
盘活资源
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金色丙灵景区成功创建成都市3A级林盘景区,稻花香里生态农庄、未来之星家庭农场综合体和羊扬天下成功创建主题旅游目的地,其中稻花乡里生态农庄顺利通过“四改一提升”示范点验收,天元农庄成功创建三星级农家乐。家风荷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项目已完成景区创建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编制。
3月5日,“爱成都·迎大运”简阳第九届桃花源赏花活动在禾丰镇“中国桃花源”景区热闹举行。从景区大门进去,沿途,错落有致的桃花,朵朵争艳,停车场内停满了车辆,凉面、烧烤等小吃摊前挤满了游客,附近的农家乐也根据时节推出的桃花宴,颇受游客喜爱。
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禾丰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力“中国桃花源”项目,积极培育水蜜桃、晚熟柑橘、黄金柚等特色农产品,全面打造以种植、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活力宜居宜游乡村,努力实现“以农兴旅、以旅富农”的目标。
目前,“中国桃花源”项目正加快建设旅游道路、冷链物流仓储中心、伏季水果研发中心、餐饮中心及游客步道等配套设施,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与镇村休闲观光融合发展。可见,一个美得有形态、有质感、有韵味、有温度的桃花源正逐步呈现。
乡村旅游就是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高传统乡村经济附加值、调整优化传统乡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兴业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上,我市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让乡村旅游产业有了雏形。
据了解,目前,金色丙灵景区成功创建3A级林盘景区,稻花香里生态农庄、未来之星家庭农场综合体和羊扬天下成功创建主题旅游目的地,其中稻花乡里生态农庄顺利通过“四改一提升”示范点验收,天元农庄成功创建三星级农家乐。家风荷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项目已完成景区创建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编制。
如今谈论起荷桥村,出现在老百姓脑海中的形象不再是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样子。
春光里,村民在蓝剑·牧马岛超级农场“一亩田”内劳作,从城里来的小朋友,十分好奇地问他们,
“你们种的是什么呀?”
“我可以试试吗?”
刚从花卉基地下班的王作华每个月有着固定的收入,过着舒服的乡村生活。正在加紧修建的乡村振兴展示区、家风文化记忆馆、荷塘小馆等代表性建筑,正是家风荷乡景区创建国家4A旅游级景区的一域印证。
同时,家风荷乡景区内引进了四川蓝剑集团、北京清华同方、重庆知音元等实力企业,建设5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建设休闲观光旅游景点,全面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体系中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我市创新开展了“线上景区直播”活动,推出“云游简阳”栏目,举办“一镇(街道)一活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让农业和旅游有机融合,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乡村旅游乘势腾飞之年。站在新的起点,如何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呢?
我市有关部门坚持长远规划、保障重点、创新育新、差异发展四个方向,聘请专业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简阳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2021—2025)》,指导编制家风荷乡、金色丙灵、东麓花溪、粉黛花田等景区建设规划。配套出台“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文体旅产业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开发,加快启动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建设,推动荷桥乡村振兴会客厅、主题民宿等项目建成投用,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景观节点打造和消费场景营造。
记者 | 曹礼芹 唐玉林 谢明刚 谷成斌 秦建华
编辑 | 叶雨舟 胡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