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对感情都有着窥探的态度,摸不透也想不明白,甚至不知所云。对幸福也有着形形色色诸多不同的概念,对婚姻也有着不同的感受。
曾经看过这样一本书《守望的距离》
书中曾这样写到
“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愿望一旦实现了,就真的会感到幸福吗”?
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里,爱情和婚姻始终都会被视为个人幸福的命脉。
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即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若在爱情婚姻上失败,他仍然会觉得自己是不幸的。
在这个大家都期望得到幸福的领域里,很少会有人敢于宣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
每个人在异性世界里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也就是所谓的“独一无二”在案吉卜林的诗里所说“一千人中之一人”。但人生短处,在短短的时间里,在人海茫茫之中去寻觅这样的两个的相遇是多么的渺茫,如果把幸福都完全的寄托于此,那幸福几乎不可能发生。
事实上爱情也不是这样苛求的,也并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缘。
莫洛亚的出了一个似乎很平凡的结论;“幸福在于爱,在于自我的遗忘”。
婚姻,聪明的人对这个题目发了许多机智的议论,说了无数刻薄话.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当然是男人!)倘若不调侃以下结婚的愚蠢,便不能显示起聪明,假如他竟然赞美婚姻,则简直是公开暴露他的愚蠢了.
蒙田引某人的话说:"美好的婚姻是由视而不见的妻子和充耳不闻的丈夫组成."如果睁开眼睛,张开耳朵,看清了对方的真相,知道了对方的所作所为,会怎么样呢?有一句西谚作了回答:"我们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分开."
什么时候结婚合适?某位智者说:"年纪轻还不到时候,年纪大已过了时候."
不要试图到婚姻中去寻找天堂,斯威夫特会告诉你:"天堂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没有什么我们却很清楚--恰恰没有婚姻!"
拜伦在<<唐璜>>中写道:"一切悲剧皆因死亡而结束,一切喜剧皆因婚姻而告终."尽管如此,他自己还是结婚了,为的是:爱有趣如小说,婚姻无聊如历史.或许,我们可以反驳道:不对,一结婚,喜剧就开场了小小的口角,和解,嫉妒,求饶,猜疑,最后一幕则是离婚.
有一个法国人说:"夫妻两人总是按照他们中比较平庸的一个人的水平生活的."这点是挖苦结婚使智者边蠢,贤者变俗.
有人向肖伯纳征求对婚姻的看法,肖回答:"太太未死,谁能对此说老实话?"
林语堂说他最欣赏家庭中和摇篮旁的女人,他自己在生活中好象也是悦守婚德的,可是他对婚姻也不免有讥评.他说,所谓美满婚姻,不过就是夫妻彼此迁就和习惯的结果,就像一双旧鞋穿久了便变得合脚.无独有偶,古罗马一位先生也把婚姻譬作鞋子,他离婚了,朋友责问他:"你的太太不贞么?不漂亮么?不多育么?"他指指自己的鞋子答道:"你们谁也说不上它什么地方夹我的脚."
辜鸿铭主张用纳妾来补偿,遭到两个美国女子反驳:"男人可以多妾,女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多夫?"辜答道;"你们见过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但世上哪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这话好象把那两个美国女子给问住了.我到可以帮她们反击:"你见过一只汤盆配许多汤勺,但世上哪有一只汤勺配许多汤盆的?"马尔克斯的小说人物说:"一个男人需要两个妻子.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钉扣子."我想女人也不防说"一个女人需要两个丈夫,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挣钱养家."
说婚姻的刻薄话是讨巧的,以为谁也不能否认婚姻包含种种弊病.
如果说性别是大自然的一个奇妙的发明,那么,婚姻就是人类的一个笨拙的发明.自从人类发明这部机器,它就老是出毛病,使我们为调试它伤透脑筋.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事实表明,人类的智慧尚不能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机器,足以配得上并且对付得了大自然那个奇妙的发明.所以,我们只好自嘲.能自嘲是健康的,他使我们得以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错误中坦然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