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士 UID5568
回帖116
主题0
积分599
阅读权限70
注册时间2007-5-23
最后登录2010-7-7
在线时间31 小时
|
以下是自己在博客上与朋友的交流:
网友“水”:
朋友多次推荐,通博了先生的文字,受到不小触动,有几点建议:
首先,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您的目标是明确而远大的,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难得,您在前面的文中也提及"马斯洛",我是一名高校老师,略通心理学吧,对他的理论略知一二,从这个名字及先生所表达的内容推测,您不仅仅是在补人文学的课,对于社会心理学以及您正在从事的公益活动的整体目标,都在做着相应的超前的“铺垫”,想像这种孤独的进程,我很受感动,您无疑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是那类富有牺牲精神的勇士,您也很清楚尽可能避免对“名利”动机的自我剖析会让自己陷入悖论,问题是,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解答,即使您有意识地通过事例说明“共同的价值观”即您所推出的合作的“平等”概念,依然无法消除公众心中的疑问。您的“理想角色”要求您在适当的时机本着您所说的"分别心"对这一总是做出理性的回答。
还有,关于您上文所言人格底线是为了表明您永远不受外界强制力所左右的决心吗?
您列举的那几类让您自己“脸红”的人,是否也说明您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呢?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您也许将“不宽容”的心态调整一下为好,无论是对您的工作,家庭还是公益事业,事实上,正像大公无私的人的存在一样,这个世界上,也存在宽容一切的人。当然,如果这种“不宽容”只是短暂内动力的调整,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您这样的人值得拥有更多人和整个社会的支持!
关注先生的未来!
我的回复:
“是我当者吾友也”,当我是朋友,就相互以"你"相称吧.
对于"动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我很难用几句话去说,如果给它简单冠以"自我实现"作为回答,太高的调子偶尔安慰一下自己还行,如果完全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在前一层"尊重"的需要未得到健康合理的满足之前,空谈"自我实现"”本身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加这动机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我在这里就不长篇累犊地列举了。如果不是从动机而是从结果上来说的话,可能更平实些,至少现在,自己比过去更能体谅家人和朋友的需要,当然,这种体谅经常不是对等的。感悟“分享人生”的思想艺术,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只是独善其身,相信学会“宽容一切”的包容有益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但对于想要建立一支具有核心价值观念的团队而言,用“不宽容”的决心和维护原则的勇气去争取平等公正,相互尊重的团队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对这些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离开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个人及至团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都会受到抑制。我所提到的做人与“做理想角色”的分别心主要是提醒自己在不同环境下迅速调整心态的重要性,如果回到单位或者家里不顾他人的心理需要大谈什么“理想”,那就怪不得别人不顾及你的心理需要了,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单车支教”群里一位年轻姑娘私下向我谈到她感情上的困惑,我如果直接拿弗洛伊德的理论私下告诉她那不过是受制于激素分泌失调的一种暂时的反应,我想她马上就会对我敬而远之的,尝试另一种方式,不是私下QQ交流,而是在群里,找一篇茨威格的文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连载到群里,看完后,相信她会有所感悟的,同样,一首合适的音乐,也会起到类似的效果,付出包含了平等与尊重考虑的润物细无声的关爱,内心会有一种宁静详和的体验。
就像我原先提及的建立“单车支教组织”以及“泥塑扶贫组织”的想法或者和个别朋友谈及的未来打算为农村0-3岁孩子的母亲建立“单车培训组织”的想法,仅仅提出设想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尝试超越性体验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同样也是我的“动机”所在。
谢谢朋友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