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7|回复: 7

喝了都说好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849
回帖
17784
主题
90
积分
580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9-9
最后登录
2021-10-25
在线时间
3431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膳 是根据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需要,在中医药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并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药膳学 是在中医传统“食疗”的基础上,通过发掘、继承,而逐步发展提高起来的一个较系统的中医药分支学科。药膳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实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药膳发展史,药膳配制理论、方法,药膳用药物的炮制,药膳的特殊烹调,药膳用药物和食物的性能,以及药膳餐厅的经营管理的研究,使传统的“食疗”不断改进和提高,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和大众化的药膳,有效地为人民的保健、医疗事业服务。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药膳既是一种功能性食品,也可以说它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受人们喜爱的剂型。
  
   药膳与食疗等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药膳一词我在这里想多说几句。我们在这里讲的“药膳”一词,与古代的食疗、食治、食补、御膳、饮膳、药膳是不相同的。


   古籍中的食疗、食补、食治,主要注重疗疾,不注重色、香、味、形。为疗疾,有时可以不放盐,无美味可言。

   古籍御膳、饮膳,是宫廷、家庭菜品,不是商品。现代药膳是商品,是大众都可到药膳酒楼,买得到的菜品。

   对于有的学者提出的古籍中“药膳”一词的三个出处,我们有必要商榷一下。经笔者和彭铭泉教授调查、研究和走访全国许多著名历史学家,均认为:古今含义不同。古籍中“药膳”一词,是古文言文,讲的是煮饭和熬药两个意思,如同古籍中提到的“妻子”一词,说的是老婆和孩子两个意思,现在“妻子”一词则专指老婆。如《后汉书·烈女传》:“母亲调药膳,恩情笃密。”这句话是说,为其煮饭、熬药,增加了相互感情。《魏书·外戚》:“灵太后亲侍药膳”,说的是灵太后侍奉的是饭和药。《宋史·张观传》:“蚤(古同早)起奉药膳”,说的也是饭和药。有的历史学家就说道,你们研究药膳,首先不要走入误区,如果药膳这一概念古已用之,那么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古籍医书中当有记载,而不会仅散见于个别政教类古籍中了。在最近姚海扬先生(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山东树滋堂药膳研究中心董事长)出版的《齐鲁养生美食》一书序中即提到:“药膳这一名词的使用是在1980年彭铭泉先生提出的”。

   同样,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交代一下现代“药膳”与古代“食疗”的区别与联系。现代药膳是在古代食疗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而来的,但又不同于古代食疗,古代食疗是“以食言疗”,是宫廷或达官贵人的个人行为;现代药膳是药材和食材的结合,是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的基础 上,从以治病为主转变为以防病、保健强身为主,治病为辅的大众化商品,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味佳肴。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药膳已成为在中医学、烹饪学、营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材与精选食材相结合,经过药膳师烹饪加工而成的,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和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古代的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助“药食同源”的食物来调养身体、治疗疾病的,应用的对象是病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药膳更强调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的防病和保健强身,治疗疾病成为其次要功能。同样,现代作为商品销售的药膳更强调色、香、味、形,追求“良药可口”,而作为食疗使用则不注重烹饪技能的使用,有时甚至于不加盐。

   总之,现代药膳是对古代食疗的继承和发扬,并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了现代化、科学化的创新,是从古时的治病为主转化为新时代情况下防病和保健强身为主、治病为辅,更强调色、香、味、形,追求“良药可口”的美味佳肴。
   
  
“药膳”一词的由来
  
   那是在1980年3月20日重新复开的成都青羊宫花会上,一个要买半斤西洋参的老太太说:“如今世道好了,想多活几年,再说西洋参的吃法有很多,研成粉放入汤圆可做馅,加点冰糖又能当茶饮,熬粥也好吃的很…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有心人的脑海中出现:“年代好了,人们的观念开始从治病向防病、强身转变了,要是开个药材滋补餐厅应该受欢迎?”首先深入一线调研,结果发现:1980年春季和1979年春季相比,滋补药材的销售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如银耳上升418%,西洋参118%,人参上升341%,三七上升244%。这更加坚定了开滋补餐厅的信念。公元1980年10月1日,餐厅终于开张了,生意出奇的好,准备卖一天的东西开业不到三小时就卖光了,媒体也纷至沓来,有记者问:“这种有药材的菜肴叫什么名堂?”,彭铭泉带着成功的喜悦答道:“药膳!”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从此中国的汉语词典中便有了“药膳”一词。


每天起来看看福布斯榜,没看到我的名字就继续上班

90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849
回帖
17784
主题
90
积分
580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9-9
最后登录
2021-10-25
在线时间
3431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果阿胶汤

白果阿胶汤
1.JPG
2.JPG
3.JPG
4.JPG
每天起来看看福布斯榜,没看到我的名字就继续上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7

回帖

2544

积分

一级军士长

UID
11905
回帖
1017
主题
0
积分
2544
阅读权限
110
注册时间
2008-7-6
最后登录
2012-6-15
在线时间
53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来这种东西,有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98

回帖

5892

积分

中尉

UID
14077
回帖
2198
主题
1
积分
5892
阅读权限
140
注册时间
2008-9-8
最后登录
2011-4-18
在线时间
291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健康才是本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9

主题

16万

回帖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回帖
161655
主题
3509
积分
508537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5-4-25
在线时间
12422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p1 (57))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8811
回帖
29040
主题
174
积分
87345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12-18
最后登录
2014-4-4
在线时间
4344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少补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541

回帖

1万

积分

中校

UID
13643
回帖
5541
主题
7
积分
17426
阅读权限
175
注册时间
2008-8-24
最后登录
2021-3-19
在线时间
694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p1 (23)) :p1 (23)) :p1 (23))
三毛说,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3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UID
6225
回帖
2713
主题
0
积分
10925
阅读权限
170
注册时间
2007-7-3
最后登录
2019-3-3
在线时间
1080 小时
发表于 2008-10-2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秦皇汉武 于 2008-10-28 11:32 发表
年轻人少补为好。

是不是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13 16:46 , Processed in 0.0397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