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州猫,华阳狗,皇帝老儿牵着走“一句乡谚让猫和狗昔日的神武跃然纸上。
生干简州,长于简州,习惯了乡村小猫的灵巧乖态与凶悍,竟然忘却了N多年前的N多年,这种有着四只耳朵形态的小猫竟然是宫廷御猫,王公新宠。
在落魂桥老家,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一猫镇八院,就是说一只简州猫可以保证邻近的八个院落沒有鼠害。
平时咪逄着双眼的小猫,温驯娇气,喜欢睡屋顶或房梁,一旦有耗子或蛇类出沒,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以捕捉,其凶,其灵,其智连远在欧洲的德国人都叹服不已。
一般的猫捉耗子,只是出于本能。
简州猫捉耗子却富有激情和智慧。
在民间的众多传说里,最著名的龙,虎斗就来源于简州猫捉蛇的真实故事。宋高宗赵构游杭州西湖,夜宿苏堤行宫,半夜兴致勃发,挥毫泼墨作画,兴尽处,猛听得悉窣之声,正欲龙颜大怒,却发现一黑色简州猫正挥舞爪子击打一条几欲扑到脚下的毒蛇,此蛇个头巨大,混身红黑相杂,江南人称笋壳斑,是有名的毒蛇。
简州猫镇定自若,挥舞爪子击打色的七寸所在,一番争斗后笋壳斑俯首就擒。
宋高宗看到这一幕,倒息一只凉气,暗自庆幸简州猫护主有功,于是诏告天下封简州猫为御猫,赐名一鼎墨,至此简州猫威名天下尽知,王公显贵也以有简州猫为荣。
在乡坝头,简州猫捉蛇,捕鸟,拿耗子已经是司空见怪。据说但凡耗子猖獗的地方,只要贴上一张简州猫的图像,耗子就会四散奔逃,因此猫画桃符也就成了一种职业。
记得小时候,玉成的地摊还有人在画猫儿符,很差的纸张上绘着五颜六色的咒语和猫相,虽然只有一毛钱一张,但买画的人却络绎不绝,在当地人眼里,简州猫己经不是猫,而是神,抓捉耗子的神,驱邪之神。
翻开简州志,华阳国志,四川通志等历史文献,泛黄的页面都有对简州猫的详尽记述。
然而简州猫何时演绎成了御猫,却是众说绘云。
有人说是唐朝某位公主暗恋简州刺史郭封颖,听说郭爱好养猫,出游简郡时,特从宫中,为郭刺史挑选了一只怀孕的母猫。
公 主出游结束,把母猫产下的一窝小猫赠与郭封颖,成为了简州猫的鼻祖。
还有人说是宋朝某位王子巡游简州,带来的御猫与当地土猫交配而生下的杂交猫。
三岔一带流传的却是寇准进京,由乐至经简阳西进成都时,夜宿丹景山,半夜秉烛而游,经鹿子凼时见一只四耳野猫潜入水中捕鱼,甚奇,遂与随从围而捕之,献于皇上。
不管简州猫是如何而来的,简州猫晓渝天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御猫勤王山河动,
出庭入院倍恩宠。
怒威憨态天应怜,
四耳独步可屠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