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 发表于 2011-8-28 14:56

小学性教材“很黄很暴力”?

北京市首部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大纲公布,有关“我是从哪里来的”部分中,图文并茂地介绍性交概念:“人类繁衍后代是靠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爸爸(河蟹)里的睾.丸可以产生精子,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为了让淘气的精子能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河蟹)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妈妈的阴道内……”(8月18日《京华时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性教育入教材、进课堂已非“新闻”。不过,在小学生性教育教材中,摒弃过往那些简单说教、禁止或恐吓的方式,选用卡通式插图,生动形象地解释“性交”、“(河蟹)”、“阴道”、“插入”、“射入”等与性有关的敏感话题,北京这种尝鲜之举是够前卫、够大胆的,但绝不象某些网友所说的那样,会“雷死人”,将其归为“赤果果”的“(河蟹)”之列。

  一直以来,国人都羞于与孩子谈性。如何把“性”告诉孩子,是家长、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现实生活中,虽说很多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感到好奇,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却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以至孩子们得到的答案经常是“垃圾筒里捡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如此,不少孩子到了十二三岁情窦初开了,却依然生活在对“性”讳莫如深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

  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可资我们借鉴。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性教育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有的国家如瑞典、荷兰等,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都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性教育内容和体系,并被严格要求按“教学进度”实施。对他们而言,学习性知识就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他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父母、老师也不会感觉特别的难堪。

  今次,北京的性教材《成长的脚步》走上试用前台,既吸收了国外性教育的精华,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未来发展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虽说图文解释男女性爱过程的“尺度”有点过大,越过了传统的底线,但也不必震怒、惶恐。要知道,在性问题上,一味的让“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只能增加孩子们的好奇,若不能从正当途径了解相关知识,势必会向黄色书籍、网站去寻找答案。

  笔者期待,北京版图文并茂的性教材尽快进入中小学课堂,也期待老师们在授课时“放开”自己,对“敏感问题”不再羞羞答答、一跳而过。当务之急,要走出“性教育就是性安全教育”的误区,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青春期婚前性行为的恶果上,而更应该关注恶果是怎样产生的。因为,再好的“贞洁教育”也会有“越轨”行为,再好的“避孕套教育”也仍然会有人意外怀孕而人工流产。

  当有一天,我们也能像瑞典人那样,把性教育当作“终身课程”,谈“性”就如谈吃饭睡觉一样平常,那么,我们的家长们就不会谈(河蟹)变了,我们的性教育进课堂也就取得了真正的成效。

性情猪人 发表于 2011-8-28 15:31

从小学到中学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奕凡 发表于 2011-8-28 19:39

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聚众十八 发表于 2011-9-6 14:22

髯翁 发表于 2011-9-6 20:05

早就该教了!美国中学直接发避孕套,进入实践阶段了!

59Sir 发表于 2011-9-6 20:11

没兴趣

郑老大 发表于 2011-9-6 20:57

人之初,性本色 .

玻璃杯中的鱼 发表于 2011-9-6 21:12

做到健康教育最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性教材“很黄很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