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正不屙 发表于 2011-9-13 12:21

四川方言散文:从“梭叶子”说起走(包括“杭式”一词的来历)

四川方言散文:从“梭叶子”说起走(包括“杭式”一词的来历)

今天听到一个朋友又说到这个名词“梭叶子”,虽然以前也听过偶尔还用过也晓得大概意思,但是始终不明白这个词的来历。今天颇有时间,就上网GOOGLE了一下,找到一篇博文讲述该词的来历历史,很有意思,所以转载如下。顺便本文里头也提到了“杭式”的来历,我一直以为这个词的写法是“行事”,哪晓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梭叶子,就是早年喊的娼妇、娼妓、妓...女之类,五六十年代,尤其是人祸之年,人们忌讳说娼妇、娼妓、妓...女,梭叶子一词,在不准说性的时代就满天飞了。不过,梭叶子少,只有在全国有名的双桥子、青羊宫黑市,或者背静地塌,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活动,一碗小面、一个锅魁八分的价钱,找个边边角角整战国(立体位);要不然,约好黑了到沟边、河边、树林头去打青山、扯露泼,最多给两斤搭伙证(成都粮票)。逮倒不得了,抖了再判两个劳改。三年?三年是劳教,起码五年。
  民.国手头视“烫发为娼”,五十年代娼妇销声匿迹,人们晓得哪个女人在搞这个灯儿,那她就成了过街的耗子,世人都骂她是梭叶子、烂梭叶子;要是她是姆姆儿,就是老梭叶子;要是她是女娃子,就是嫩梭叶子,那她简直是:床底下鞠躬——抬不起头。
  弄得看倒哪个女的有点儿姿色还有点儿坤,也说人家是梭叶子婆孃;哪怕别个是正正经经的女娃子,仅仅只是有点儿不安逸别个,也在背说别个是梭叶子婆孃。打比遇倒扯筋闹架,对方是女的,吃亏的自然是女方;打比两个都是
  女的,相互都骂对方是梭叶子,骂快了骂久了就小声大声有起伏的骂:梭梭,梭梭,梭梭……梭老二。
  “梭梭——咪,唻咪,唻哆,啦……”这个又是小娃儿、小伙子爱吊倒嘴上的小调,反复唱两道调子就加歌词:****哥——你,算—了—嘛——
  七八岁的娃娃晓得啥子嘛?角逆都这样子骂:
  “你吃钢鸡冠儿。”
  “你吃老梭叶子。”
  梭叶子,梭叶子完全取代了娼妇……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逐渐拿给小姐一词取代。
  妓...女的起源,我等抖不圆滑,晓得古代就分宫妓、营妓、官妓、市妓、家妓、私妓。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大约三十多万人口成都省,警察局卫生科每年发放的乐女证(妓...女的执照),编号有近两万号,没有领取乐女证的暗娼多得多,好多街上,少则一两家,多则十几家台基。成都高级点儿的娼妇,主要来自苏州、杭州、扬州。江浙一带的人,内地人称他们为下江人,沿海地区自古就比内地发达、开化、进步……也就是洋盘。于是,人们看倒哪个穿得伸抖、新式、漂亮,又斯斯文文,就说这个人苏气、苏苏气气;看倒哪个聪明、能干、得行,又事事出众,就说这个人杭式。苏气多用于女人,杭式多用于男人。
  抗战时期为避难,下江人到成都人多,苏杭扬的妓...女,一下就把成都上中下等台基(妓院)的生意揽干了,她们浓妆、艳服、薄衣,素胸连脸柳眉低,香气袭人,会吹拉弹唱,一般是吹洞箫,拉胡琴儿,弹三弦儿、月琴、琵琶,唱小调、戏曲,行也娇,坐也娇,善言词,会诵诗,风****勾人,卖艺接客,洗鸳鸯,泡黄桶……手膀枕千人,嘴巴尝万人,之懂房中术,也就是床下纠、打、掐、摸、哈,床上筛、簸、吮、冲、夹,让官僚、有身份的、有钱的嫖客****荡魄,流连忘返。尤以扬州女更风****,价格昂,称扬州妓、扬妓、洋妓。
  川妓就差多了,主要来自成都周边县份的农女子,也有城镇家庭多困难、丧夫、失学、失业的女子,也有想挣松活钱的女子。川妓,与扬(洋)妓对应,称土妓。也有长得乖的川妓,拿给院妈妈卖倒扬州台基去的,进去就成了扬妓。川妓穿得就土气,也拿火夹子烫刨花儿脑壳,也修眉抹胭脂,也献媚卖俏:斜倚门边边,人来瞟眼儿跟,托腮又咬指,无言送秋波。这种算四五等的台基,有些连床都莫得,三合土台台,谷草筒筒枕头,烂凉席,两张裁成四牙的新津大草纸,不论老少嫖客胖瘦高矮,不管两头齐不齐,只顾中间拿得一,点了炮就走。价格低得多,有身份的人,也就是有钱人,是不得拱进去的。当时有句顺口溜:拱进城门倒拐游,梭进台基倒狗油。
  咋个叫梭叶子喃?未必它形象形,还是象声,或有啥子寓意?其实简单,梭是姓,叶子是名。岁数稍大点儿的成都人,早先都喊苏坡桥是梭波桥,出梭波桥也是出南路,以东婆婆代表的南路人,从来都是喊的梭波桥。她说一是叶,叶也是姨。姨:妻子的姐妹,大姨子,小姨子。川人又称姨子是姨妹儿。俗话说:姨妹儿有一半是姐夫的;或者说姨子的一半是姐夫的,表示姐夫和姨妹儿的亲近。
  车过来,耍洋盘的扬妓,耍得都****荡魄流连忘返了,自然也就哥啊妹儿啊的相互对称;这儿以(里)头的哥和妹儿好假嘛,莫来头,再更假嘛,一姨就亲近了,姨子加苏,就叫苏姨子。一般嫖客都跟倒妓...女喊鸨母就喊姨妈,嫖客称妓...女是姨子。苏杭的女娃子、苏杭扬的妓...女,四川人通称苏姨子,再喊东婆婆来喊,苏姨子一下就成了梭叶子。
  只是苏杭女娃子吃亏了,女人家的心坎儿——莫得啥子大不了,就像这阵喊小姐一样,早先真正啥子人才是小姐哦?这儿就不说了。
  起码,南路人民.国初就是这样子喊的,省城的人用南路人的口音喊,就隐讳多了嘛。最典型的例子:不敢说正月,百姓就说真月,就避开了,就遮到了,四川人干脆就喊遮月,就不得掉脑壳了。
  (素材收集于民间,内容删摘于我的方言长篇纪实小说《两代沧桑》,也就是把情节取了,只剩话题的干货,虽读来少生动。)

肛正不屙 发表于 2011-9-13 12:21

“梭叶子”考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梭叶子,四川方言,指暗娼、妓...女或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
    关于“梭叶子”的由来,10年前单大爷曾给过标准答案,是四川人对当年青楼女子——“苏姨子”的称呼演变而来。在巴蜀网2000年给出的词条也是沿用此种说法。http://s3.sinaimg.cn/bmiddle/4a86b3dc456961a4f2412
    自称对老成都了如指掌的“牙协会长”对此持不同见解,认为当年的青楼女子虽以扬州姑娘居多,但绝无“苏姨子”一说。“梭叶子”就是字面意思,概指偷偷摸摸搞地下恋情的人。在没有楼堂馆所、商务酒店的年代大概也只能在树林里草丛边苟且了事。90年代,自幼习武的大鸟兄也曾以“竹林功夫”享誉南郊一带,此为另一佳话。
    还有一说,梭叶子来源于四川地区的“蓑衣斗篷”。在沱江流域的歇后语中,便有“斗篷断篾条——梭叶子”一语。斗笠蘑菇状,竹篾编成,两层内夹铺棕叶、蒲叶,夹条一断,叶子就滑落。借喻妓...女今天陪张三,明儿睡李四,形似梭子穿越千夫,故称梭叶子。http://www.9lu.com/topic/show1_6931675_1_11111_0.html
    细看词条,有两点值得深究:一是会长提及的江浙女子为何称为“苏姨子”;二是此称谓是否从30年代以后才有? 那此前又称为什么?
    据考证,“姨子”是江浙人对“秦淮商女”的称谓,又有称为“妮子”的,后又称“婊ZI”。赵宋南渡,秦淮商女尤甚,又因地域姑苏,便有"苏姨子"称谓。“商女不知(河蟹)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大概也可改为“苏姨不知(河蟹)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会长所指扬州姑娘称为“苏姨子”应不足为怪。
    娼妓,四川早已有之,著名者非薛涛莫属,据《宣和书谱》及《鉴诫录》上记载:“妇人薛涛,成都娼妓也,容色才调尤佳。”当然彼娼妓非此娼妓。至于四川方言里的“梭叶子”什么时候出现?恐怕还得从各种野史游记中找寻答案。就现有资料来看,苏姨子来四川后,对提高本土娼妓档次、提升行业形象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奕凡 发表于 2011-9-13 12:29

好吧,我学到了

髯翁 发表于 2011-9-13 16:01

妓...女的起源:
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妓院。一个叫管子的人,当齐国的总理,选了700个(河蟹),收“夜合费”,上缴国防部。管子是老祖宗。她们以为是男人的那根“管子”呢,瞎敬一阵!咹,管子就是管先生?管子名叫管仲?是2600多年前的人?那中国人民养“鸡”不是也有2600多年了?哦哟哟,历史悠久哟!
                                          ————摘自李双《一只土母鸡的叫声》

黄角树 发表于 2011-9-13 16:27

两代沧桑在哪里能看到呢
想拜读一下

钍泉 发表于 2011-9-13 20:20

现在梭叶子太多了哈

sky007 发表于 2011-10-24 16:14

有点意思~

不是成都人 发表于 2011-10-24 22:16

历史悠久

一个又一个 发表于 2011-10-25 10:18

{:soso_e113:}有文化。有点稀奇。

眼哥 发表于 2011-10-25 22:41

斗篷烂边边------梭叶子。

狂舞秋风 发表于 2011-10-25 23:03

{:soso_e113:}

soma9 发表于 2013-5-25 20:19

大家再看看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方言散文:从“梭叶子”说起走(包括“杭式”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