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在龙泉驿区召开示范县工作联系会,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全国著名桃育种专家姜全研究员在会上传达了桃产业体系建设的管理实施细则和未来五年规划,明确了首席专家,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以及示范片区的工作任务。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江国良研究员对前期工作做了汇报,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到会参加的有龙泉驿区、简阳、中江、金堂、广汉等示范片区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会上各地介绍了其桃产业情况,提出生产技术方面问题,以及对示范工作的计划。会后参观了成都综合试验站设在龙泉驿区品种资源圃及示范园。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在2009年新启动的40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一项,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和示范片区三部份构成,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研发体系,即为国家出资,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无偿为桃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我国桃产业的整体水平。成都综合试验站是全国设立的10个综合试验站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设置。成都综合试验站下设五个示范片区组成(龙泉驿区、金堂县、简阳市、中江县、广汉市),其中我市在试验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市桃面积迅速增长,每年以上万亩的速度递增。然而,目前我市的桃产业却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突出表现在重栽轻管,技术及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标准化栽培程度不高,新技术推广组织不健全,从而造成产前、产中、产后脱节。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及成都综合试验站的建立,将有利于围绕桃产业的发展需求,筛选适宜在我省种植的桃树新品种,探索出一套适宜于我省桃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做为示范区,我市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和分析当地桃产业信息,配合上级专家进行技术攻坚克难,及时处理一些由气侯引起的突发性事件,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对桃产区的技术人员和果农进行培训,普及桃标准化生产技术,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应用。相信在全国桃产业技术体系支撑下,随着我市示范工作不断开展,我市桃产业技术水平将获整体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市桃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为全省桃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