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芽瓣状的三角形头、21厘米长的线条形身,一条蠕动的裂头蚴竟然“盘桓”在广东韶关农妇许女士的颅脑中达三年之久,令她饱受失语、抽搐、癫痫等病症之苦,直到昨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才将这条活生生的寄生虫从患者大脑中“钓”了出来。
12月21日,许女士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功能及放射神经外科为她做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从核磁共振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左侧额叶有一个病灶。当时医生们觉得很奇怪,因为它不像一般的肿瘤病灶是一整块,反而像一条细绳缠绕着,似乎还打了个结。
昨日上午,医院对许女士进行了活检化验,对病灶准确定位后,医生们用一根直径为2毫米的侧方开口活检针插入病灶,接着便将注射器插入,将病灶吸出一部分。然而,让在场的医生们大吃一惊的是,注射器吸出来的竟是一条活生生的虫,用尺一量,整整有21厘米长!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成良正教授说,活虫刚“出颅”时,还在蠕动,约有1毫米粗,虫的头部是圆锥形,身体则是一节一节的,每节都有很多虫卵。医院虽然曾接治过几例裂头蚴的病例,但过去发现的最长的裂头蚴也只有12厘米长,因此大家都不敢肯定又是裂头蚴在“作怪”,于是医院将病灶切片送到中山大学寄生虫研究所验证,果不其然,这是一条生长了三年的裂头蚴。近5年来,感染者全是在“吃”上犯大忌。医生分析说,裂头蚴的潜伏期很长,如果外界条件不满足,它就不孵化。从许女士的病情发展推测,一年前许女士讲话不流利,出现“失语”症状可能是虫卵进入了她的脑内,开始孵化,今年8月份她继而出现严重的抽搐症状则有可能是裂头蚴长大后对大脑造成刺激,以至产生癫痫症状。
成教授介绍说,近5年来,他先后就接诊了7例裂头蚴病,感染者全都在“吃”上犯了大忌。这种虫子进入人体有以下途径:第一,生食或者食用没有完全煮熟蛙肉或蛇肉,原尾蚴的虫卵没被杀死,而是活着进入了人的体内;第二,饭店切菜的砧板没有生熟分开,切了生蛙肉、生蛇肉之后又用来切熟食,导致食物污染。
X光片中(圆圈所示)可看到裂头蚴在许女士脑袋中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