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开幕式昨晚进行最后一次彩排,国内面积最大焰火圆盘将亮相开幕式 昨晚,第十一届四川省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本次省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由6000人的庞大阵容组成,以歌、舞、戏剧、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巴蜀千年文明与繁华,上演一出“四川空前、全国一流”的盛会。明晚,第十一届四川省运动会将在自贡市南湖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两个多月精心排练彩排一气呵成
□省运会看点
早在两个多月前,省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就开始进入了实质排练阶段,通过分场排练、分段落排练、分篇章排练、南湖体育中心实地现场彩排等几个阶段,耗时两个多月之后,目前已经完全就绪。昨晚最后一次彩排从晚8点过开始,表演开篇选择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主题,通过先人的艰难开垦、天车林立景象、追寻象征希望的“太阳圆盘”,到最终尾声《腾飞》的《大境无边》篇章,表现出四川早已不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在进行《腾飞》章节的入场与退场彩排后,开始了全场带服装、威亚、地面的整体联排。
导演组细致入微保证万无一失
经过前几次彩排的铺垫,最后一次彩排进行得非常顺利。导演组几乎没有打断演员的演出。
任何大型运动会的圣火点火方式,毫无疑问都是开幕式中最具悬念的焦点。作为省运会开幕式的核心机密,这一悬念将会保持到最后一刻。省运会指挥部大型活动处处长黄劲说,“本届省运会点火的方式将以自贡文化元素出现,绝对是人们意想不到的!”
“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达到了预期目的,组织有序、动作协调,场面恢宏、美轮美奂,一场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开幕式即将呈现在全省人民面前!”黄劲说,“表演阵容的强大和表演手法的新颖,均超过了全省历史水平。绝对将是一场高水平、高品位、规模宏大的文化盛典和视觉盛宴。”
5000余套服装展现视觉盛宴
短款装的盐工服、华丽古典的“东方姑娘”,10余个民族的民族服装……本届省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上的5000余套服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一个全面立体的盐都民俗民族风情。
担任本届省运会服装总设计的张柏源曾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设计。据张柏源介绍,希望通过在服装上的精心设计,立体表现出四川、自贡的代表符号,通过每个章节不同服装的精心设计,进行完整体现,使开幕式更具戏剧感和表现力。
从上篇的《盐井》篇章开始,演员们多以短款服装出场,还原当时老盐工们开凿盐井,高呼号子,攀爬在井架之间的忙碌场景。随后在《文明》篇章中,通过200多名“东方姑娘”的华美亮相,展现出盐都的富庶繁荣,她们身着绣有凤凰花纹的古典服饰,跟着音乐舞动起长袖和裙摆,80余名头戴闪亮“宫灯”道具、身系凤凰翅膀的表演者,踏歌穿梭。而下篇的《篝火》篇章则是整台开幕式运用服饰种类最多、色彩最为丰富的篇章中,以展现彝、藏、羌少数民族为主体,还融入了壮、苗等10余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国内面积最大焰火圆盘将亮相开幕式
“大脚印”、“笑脸”、“奥运五环”……当北京奥运会上极具创新的焰火表演还留在观众记忆中,本届省运会开幕式上又将会有哪些新颖的焰火表演呢?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制作总监**昨晚为大家揭秘。
几天前,南湖体育中心外进行了几枚高空礼花的试放,“这只是烟花燃放的一部分,整个开幕式表演,在**部分都会燃放不同的烟花,焰火表演部分主要集中在序《诞生》篇章。”**表示,从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一开始,就将用国内目前先进的焰火燃放技术紧紧抓住观众眼球。据悉,担任本届省运会焰火设计的是北京奥运会焰火技术总监赵家玉,他在本届省运会的焰火设计中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
据悉,在序《诞生》篇章中,将使用目前为止国内面积最大的焰火圆盘,直径达16米多,通过延时燃烧、路径设计,呈现出与以往焰火表演不一样的效果。“以前都是配以各种灯光呈现出焰火的形态,这次是纯焰火表演。在焰火的配方中,进行了创新和颜色设计。”**介绍,焰火表演主要表现一个能代表四川的文字符号,通过延时燃烧,控制燃烧速度,跟着现场音乐节奏,观众看到这个字符被一笔一画地“书写”出来。
文艺表演具有梦幻色彩
开幕式亮点
高空威亚
高空威亚是一个近几年来科技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高空项目的出现是体育盛会开幕式文化的革新,由原有大型团体操的平面表演形式递升为三维立体的表演形式。从高空30米、中空10米、地面到地下整个形成一个以观众为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景展示。
道具
表演中将使用近200辆表演车辆,车辆不同于一般的彩车,是根据不同篇章进分门别类进行设计,将靠人力推动,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文化图案。再配上灯光、服装、舞美,将为观众呈现出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另外,还有各种大、中、小型的手持的、空中悬挂的道具上千个品种。
灯光
目前,演出所需的灯光已全部到位,陆续进行安装调试及配合演员排练。据介绍,整场灯光的数量有300至500盏,具备世界顶尖级的灯光设备,每一盏都可以变换上千种图案的电脑灯。通过它们的渲染,现场会变成一个颜色的世界,把整个体育场变成一个光的立方体。
音乐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曲调将作为贯穿开幕式文艺演出的主旋律。在每个篇章的重要时刻,都会响起这首歌。同时,还融入大量四川和自贡的民.间音乐,加入劳动号子等极富地域特色的元素,力求整个音乐场景具有国际化的时尚、大气。
□省运会揭秘
火种来自地下1000米
华西都市报讯奥运会圣火的采集,已经变成奥运会最经典的一个环节和代表。每当在新一届奥运会举行前,全世界都会关注圣火的采集。而即将在9日开始的省运会的圣火火种来源却鲜为人知。据悉,省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于自贡当地1000多米的井下。
8月3日下午2点半左右,省运会圣火的采集在自贡当地一个名叫燊海井的地方进行。据有关人士介绍,燊海井已经成为自贡盐业最经典的代表和象征,这口被称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钻井技术之上,堪称世界之最。
这口井坐落在自贡大安区阮家坝山下,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当时,卤水自喷量每日约14立方米,并且能日产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气,可供14吨盐的燃烧。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海井钻成11年后,**的谢苗诺夫都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又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地区的秘密,而且由此因盐兴市,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周围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后钻井198口井,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视管纵横,云蒸雾蔚,一派井盐生产的繁华景象。
□自贡有盐味
省运会,点燃热切期盼守着千年盐井,自贡人的生活有盐有味,嘴边说到的历史,也是盐味十足。
别说小城市难见大场面,釜溪河边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便是那个年代自贡人激昂与胸襟的见证。几十年后,自贡人亦在川南一隅,将恐龙灯会搞得风生水起——地球人都知道。
大场面大手笔,立秋时节,自贡地境又掀起省运会热潮。无需记者刻意观察,满眼都是省运会的讯息。尤其是临近开幕,原本偃旗息鼓的天气也跟凑热闹一般陡然升高,在灿烂刺眼的阳光下,整座城市升腾起一种久违的热度。毕竟,体育,这个词汇在童玲、高敏之后,已经在自贡人的记忆中消退了。而此番省运会以及奥运级别的开幕式、顶级焰火等高感应信息的传递与刺激,无不点燃起自贡人的热切期盼。相对高温,省运会已成了最为关切的语句。
走在路上,识别度极高的自贡话,热辣铿锵。与记者打交道最多的自是出租车司机。简单一聊,便会跟你抖落出不少有关省运会的坊间消息,无论真实与否,都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有别于典型大赛的热度。这也难怪,已经或将发生在身边的大事件,怎不让人被牵扯被说到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