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发改委是无可争辩的社会与经济麻烦的制造者:(每次)成品油调价,都会导致民怨沸腾。甚至还有不怀好意的人说会导致空难事故,不知这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后会否有空难发生,我们拭目以待走着瞧。煤炭限价,又导致煤荒电荒,产煤大省大搞经济割据限制煤炭出省,各地拉闸限电消息频传,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成品油价上调,当然会影响到民生。许多人都抱怨成品油价格上涨会影响到民生,甚至影响到菜价。但从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来看,绝大多数的指责或所谓民.意都没有道理,或者没有说到或骂到点子上。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据说上次高价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上涨9.1%,按照市场原则国内油价自然应该上涨或上调。否则,或者供给短缺,或是国有石油企业亏损,或者是国家拿出巨额财政补贴,以补贴那些用油多的群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全社会尤其是用油少者或不用油者买单。显然,涨价与否还涉及到公平问题。看到有车一族对成品油价格上调的不着调抱怨,给王大麻子的印象就好像是孩子在撒娇(他们把发改委当成了父母,采取的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战术)。 有些人抱怨成品油价格上调会导致进一步通货膨胀,这更没有道理。虽然通货膨胀表现为价格上涨,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不是价格上涨,而是货币超发(有人说超发了几十万亿)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体到成品油价格上涨,既有货币因素更有石油需求上断增加石油资源不断枯竭的因素。不让价格上涨,就会造成短缺,就会延长通货膨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石油危机油价成倍上涨,使美国通货膨胀高达10%左右。美国起初也是按照愚昧的民.意采取限价政策,结果不仅通货膨胀没有止住,反而制造了短缺和排队。最后,美国被逼放开油价(和同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才解决问题。因为放开油价后,一时的高油价会增加供给、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替代、改变人们行为偏好,最终使油价长期下跌:美国进入新的繁荣时期,前苏联的斯大林式政权也因此崩溃。 显然,成品油价格的关键不是涨价,而是国有垄断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和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上次油价上调后到目前为止已经两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政府考虑通货膨胀问题,尽管油价上涨已超过发改委设的涨跌幅限制,但是仍然没调。结果,石化双雄先是低价向外倾销成品油,然后在柴油需求高峰时期检修设备,制造了柴油荒,从而促进了菜价的大幅上涨。显然,若发改委继续压着不涨,石化双雄不知道还要制造出什么灾难来。因此,关键是要放开炼油产业上,放开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品市场,以竞争提高我国石油业的效率,以竞争来降低油价,以竞争来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和舆论。 国内有良知学者,比如盛洪等,一直在呼吁放开石油产业,放开石油进出口,放开油价。国有垄断既会导致低效率也会制造不稳定,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虽然技术和规模上不如石化双雄,但其成本却大大低价于石化双雄。放开石油产业,会通过竞争降低我国,包括石油双雄在央的炼油成本,从而在价格放开的情况下降低油价。放开价格不搞价格管制,使民众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养成市场观念提高理性思维,既会减少政府干预民怨也会促进能源产业、能源消费、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 当然,发改委被指责也是应该的,因为发改委就是麻烦的制造者。想当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石油产业重组形成两大寡头与大量民营加油站的竞争后,两大寡头之间也相互竞争争相压价。这本来是重组的目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来讲是大好事情。但是,发改委不顾全局和大局,以石化双雄价格竞争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名,紧急下令两寡头停止价格竞争,鼓励价格串谋。不仅如此,还限制民营加油站的发展,鼓励石化双雄高价吞并民营加油站。最后,则干脆由发改委来确定价格。 一方面制造寡头垄断鼓励国有垄断企业串谋,另一方面又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发改委一直都在制造麻烦。不仅在石油方面是如此,在煤炭方面也是如此。前两年,发改委鼓励产煤大省大搞国进民退的煤炭产业重组,结果形成了煤炭资源垄断寡头。垄断寡头一旦形成,便会大搞限产涨价这种OPEC百玩不厌的花招,我国煤炭价格便会大幅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电价上涨,既影响民生又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想一想OPEC形成后的世界经济历史)。这样,逼得发改委只得通过行政命令限止煤炭价格上涨。一限价,煤炭寡头便限产(逼价)。所以煤炭限价令一出,煤荒电荒、拉闸限电、产煤大省搞经济割据限制煤炭出省的消息便频频传来。。。国进民退和限价的双重错误,破坏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最后,成品油涨价和煤炭限价也非常值得玩味:一方面成品油涉及面不如煤炭广,煤炭涨价会造成电价上涨而电价影响到每个民众,所以成品油要涨价煤炭要限价;另一方面,煤炭虽然也呈寡头垄断之势,但是煤炭寡头多是产煤大省的儿子,而石油垄断寡头则是中秧或国家或发改委的大儿子,所以石油要涨价煤炭要限价。当然,另个原因是石油是依赖于国际,而煤炭则主要国内市场决定。但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我国的煤炭需求在未来也要严重依赖国际,到时候——人民难受、寡头得利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http://lishiba09.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