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24米的阳光

湖北部分教材删除“书中自有颜如玉”

[复制链接]

2426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血青年

UID
58625
回帖
10203
主题
2426
积分
42502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10-8-30
最后登录
2024-10-31
在线时间
1595 小时
发表于 2011-1-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把“颜如玉”想成了天..上..人..间的小姐?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6705875
总以为,不敢于去思慕美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
而今,有关部门删除了教材中“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语句。瞬间,我把“颜如玉”想成了天..上..人..间的小姐。因为她们虽美,但必须“删除”。

总在思考,古人形容漂亮的女子,除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的词语,为何不将漂亮女子比作“颜如花”“颜如草”?想来,玉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古时采玉,需要处女赤裸着身子在有月夜的河中摸索着河床采集。想必,这种采集的玉,更能照应君子的美德。《小石潭记》中一句“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一个例子吧。

所以,将女子比作玉,更是一种对美德的讴歌与追求。

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确指出了外在与内在均美好的女子是君子求偶的首选。你不选“窈窕淑女”,还要选个母夜叉不成。同时,《诗经》中很多民风,都是人类情感的直接表述,可谓“思无邪”。传统中讲究个“修齐治平”,“修身”之后是“齐家”,找到一个有“玉”般高尚美德且貌美的女子为妻恶,自然能稳固“齐家”这一环节,进而向“治国平天下”迈进。

但是,咱们今人的却想歪了。他们怕“颜如玉”成为祸水,怕“颜如玉”是天上人家的小姐。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那简直是一定的”。

其实,这句被删掉的古话来自宋真宗赵恒的《劝学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对于“黄金屋”也好,“颜如玉”也罢,读惯了,调侃成一种误读。宋真宗想必作为国家元首,不可能鼓励男儿勇于去通过读书,去汴京的天..上..人..间找“颜如玉”。至少,他要站在上层建筑的角度上,维护统治的正常。

就《劝学文》的第一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对于具备购取良田的富家,宋真宗依然告诫他们读书才是充实精神世界的唯一。以此类推,“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劝诫,这对于远离书籍的中华民族而言,是一种委婉的劝勉。可是,我们想歪了,想得是那样龌龊,那样猥琐……

经典,能流传至今,就有它的生民力。如果随意删减,那是对孩童的一种不公平。当孩子们长大时,发现原来的“颜如玉”被删掉了(不管是天上人家的,还是窈窕淑女般的),他们会怎么想?这是一种欺骗,而欺骗的背后,是一种无知的恐惧。难道,删书的人,你们怕了吗?

至少,删书的人低估了民族的扬弃的能力。也许,删书的人眼中的“颜如玉”,真的是那些天..上..人..间的小姐……

龌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5 13:07 , Processed in 0.030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