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是否看过街头摆象棋残局的人,就是在地下摆着象棋残局要别人与他赌钱的人。可能会有人认为他们是象棋高手,其实他们棋艺一般,甚至一些人是臭棋篓子,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怕象棋高手,敢与任何人赌钱呢?这是因为象棋残局的棋谱是固定的,他们摆的残局按照最佳走法是个平局,你只要错走一步,就必输无疑。他们记下了相应的棋谱,哪怕是象棋大师甚至世界第一象棋大师跟他们下残局棋,走的最好也就是个平局,所以他们胸有成竹,敢与任何人赌钱。也就是说他们把最佳棋谱复制下来了,他们不是靠灵活的脑瓜下棋,而是靠记忆下棋。
对于象棋残局,普通的人可以凭着记忆或者凭着复制打败象棋大师,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我们称这种凭借记忆战胜高手的现象为象棋残局效应,简称残局效应。
现在来看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小学校里面充分地运用着残局效应,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把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记住了,可以凭着记忆在考试时不出差错从而考到高分。在残局效应的作用下,学生的智力水平并没有提高,到了大学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大学的知识多,运用题海战术是记不住的,需要有较高的智力素质,需要靠即时性的逻辑推理来记忆。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采用灵活性的考试题目来避免残局效应的困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采用灵活性的题目,学校就采用超前性学习方法来对付。可以到学校去看一下,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大学的知识,比比皆是。学生的负担不就是这样造成的,为了考到高分,学校就充分地运用残局效应,大搞题海战术。
要避免残局效应的困扰,就要改变高考以知识为重点的做法,应该以智力水平为重点。不要把“街头摆象棋残局的人”当成“象棋高手”。
作者;蓝天艳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