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中国烟草博物馆”展现中国百年烟草业沧桑。走一趟烟博,能了解中共建政后如何扶植“中华”烟,也能看到当今特供国家领.导.人的“熊猫”烟。另外,(河蟹)、邓小平嗜烟人尽皆知,但“国..母”宋..庆..龄也好烟,外界鲜少见到她抽烟照片。上海烟博埋藏许多中共领导人生活秘辛。
(河蟹)宋..庆..龄抽“中华”
上海烟博馆有七个展馆及一个文献馆,馆藏丰富。从馆藏得知,中共在打天下时就视烟草为部队的“精神食粮”,建制后,(河蟹)还做出“扶中(华)灭洋(烟)”指示。今日大陆有近四亿烟民且多爱用国货。
在“马背上的卷烟机”仿真展示中,当年新四军转战各地,卷烟机跟着部队走。当时的烟厂设在湖北黄岗王家坊乡,每日生产卷烟二万多支,但一般士兵没得抽,专供部队指战员(政战官)。
至于在延安时期的(河蟹)烟瘾极大,抽的多半是当地自产烟叶、手工制作的卷烟,偶尔也抽“三五”、“骆驼”洋烟,那是到延安的西方记者或西方(河蟹)人士会带来的礼物。直到1949年建制之初,(河蟹)一直是英国“三五”烟爱好者。
1950年11月,(河蟹)给当时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亲笔批示,要求“所有党政人员一律不要用外国及外商的纸烟,亦最好不吸私营纸烟”。1951年,国货红“中华”诞生,(河蟹)才舍弃洋烟。
依据烟博馆文献显示,不仅(河蟹)、朱..德、刘..少..奇拥护“中华”,连宋..庆..龄也抽“中华”。宋..庆..龄抽烟的照片鲜少曝光,她和前中国妇联主席蔡畅的合照中,手中就夹着一根烟。
邓小平中意“熊猫”
直到1956年成功试制“熊猫”烟前,“中华”一直是中南海第一品牌。两者都是上海烟草厂研制。博馆中收藏邓小平最爱的“熊猫”烟及烟灰缸。馆方人员表示,专门供应国家领.导.人的“熊猫”不对外出售,一般只在国庆时才批量生产。
和国宝熊猫一样,特供烟也被当成外交关系的友好礼物,已故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就定期从中国大使馆收到“熊猫”烟,但他点烟时舍不得一次抽完,经常抽半根,再将半根放在小药瓶中。
烟博馆的电视录像中,不断播放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华莱士专访,老邓一如往常掏出“熊猫”香烟。华莱士也要了一支,却发现滤嘴比香烟还要长。
邓小平说,“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当时的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老布什,邓得意地告诉老布什说,夫人卓琳根本不抽烟,“所以她身体不好。”
有钱也买不到“熊猫”
邓小平晚年患老人痴呆症,老邓棋友聂卫平怪邓家女儿,“让老爷子戒烟戒得太急。”邓以后的中共领导人(河蟹)、(河蟹)涛,从未在公开场合见他们抽烟。大陆网民问,“胡主席抽烟不?”结果谁也不知道,有人说“注意他牙齿就知道”。
“熊猫”如此牛,有钱也买不到。真想要的话,上海烟博馆对面就是上海卷烟厂,专卖店有“熊猫”烟,一包八十元人民币。但和淡蓝底包装的特供烟不一样,出售给平民百姓的俗称“黄熊猫”。
“黄熊猫”价格压过软、硬包装的“红中华”。因此,如果有机会看到有人掏出特供淡蓝包装“熊猫”,即使对方不是中央领导级干部,也是和中央领导关系特别好。如今大陆客能赴台观光,在台湾要是见到这样等级的“熊猫”,千万不能怠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