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6|回复: 2

川大老人卷入情圣传说 义务送信成最美风景

[复制链接]

6836

主题

7万

回帖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回帖
73850
主题
6836
积分
28315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5-9-4
在线时间
10817 小时
发表于 2011-9-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大老人卷入情圣传说 义务送信成最美风景

2011年09月01日07:4(河蟹)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老人渴望病好后继续到收发室工作


微博疯传川大老教授收发室苦等情书50年,昨日老人表示自己不是教授,曾是一个普通科员

老人告诉记者,他不是什么教授,只是一个从事过行政工作的普通科员

老人16年来送出了成千上万封信,送走了成千上万的学子。

他也成为了川大的一道风景

老人不止一次地“教育”志愿者少花点时间陪他,别把学业落下

留着一头花白的长发,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后座上是一摞摞信件。许多四川大学的学子,都对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有印象。也许曾在校园中和他擦肩而过,也许他曾上门递送过信件,但关于这个老人,许多人并不是非常了解。

之前微博疯传,因为年轻时恋人一个会写信给自己的承诺,这个名叫杨忠渭的教授等待了足足50年;频繁出入收发室等待信件的他,最终成了义务送信员。

对于这个传说,这位76岁的老人只是笑笑,并给予了否认。但他16年来义务送信的举动,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义务送信16年 源于耐不住寂寞

“当时也做了很多收发信件的工作,后来干着干着就停不下来了。”

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杨忠渭老人。

老人精神很好,虽然剪去了留了许久的长发,但看上去更为精神。

老人告诉记者,他生于1935年,是原成都科技大学的老师。1960年,在工作了5年并读了一年专科后,他考上了成都工学院(原成都科技大学前身)水文专业,1965年毕业。1968年,他被分配到青海西宁水文局的一个水文总站工作,后于1970年回到学校,从事水文专业的教学工作。

老人告诉记者,他不是什么教授,只是一个曾从事过行政工作的普通科员。

1995年退休之前,他就一直在学院收发室从事行政工作,“当时也做了很多收发信件的工作,后来干着干着就停不下来了。”退休后的老人“耐不住寂寞”,就在学校收发室义务当起了送信员。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后,他送信的区域就更大了。

“每天上午10点半左右要来一批信,进行整理后,吃完午饭我就开始送信。”老人平淡地描述着自己“简单”的工作,“下午也会来一批信件,但数量很少。我经常送信送到晚上10点多。”

每逢节假日,校园里的信件更多,老人也就更繁忙。“365天,几乎很少休息过。”就这样,他坚持了16年,送出了成千上万封信,送走了成千上万的学子。他也成为了川大的一道风景。

“有时候我把信送到宿舍楼下,有时候直接送到宿舍里。”当他敲开宿舍门的时候,许多学生会邀请他坐一会,为他倒茶,或者拿出水果给他吃,嘱咐他下次送到楼下就行了。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发生。也因为这样的相互感动,老人一直坚持义务送信。


志愿者前来照顾 他却怕误人学业

“他们陪着我我很高兴,也很感动。但现在开学了,他们老来,我怕耽误他们的学业。”

老人义务送信的故事,源于一个学生的细心追寻。

一位川大文新学院的女生,为了等一封重要信件,没等暑假结束,就早早地回校。然而十多天过去,她却没等到任何信件。她询问宿管老师,得知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不是邮局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收发室的老师,却每天义务为大家送信。

这位女生来到收发室找信,在攀谈中得知,那位义务送信的老人名叫杨忠渭,因营养不良而住院。同时,她还听说了这个老人的爱情故事。第二天,她通过老人所在的水利水电学院,联系到负责专门照顾老人的老师。8月26日,她在网上发帖,披露了老人的故事,并召集志愿者看望老人。

“关于老人的爱情故事,我也只是听说。但发到网上后被媒体发现,就疯狂传播开来了。”这位女生说。经过网络疯传,老人变成了传说中的“情圣”。但老人昨日向华西都市报记者否认了“情圣”的传说,还说自己曾结过婚,但没有子女,两人因为种种原因,结婚不久就分居了。

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贴满祝福的纸板,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志愿者几乎天天来看望他,和他摆龙门阵。谈起这些学生,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他们陪着我我很高兴,也很感动。但现在开学了,他们老来,我怕耽误他们的学业。”正因如此,他不止一次地“教育”志愿者少花点时间陪他,别把学业落下。


想回去继续送信 直到找到接班人

“我会一直送信,直到找到替我送信的人。以后身体不行了,就少送点,但还是想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已经开学了,老人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他很想回去继续当“信使”。“因为他们需要我,所以等我身体好了,还是会回去继续送信。”老人坚定地说。

老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曾经想过不干了,因为有时候感觉很疲惫,“我找干女儿来帮忙送信,但是她们责任心不强,而且对环境不熟,所以我决定还是自己来送信。”直到因为营养不良住院,老人才暂时放下坚持了16年的工作。

当记者问老人会坚持到什么时候时,他说:“我会一直送信,直到找到替我送信的人。以后身体不行了,就少送点,但还是想继续坚持下去。”16年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变成了老人的生活。


记者手记

是不是“情圣”不重要 坚持和执着值得敬仰

杨忠渭老人的形象,曾印在无数川大学生脑海中。因为一个学生的耐心追寻,他无意中“被成为”一个凄美爱情传说的男主角。

知道自己红了,老人只是微微一笑,淡然处之。

也许正是因为他在学生和教职员工心目中超然脱俗的形象,才幻化出了那个让人感动的“情圣”故事。在许多人不知道该不该再相信爱情的今天,老人无意中变成了一个“传说”。

我们无意去考证传说的来源,这个美丽的传说,也许从侧面表达了人们对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义务送信的敬仰和感动。

其实,现在去求证老人是不是“情圣”、是不是教授,真的已不再重要。撇开爱情,仅凭16年来的坚持和执着,老人就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

在人际关系越来越漠然的当下,对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的关心,才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颂扬的。


个人微信 33239 6666
提供简阳论坛访问相关帮助
也欢迎加好友后申请进入论坛微信群

6836

主题

7万

回帖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回帖
73850
主题
6836
积分
28315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5-9-4
在线时间
10817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网友称为“情圣”的老人 图据成都晚报

学生给老人送祝福


老人工作的收发室、

川大学生写给老人的祝福
个人微信 33239 6666
提供简阳论坛访问相关帮助
也欢迎加好友后申请进入论坛微信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6万

回帖

17万

积分

中将

伊不进单刀莫为奇

UID
626
回帖
67789
主题
353
积分
173224
阅读权限
195
注册时间
2006-6-21
最后登录
2021-9-27
在线时间
3770 小时
发表于 2011-9-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很多人不晓得四川大学是个什么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9-11 16:25 , Processed in 0.0335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