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东风村一教师为孩子自办学校 一家为师
2011年09月09日08:19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高长富在上课
特殊教师 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内江市东兴区中山乡东风村,高长富和他的私立小学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为了让村里孩子有书读,他一直在村里默默坚守着。 昨日,记者来到高长富的私立小学,这里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学。学校的教室就是高长富的家,由于学校资金困难,招不到老师,学校的老师都是高长富的亲人。尽管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钱,而为了让当地孩子有书读,他们一直在坚持。
热爱教育自己办学 东兴区中山乡东风村是一个非常安静的村子,顺着孩子读书声,一栋二层民房就是高长富的私立学校。学校开办了一、三、五、六年级和幼儿园,总共有110多名学生。高长富说,学生数量常年在一百名左右,而在最鼎盛时期,学生有400多人。 高长富在1976年高中毕业之后,当了近3年的代课老师。因为放不下自己的事业,1980年他决定自己办学。当时就在家中旁边修了一间房子当做教室。当年9月招收了一年级学生。当时一个年级就是一个班,83个人挤在48平方米的房间内。高长富就教语文、数学等课程。 没有黑板,他就用墨汁 把牛皮纸染黑,钉在墙壁上当做黑板。后来学校的生源也越来越好,从最初的一个年级,到后来的1—6年级,学生最多时候达到400多人,都是附近几个村子上的孩子。后来,随着计划生育的执行,学生生源逐年下降,现在常年保持在100人左右。 招不到人一家为师 高长富告诉记者,其实最辛苦的是自己的妻子刘金芝。刘金芝不仅要教书,还要照顾学校的学生。家比较远的学生,中午就在学校吃饭。刘金芝就要负责给学生做饭。刘金芝陪伴着高长富,一直把学校经营下来。 在学校生源旺盛的那些年,学校的教职工有12人,而随着生源的下降,学校的效益越来越差,老师的工资每月只有六百块钱,老师都不愿意留下来,但是学校又不能没有老师。 2008年,高长富让在东莞打工的二儿子高清回家当老师,因为高清是高中毕业,对英语比较懂,就让高清教语文、数学和英语。 高清说,在东莞打工每个月至少有两千元,但是家里需要人手,就回来帮忙。去年高清和村上的姑娘卢雪结婚了,卢雪也跟着在学校教语文。高长富还请来自己的侄女教书。这样学校5个老师,都是高长富的家人。 为了孩子继续办学 在东风村私立小学读书的孩子,都是附近几个村上的。因为村子离中山乡中心小学最少有3公里的路程,而小学生不能住校。 高长富说,学生的家庭条件都很差,不少乡亲都主动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由于生源少,学校根本没什么利润,高长富曾想过关闭学校。但是许多家长希望他把学校办下去。“没有办法,如果我不教书了,村上没人愿意教。”高长富说。文/图见习记者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