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4|回复: 6

JB考——四川人为什么爱说"非硬八硬"!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1226

回帖

6297

积分

中尉

UID
17
回帖
1226
主题
182
积分
6297
阅读权限
140
注册时间
2006-5-21
最后登录
2021-12-26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B考——四川人为什么爱说"非硬八硬"!


作者:叫我关叔  

         
  
  蜀语常云:非硬八硬、非热八热、非累八累、非臭八臭,非歪八恶也是其变形使用。“非…八…”语式在西南官话中非常常见,无所不在,无处不用,几乎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套入此语式。但它又绝非一个“很”字能够代替,因为它在表肯定的同时,又传递了极为强烈的反感倾向。“非硬八硬”,是“很硬”,但比“很硬”又进了一层,硬得让人嚼不烂、砸不碎,硬让人头疼、硬得让人不爽。这在国语副词语式中是极为特殊、极为罕见的。
  
  那么,这个“非…八…”语式从何而来?请听关叔为你娓娓道来——
  
  
  
  
  先让我们看看《说文解字》对这两个字的解释:
  非(fēi),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
  八(bā),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初步,我们可以这样通俗解释,“非”、“八”皆表否定,“非”、“八”联用则是“双重否定表肯定”,也就成了“很”的意思。
  
  似乎这样已经可以说通了。但是!注意,极平常的道理下,还有更深的玄机!
  
  
  
  
  既然“非”、“八”联用可以表肯定,那为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四川人不用“非八…”语式(如“非八硬”),而特用“非硬八硬”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还得从缩略语说起。四川方言的缩略之狠,罕有,堪称一绝。比如“应该是这样的吧?”,被缩略到“该是哈?”,再被缩略到“该唼(Sha)?”,最后,缩略被运用了恐怖的境界——“噶?”,一句话竟然被缩略成一字!缩略现象,在四川方言甚至西南官话中,不甚枚举。
  
  “非…八…”语式会不会是从什么话中缩略而来呢?
  
  
  
  
  我们在民间俚语中找到了一丝踪迹:在川西方言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非JB硬”,跟“非硬八硬”有同样的语意,都是表肯定的语气助词,同时也都表达了反感和否定之意。
  
  我们不妨猜想,西南官话中的“非…八…”语式,其实是“非JB…”语式这一民间俚语的净化版、演化版。
  
  让我们看看“非JB…”是如何被缩略的:
  
  第一种缩略方式,“非鸡”为主,缩略了“巴”音。但因口语表达需要朗朗上口的问题,鸡被念为Juer,最后转音为Jier,必须要多加上一个南方地区极少见的儿滑音,如“非鸡儿热”、“非鸡儿硬”;
  
  第二种缩略方式,终极演化,完全缩略掉“JB”,仅剩下“非”。所以,四川人说“非硬”,并不是表示否定,并不是说不硬或者软,而是非常非常硬、硬得不好。因为“非硬”是“非JB硬”的终极缩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第三种缩略方式,正是今天关叔的课题——缩略掉“鸡”,留下“巴”音,成为“非巴…”,但是像“非巴硬”这样的表述,在四川极为少见,只在个别地区有此方言;正如上边所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四川人最后选用了“非硬巴硬”。原因就是顺口。顺口是方言必须的特征,也是四川话进行缩略的目标和前提。“非鸡…”被加上南方罕见的儿滑音,也是为了顺口。这也正是“非八…”语式最后没有通行,而被代以“非…八…”的原因!
  
  
  
  
  现在,聪明点的读者一定会说,关叔,你想绕晕我们是吧?开始你是在说“非…八…”语式是否定之否定的“强烈反感型肯定”,是因为“非”和“八”都单表否定。但你现在却讲到“JB”去了,仅是“巴”和“八”同音而已,怎么“JB”就表否定了呢?
  
  关叔来告诉你,“JB”在四川方言中,就是表否定!不仅如此,“JB”在中国古汉语中都是表否定!而且,“巴”正是“八”的现代书写。
  
  
  
  
  先说四川方言。
  关叔潜心研究发现,男性生殖器进入口语,作为语气组词或副词时,双音时(或长音时)方能充分表达否定。
  “鸡(儿)”是“JB”的缩略音,但只有读Juer、Jier,或原音JuBa时,才有很强否定之意。单独念Ji,只能指特定的禽类或性工作者,没有语气上的否定。
  但“球”则不然,它的单音Qiu无法表达否定的意义,是“了”这一肯定性助词的加强(只有再加上拖长的尾音“哦~”或“了~”,方有否定之感)。甚至,“球”被“相对的”使用,以表肯定。作为男性生殖器的不同部分,居然分工到如此精细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举例说明:在街上遇到熟人,问他:吃谬?(“谬”为“没有”的缩略语)人家怎么答呢?
  答:吃球!——表示吃过了。“球”表肯定。
  答:吃鸡(儿)!——却表示没吃!“鸡(儿)”表否定。
  答:吃个JB!——这是最粗俗,却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严重表否定!
  
  
  
  
  再说古汉语。
  “JB”一字到底怎样写的?古汉语里怎么用的?为什么在作为语气助词时会被用来表否定呢?纵览历史长河,肯去考证这玩意儿的学者并不多,当然,也不少。关叔坚信,自己这样的龌龊小人,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走得更远,可以看得更深……
  
  
  
  先来看看近一些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薛蟠道:“女儿乐,一根[毛几][毛巴]往里戳。”
  (字形见
  
  再来看看更早期一些的《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有云:那妇人在枕畔,朦胧星眼,呻吟不已,没口子叫:“大[髟己][髟八]达达,你不知使了甚么行子,进去又罢了,淫妇的心痒到骨髓里去了,可怜见饶了罢。”
  (字形见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髟”字头加“己、八”底,还是“毛”字旁加“几、八”部,其共同特征是——毛部;而且“八”相当固定,非是“巴”。这一民间俚语书写方式是由繁到简,越来越通俗,越来越现代化,最后成了“JB”。“巴”是最后成字,晚清以前均为“八”。在康熙大字典中,已不再是《红楼梦》中的毛部八旁,而是毛部巴旁。所以,可以推断“八”到“巴”的转写,正是清代康雍乾时期。
  
  
  
  那么,再早再早,甚至甲骨、金文时期,“JB”怎么写的呢?
  
  答案相当明确,就是“且”!小心,别念了qie,是jū。《说文解字》对这个音说得很清楚。但是《说文解字》将这个字解为器物,其实大错。
  
  后来郭沫若等大师对甲骨、金文的考证指出,古象形文字中,“且”就是“祖”,更是阳具的图腾。李敖也是坚信这一点的。
  
  这在川西方言里也有印证。刚才说了,人们常称“JB”为Jier;其实,有半数的方言中,这个词被念着Juer!这正是“且”的最古音!
  
  那么,为什么“JB”两字,在古文字中是“且”一字呢?“八”由何而来?
  
  这就是前人没注意到的“具”字了!
  (字形见
  不是中间三横的“具”,而且中间只有两横。我们经常所说的“阳具”,其实应该是中间两横的——上且下八,而甲骨、金文中三横的“具”是另一形了。
  
  先看看甲骨文中的“且”,难见“具”意:
  
  
  再看看看金文中的“且”,特别是最后三个,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且下八的“具”字,两者完全通用,如下图:
  
  
  
  
  由于古文字上下书写,与“且”通用的上且下八的“具”字,极可能被人有意无意间分念为“且八”。再次提醒,音jū。这,就是“JB”的来源!
  
  也正因为被分读为“且八”,而独立的“八”有否定之意,同形意会,语境相染,所以,我们今天的语气助词“JB”会被用来表否定!
  
  
  
  甚至,早在很古老的时候,人们就在用“且”作语气助词表否定、反感之意了!
  
  请读《诗经·褰裳》:子惠思我,褰裴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翻译成现代语言,女子对男人说道:你呀,要是想我,就是撩起衣裳光着脚也会过趟过河来跟我约会;你不想我,未必就没有别的帅哥唆?你狂什么呀,狂个JB!
  
  再看《诗经·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也是此意——哪有帅哥啊,帅个JB。
  
  我们知道,诗经乃民间采风,且那时未经理学教化,所以那些女子出语“低俗”,带了把子,这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
  
  
  
  
  更有意思的是《诗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出了东门,美女如云,虽则如云,却不是我所想念的呀!只有那白衣绿巾的姑娘,才可以使我快乐。出了外城门,有女如茅花艳丽,虽然艳丽,却非我所想呀,只有那白衫绛珠的女子,才可以让我幸福。”
  
  你会说,怎么?这里“匪我思且”没有表否定啊,成了和“匪我思存”相应的表肯定了嘛。
  
  嘿嘿,这里有个更深层次的东西。《尔雅·释诂下》中解释说,“徂(假为且)、在,存也。”郭璞注:“以徂为存,以向为曩,以乱为治,以故为今,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词也。”——这就是中文学中著名的“反训”。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相反的意义的现象。如“朱门酒肉臭”,其实“臭”是“香”的反训——这恰恰说明,“且”在“反训”前是表否定的语气!
  
  
  更进一步,关叔怀疑“匪我思且”的“匪……且”语式,可能是正跟“非…八…”语式有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
  
  
  
  
  
  
  
  
  补遗: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中的“巴”
  
  为了语感均衡,现代汉语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古汉语的“目”变为“眼睛”,“齿”改为“牙齿”。同“子”一样,“巴”也被大量作为双音节词的后缀音。那么,这个“巴”怎么来的呢?
  
  没得说,还是来自于“JB”的“巴”,也就是“且八”的“八”。
  
  让我们先看看双音节词中“巴”的涵义,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字可以加上“巴”作为后缀音。
  
  个人理解,“巴”作为双音节词的后缀音,有两意:
  
  1、表示事物属于本体,更突出于本体,且有软硬状态变化。如“嘴巴”(嘟嘴状态为硬突)、“尾巴”。
  
  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且八”了。请看金文中的“且”:
  
  后三种字形中的下半部的“八”,均表示突出于本体。
  
  2、表示事物本身有两种形态,液态(软、流畅)、固态(硬、凝滞),而目前处于后一种形态。如“结巴”、“哑巴”、“盐巴”、“卤巴”等等。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转义。
  
  以上所提的双音节词,均为现代汉语所有,仅有“JB”这个词,是见于清及清以前古文的。因此,可以说,“JB”的“巴”正是所有现代双音节词中“巴”的鼻祖。
  
  



我不喜欢整理房间,他们都叫我乱室英雄。

2426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血青年

UID
58625
回帖
10203
主题
2426
积分
42502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10-8-30
最后登录
2024-10-31
在线时间
1595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82315412534151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血青年

UID
7862
回帖
12271
主题
313
积分
47040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07-10-7
最后登录
2020-11-1
在线时间
2471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少将

三千红尘如风过,来世不知她是谁

UID
32396
回帖
12352
主题
294
积分
46766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09-10-23
最后登录
2017-3-3
在线时间
730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那照片JJ更是受教了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230

回帖

4410

积分

少尉

UID
78996
回帖
1230
主题
52
积分
4410
阅读权限
130
注册时间
2011-2-12
最后登录
2013-4-13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远八远,非喎八喎
原来如此!想简简单单工作!简简单单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463

回帖

3997

积分

少尉

UID
105708
回帖
1463
主题
69
积分
3997
阅读权限
130
注册时间
2011-7-20
最后登录
2018-2-15
在线时间
141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JB硬
<img src="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class="v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15

回帖

2930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87279
回帖
715
主题
6
积分
2930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11-4-4
最后登录
2019-4-28
在线时间
307 小时
发表于 2011-9-1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2 01:06 , Processed in 0.0403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