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们说再见 一、 我用冰冷的水冲了把脸,抬眼看到镜子中一双因为孩子般肆无忌惮地无声地哭而微肿的眼睛,我知道其实并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自己哭了一把。泪湿了那张稿纸,泪湿了那我写给她的第一首诗: 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 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不敢飞得太远 不管我随着风飞翔到云间 我希望你能看得见 就算我偶尔会贪玩迷了路也知道你在等我 记忆中的席暮容在轻轻吟唱——“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在这时候/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而黑暗尚未来临/在山冈上那最郁绿里/还有着最后一笔激情/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在这时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结局尚未来临/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我不会像席暮容那样释怀,平静附有理性地接受一切。我将头深埋入被窝,眼泪却很诚实地奔跑出来,冲击着我的神经。如独自站在冰冷的树枝上,夜风拂过,踮起脚尖遥望天空,每天我都渴望爱情,但没发觉我已被爱情所奴役。一个人独自守着自己的梦,只希望躲在无人的角落,与她一起飞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并不适合你!”我狠狠地把它删掉,永久的删除掉,我删,我删,我删,我哭,我哭,我哭了……第一次为女生而哭,哭得那么惨,第一次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泪水,顺着我的面颊,滴在枕头上,滴在纸上,滴在我心上,不停地侵蚀着我的心。 我并没有放声大哭,我没有勇气,我哽咽,将泪水深深的藏到心底刺激着心中每一根伤透的神经。男人,毕竟我是男人,望着墙上的镜,看着眼中的泪,润红的眼睛格外的美,透着感伤的美,可我并不打算让这种美在世间贮留太久,我擦干了它,男人并不需要这种美,她不属于我,我们分手了…… 现在零点早已经过了。二月十四日,一个注定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日子。 一个小时以前。 我的手机提醒我有新短信,我用手在枕边摸索了许久,才寻找到了那部冰凉的仍发着惨白的光的手机。发信人显示着My Girl,是她发给我的。 半小时以前。 还没到二月十四日。我躺上床,很温暖,很舒服。之前冲了个热水澡,全身都很轻松。我照例给她发短信,这是我们放假在家的时候,睡觉前的必修课。我问她: “明天是情人节,打算怎么过?要不要我过去一趟?” 没过多一会儿,我收到她的回复:“不用了,我想睡觉了。” “能再多聊一会儿吗?”我想让她再陪陪我。其实我心里早想好了怎样说一些情意绵绵的话,毕竟明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不想,你别老是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嘛!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你这点!”她好像有些生气。 我也被她突如其来的火气搞得莫名其妙,我想,情话是说不了了,那就说些正事吧。“我俩的事你啥时候跟你爸妈说啊?我都要毕业了,这样老是做‘地下党’也不是办法啊!”我很想让她带我去见见她的父母,以便尽快地确立我在她家的合法地位,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入一剂强心针。在一年前的夏天,她来到我家,算是见过我的父母了,而且我家里对她的印象还不错,我妈平时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会问到她的情况,问到我们的感情怎么样了。为了寻求一种感情的平衡和心理平衡,从那以后我常常跟她提及这方面的事。 “既然你已经提到了这事,那我就跟你说了吧,其实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再在一起了,所以我觉得也就没必要跟我家里人说了。” 我一听这话,很吃惊。不过我想,可能是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惹她生气了。于是我嬉皮笑脸地回答: “呵呵……别跟我开玩笑了。说正事吧,明天你怎么安排的?”发完这条短信过后,我心里有一种像是在等待宣判的罪人一样的感觉,仿佛我的周围出现一团团的乌云。这一招果然没有奏效,我就像有预感一样,她发过来的短信我不敢看,真希望我收不到她发来的短信。约莫十分钟后我仍然接到了她发过来的短信。我颤抖着打开了收信箱。 “我决定了,我们还是分手吧,祝你找到幸福。”我看完这条短信,心里像有一块石头重重地落了下来的感觉,大概在我内心,我的潜意识里就有这样的预感吧。看着最后那一句不痛不痒的祝愿分明夹杂着残忍,我也就没多想了,回复到:“好吧,也祝你找到幸福。” 干脆得让我自己都无法理解,发完这条短信过后,仔细想一想,我刚才是不是太冲动?太草率?这样的回答会不会让自己后悔?我已经开始后悔了。于是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可是为时已晚,大概她发完刚才那条短信没等我回复就已经关机了。我顿时心生失望,一团无名火升上来,心里骂了一句:“拷,什么玩意儿嘛!” 关上灯,却久久无法入睡。我后悔自己连一句为什么都没问,不过话又说回来,问了又怎样?!全是她一个人做主,我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得不在愤然与不安伴随着迷惑中睡去。我希望刚才所发生的一切是个梦,希望她还爱着我。当然,这个希望是存在的,不过是存在于二月十三日及以前。现在是二月十四日了。 我在X大念书,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绩不好,并且留了一级。我觉得从我开始读书到现在,一直厄运连连,但是都被人为地化解掉了:小学升初中我差十分上重点班,但我还是上了重点班;初中升高中我又差四分上重点高中,我仍然还是上了重点高中;高中升大学我还是差了两分,不过我最后还是读上了大学,尽管是专科。一年之后,我终于在专升本的考试中顺利过关。但是好景不长,大二下学期我由于挂科太多而受学籍处理。 回想起大二的那个充满幻想与幼稚的时期,虽然结果是残忍的,但从那时起,我便学会了思考。与我一起思考的还有一个文学青年,名叫山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递给他一支千嬉骄子,但他没要。我当时就想:“SB,不识货!”或许我们之间真正的友谊,就缘于对烟的嗜好。但是所有的烟友不一定成为好朋友,所有的好朋友都不一定是烟友。 在我印象当中,我们友谊的真正开始是在一次聊天当中。这不是一般的聊天,因为我们那次聊的时间很长——一个通宵都在聊天。那是我第一次熬通宵。我们聊关于自己的一些事,聊自己的爱好——文学。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买房买车买一切金钱可以买的东西。我记得第一次写诗给小月的时候,她竟然用一种近乎于看见了上帝一般惊讶的语气对我说:“你还会写诗?!” 其实这并不怨她。其实就我的经验而言,诗这东西有人一晚的时间就会了,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在现在,如果一个大学生还知道甚至读过弗洛伊德,就只能去当作家;如果连海德格尔都知道,就只能去当诗人;如果连本雅明都知道那就更危险了,可能什么都不是。以上的东西我略微知道一点,所以冒充个诗人应该绰绰有余。山雨和我一样,什么都不是。在我们狭小的寝室里,在上下铺一平米左右的空间里,我们构筑了一座梦想的高楼。 他的个头偏高,消瘦的脸上有着一双明眸,休闲而带严肃的衣着显现出几分帅气和才气。我到现在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他可以算作是我文学的启蒙老师,尽管当初我们的水平都十分有限,但我们在不停地学习以及互相学习,这使得我对于文学,对于生活,对于自我的理解更加丰富和透彻。 2002年劳动节长假期间,他买了台电脑。我们在电脑上疯狂看碟,游戏和阅读,及在以后的大二生活当中与之形影不离了。直到我得知所有考试科目几乎全部没通过的时候,当时我觉得文学只是我的一个梦而已。事隔两年以后,在我去火车站的路上,山雨对我说:“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已经形式堕落了。” 我明白,我的梦也是他的梦。可能多年以后,我们都不会记得在点式楼1403-2这个寝室里曾经有两个年轻人一起讨论形式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派,但我们都会记得我们曾经共同拥有同一个梦。 在2004年6月28日那天,我们在火车站分别。我走之前只对他说了一句话:“等会儿走的时候,干脆点。”他是沉默的。 火车准点到达。我转过身,与他握手,与他拥抱在一起。我能感觉到他在抽泣。他把我搂得很紧。我没说话,只是拍他的肩膀,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一说话,我就会忍不住。 我上了火车,隔着车窗向他挥手。列车慢慢启动。我回到座位上。双眼紧闭,不禁地浮现几分钟之前的场景。我再也忍不住了,进去厕所,扒在铁窗栏上大哭。我不知道他还在月台上没有,他追逐这趟列车没有,可是再追逐,也追不上我们这段匆匆逝去的大学时光——还有青春。 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停止了脚步是怎样的,更难想象这世间如果没有了雨又是怎样的。我好想淋一场雨,在一场瓢泼大雨中因奔跑而使自己的头脑更加清晰,让时空在这片别样的天地中唯美地穿越,续写着传奇。 岁月教人成熟,年纪轻轻的我竟有了饱经沧桑的感觉。不是矫情,尽管从校门到校门,从没体验过真正的大风大浪,但岁月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刻刀,而生活就在这把刻刀的雕琢中一点点地老去。 人是很孤独的,有时你站在喧嚣的街头依然觉得身单影只。但人有时需要孤独,是谁说过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看破一些俗事,获得几许永恒? 大二时,我意气风发地和山雨以及其他几个同学开办了一个文学社,而且义无返顾。编杂志的时候很凄凉,没有人帮忙,因为没有求别人,也实在没有求人的必要。当我们用自己的生活费出版了第一本杂志的时候,想起了自己饥一顿饱一顿的样子有点想哭。但不是真的委屈而是真的感动!人生真正的感动又能有几回? 从那以后,我知道人除了吃饭之外,确实应该做点什么。 人这辈子,可以没钱,不能没有几个相知的朋友,喧嚣的世界中,他们的言语和歌声,使你即便流浪仍然觉得富有! 山雨与我一样热爱文学与电影,热爱足球与音乐,但是我不喜欢我学的铁道电气化这个专业。好混歹混终于还有一学期毕业了,工作也在此时有了着落,同时也怀着复杂的心情走下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似乎剩下的事情都很简单,等待着毕业,等待着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与奋斗。我一直相信一部电影的一句台词: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人生只有两种诠释。 但我哪一种也不想选择,我做的事甚至可以不为任何目的,只要我喜欢。我是个多信仰的人,我倒肯定所有的信徒都会骂我的不专与轻狂,可是只要能让我释然的信仰我都乐意去接受,哪怕做一个讽刺漫画里戴着十字架拜观音的基督(河蟹)。梦中的梦中,梦中人的梦中,也许一切都只是繁华的布景。可能某一天,人们在布景前所有的蠢动都会突然消失,一夜间繁华落尽,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几亿年前猖獗的恐龙也是无声无息地消失掉的,徒剩下庞大的骨骼让人唏嘘。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朝生暮死放浪形骸,也许大家只是想在死亡前尽可能多的人发生尽可能多的关系,然后一起手拉手义无返顾地奔向死亡。是悲哀还是悲壮?释迦牟尼脸上的表情永远慈祥,可千山万水无行三界也逃不过一个“空”字。同样,我喜欢夜生活,混乱的音乐,杂乱的人群,陌生男女的味道,他们身上散发着香烟和酒精的杂乱的味道。一切让人想象到死亡的末日,像被隔绝的世界渗不进阳光和空气。我重复着我的生活,然后回到寝室,黑暗中对着镜子狠狠的抽烟,扭动着身体,我看到自己僵硬的表情。 很难相信像我这样一个留级生会选择考研,对于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无论留级也好,考研也好,有目的或没有目的,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也没有放弃过。我发现我骨子里透着一股狠劲儿。我的心理是很叛逆的,或者叫玩世不恭:梦想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现在广告上不是什么都是Up to you吗?!但有碍于家长和老师的叮嘱与期望,我不得不披上一张虚伪的外衣,沿着家长早已铺好的路走下去。沿途的风景我没有心情去享受,因为我失去了走路的乐趣。独自梦在漆黑的夜里,张开双臂拥抱泪水。每夜每夜享受孤寂,却不知道自己已被悲哀所囚禁。我不想与人说,是因为谁也不愿听。 从前是想方设法学着超脱,如今释然了才有了这种超脱的感觉。其实人活得好不好全在你自己,生活就是生活,把它理解成诗也好,画也好。你只要淡然些,就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最近,我特愿意一个人在校园散步,看看天,看看地,看看熟悉的楼群……有时也想着自己将来什么的,但更多的还是怀旧。那一份份容易的感动,仿佛阔别已久的游子重返故园。 偶尔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心事随风飘荡,那种感觉是绝妙的。 即将结束梦幻般的大学时代,即使告别书香弥散着的校园,即将以幼嫩的翅膀去承受社会的风风雨雨,怎能不在深深地怀念中带着挥之不去的愁绪?无论是在喧嚣繁华的商业一条街,还是在情意绵绵的荷花池旁边,有人在挥霍金钱和青春,有人在寻找着自己的目标或是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我曾不知疲倦地穿梭于这两个地方,但我终究一无所获。现在,我又该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