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80后坚强妈妈欲割肝救子 网友赞母爱伟大
2011-07-11 19:06:14 华声在线
病床上的胡博肚大如球
病床上的胡博苦不堪言 华声在线7月11日讯(记者 蒋小康)有人说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近日,互联网上的一段视频为这句话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为挽救患病的儿子,四川省简阳市28岁的陈锦如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肝。然而,13万元的手术费犹如一道天堑,阻断了她给孩子一个健康肝的愿望。据了解,通过四处筹措,小胡博的手术费仍差7万元。
母亲:儿子没了,就不会再有了
11日,国内某知名视频网站一段题为《80后英雄妈妈割肝救子 13万手术费难倒家人》视频点击量激增。网友称赞其是所有80后的骄傲,最坚强的妈妈。
视频中,上海仁济医院的病房内,9个月大的胡博痛苦的躺在病床上,肚大如球。床边,母亲陈锦如忍不住抽泣,父亲胡迁山早已两眼通红。为了孩子,夫妻俩从四川到广东再到上海,四处奔波求医。
今年4月,当时年仅半岁的胡博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肝功能失代偿期,肝腹水。因为已是晚期,病情危重,手术需要大笔费用,有医生曾劝说夫妻俩干脆放弃治疗,“不如带回家养着”。
“钱没了,可以再挣;小孩没了,就不会再有了。”为了孩子,尽管本不富裕的家庭早就一贫如洗,夫妻俩还是不舍得放弃“肝移植”这个唯一让孩子生存下去的机会。这对80后的父母抢着要为孩子捐肝。
起初,夫妻俩商议由胡迁山来捐肝,因为考虑男人动手术后恢复的快一些。但是最后,担心动手术后,丈夫和孩子都在病房,“那么高的住院和治疗费用,陈锦如作为女性,精神上和经济上都无法承受得住。”最后陈锦如选择自己捐肝,这样胡迁山还能外出打打工,挣点钱坚持。
目前。经过检测,陈锦如的各项医学指标都符合为孩子做亲体移植。唯一的障碍就是手术费。
父亲:店子已经转让了,暂时几无任何收入来源
胡迁山告诉记者,院方考虑到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已经对手术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免。加上这段时间网友捐助的2万元,已经从亲戚朋友那里筹措的4万元,仍有7万元的手术费缺口无法填补。
“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我和他妈妈每次都如坐针毡。”胡迁山说,夫妻两个都是刚从大学毕业1年左右,家中以前的生活来源全部依靠他们开的一家电脑维修店营业所得,为了给孩子治病,维修店已经转让出去,家里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入了。
胡迁山说,如果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胡博能顺利做完肝移植手术,他和陈锦如打算就在上海找一份工作,“因为肝移植后,初期每个星期都要来医院复检,所以住在这边能节省不少车费。”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坚强的80后夫妻,可以拨打华声在线热线电话0731-84329525、三湘都市报热线电话0731-84326110;或直接与胡博的父亲胡迁山联系15976023015。
华声评论 捐肝救子,同情之后是悲呛
文/黄炜信
又一例爱心的报道,笔者同情过后感觉到层层悲呛,如鲠在喉。
曾经“暴走妈妈”陈玉蓉捐肝救子的事迹传遍全国,感动了很多人,医院也为其免除了近百万医疗费。在一群被昂贵医药费压垮的患者中,“暴走妈妈”无疑是幸运的。然而,这样的幸运多多少少带着偶发性,试想如果不是陈玉蓉的暴走引起媒体关注,进而引起爱心人士的关注,医院是否会做出免单决定?
让偶发性变成常态,唯制度可行。所以,笔者很想问问这个可怜的孩子为何无医保支持?报道中没有提及此问题,但目前国家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已经基本覆盖全国,据媒体报道的数据,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7亿人。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加入医保,就该责问相关部门为何使“应保尽保”变成一句空话。如果这个孩子加入了医保,但手术不符合报销条件或者说报销比例小得微不足道,那么,“小病要门槛,大病报不了”的医保是否该改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