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2|回复: 1

西汉陶炉引专家猜想 据载楚国贵族曾迁移此处

[复制链接]

6829

主题

7万

回帖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回帖
73850
主题
6829
积分
283136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5-6-18
在线时间
10815 小时
发表于 2012-3-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汉陶炉引专家猜想 据载楚国贵族曾迁移此处

2012年03月03日08:48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一个出土小陶炉,引发文物专家无限猜想

铜鼎、串珠、铁灯……经过河水的冲刷,黄沙退去后,这些曾经深埋地下的千年古物重展容颜。

在昨天的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消落区出土文物价值评估专家座谈会上,出土于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的文物,将两千年前蜀地先人的生活图景,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一个造型独特的西汉陶炉,更是让现场的专家们兴奋不已,笑言可能是烧烤用具的“前身”。


价值评估:现场展示出土文物有铜鼎也有铁灯

昨日的座谈会上,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展示了部分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的出土文物:精致的蒜头壶、铜鼎;铁戟、铁刀虽经千年,可棱角分明,仍能看出千年前的锋芒;上百颗的串珠,无不显示消落区当年的繁盛;而一盏通体黑色的铁灯,更是将人们带回两千多年前,反应当时蜀地先人的生活场景。

现场专家鉴定,这批文物多为墓葬出土,规模大、规格高,而且造型精美,十分珍贵,这批文物的出现,对研究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有着重要意义,铁灯的发掘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四川冶铁业的发达。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化石介绍,蒜头壶、铜鼎、上百颗串珠,均在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域首次发现。


奇特陶炉:专家笑言这可能曾是“烤箱”

展示文物中有一座造型奇特的陶炉,属于西汉时期,是四川地区的首次发现。这座方形陶炉长40厘米,宽11厘米,灰黑色,略显斑驳,两侧设计了6个孔,底部也有7个,边缘处还有2个突出的手柄。

由于河水冲击等原因,出土环境遭到了破坏,当年与陶炉一起埋入地下的器皿不见踪影,暂时无法确定陶炉的具体用途。“也许,它就是当年的烤箱”,四川大学教授宋治民笑着说,“如果是这样,那它算得上是烧烤的鼻祖了。”“也可能是烧炭火的器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殿增表示,四川气候潮湿,许多地方都有烧炭火的习惯,“炉壁上的孔就用来增加通风效果。”

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专家们做起大胆假设。“也不能排除烧烤器皿的可能性”,赵殿增接着说,凭借手柄,可以改变陶炉的位置,“是一个移动的烤箱”,“也或许它什么都不是,只是当时的一件艺术品。”“现在都还只是猜测。”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化石笑着说,了解陶炉的用途,需要更多科学的依据佐证,“也许随着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科学发掘的进行,陶炉用途的秘密能真正揭开。”


文献记载

楚国贵族曾迁移到这里

历史上关于严道地区(包括今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的记载很少。成都武侯祠研究员罗开玉介绍,严道是秦汉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过去属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此次出土的文物,对研究移民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是对四川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补充”。

文献上曾记载,秦灭六国后,楚国的贵族迁移到了严道地区,此次出土的文物中,铜鼎、蒜头壶在当时只有中上层人民才可能拥有,且造型属于关中地区的典型器物,“是典型的外来移民产物”。


新闻链接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考古

历时7年发掘文物近10万件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考古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是四川省内历时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也是四川考古史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证明了大渡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004年至2010年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的22个文物点累计进行了34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31080平方米。共发现遗迹数千个,出土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各类文物近10万件。


概念解释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区蓄水850米以后,沿江两岸常年形成一个落差60米的消落区。受到库水常年周期性的冲刷淘蚀,许多原本掩埋于地下的文物可能重新露出地面。

天府早报记者 毛逸 实习生朱颜摄影肖潇



个人微信 33239 6666
提供简阳论坛访问相关帮助
也欢迎加好友后申请进入论坛微信群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发表于 2012-3-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喃~~{:soso_e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6 11:30 , Processed in 0.0363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