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2|回复: 3

普通村民心系家乡发展 欠一身债仍垫钱修路

[复制链接]

465

主题

3411

回帖

9043

积分

上尉

UID
116761
回帖
3411
主题
465
积分
904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4-13
最后登录
2015-1-20
在线时间
162 小时
发表于 2012-5-1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7595953.jpg

67595954.jpg

欠一身债仍垫钱为乡亲修路

李月明:一位几十年来助人为乐的普通村民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新布包里,摸出一叠发黄而残缺的奖状:“连续12年学雷锋,荣获三等功”、“1981年,四川省新长征突击手”、“1982年,四川省民兵先进工作者”……

昨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长寿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见到了李月明,这位因为做好事而名扬当地的普通村民。现在,李月明正忙着募捐为村里修水泥路,在自家还欠债的情况下,为修路他已经自己垫支了2万元,还把自家的两块地换给了不愿“让路”的村民。

念头修路助家乡发展

现在,李月明在一家蔬菜公司务工。

他说,那里成片的蔬菜基地和便捷的交通,让土地增值,让群众致富,让他产生了回家修路,帮助家乡搞发展的念头。

据了解,李月明所在村社有280余人,全社群众进出的主干公路,只有一条陡窄的石板路,上坡要爬,雨天一脚泥,没有公路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修好公路。”李月明暗下决心。

然而好事却难办,要修建新的公路,涉及青苗补偿、土地调换、村民筹资等大量工作。

行动主动当起协调员

为修路,李月明主动当起协调员,挨家逐户走访公路建设中的土地涉及户,白天不在家的,晚上继续去,外出打工的就电话联系。

李月明不要一分报酬,全心收集协调土地的意见。

公路要通过一位村民的柴山,但这位村民不愿意要青苗补偿费,协调两次土地调换他都不满意。

最后,李月明用自家的两块土地和他调换,把问题解决了。

感动连续3个月不休息

为修好这条长约3.5公里的路,李月明连续3个月没怎么休息过。

“有一次下午4点过了都还在工地上,他差点饿晕了。”邻居魏光才说起李月明的拼劲,眼晴都有点湿润。

在李月明的带领下,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沿着这条新修的公路走了一趟,只见一条主干公路分出许多支脉,延伸到全社各户村民门口,实现公路通到户。

“原来运化肥这些都靠马儿运进来,每150公斤就要15元的运费,现在路通了,打个电话,免费就能运到家门口。”如今,公路修通,大家都方便了许多。

最新义举

为把公路修成水泥路他亲自到全国各地募捐

李月明还想把目前的公路硬化成水泥路。然而,近4公里的水泥路需要上百万元的建设资金,靠村社280多人筹资,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李月明开始进行社会募捐。此前,李月明在全国各地都积累了一定人脉。

用他的话说,为了实现公路硬化,他厚上脸皮,从村社里选了2名代表和他一起逐一登门拜访,成都、武汉、重庆都留下了他们募捐的脚印。

人们被李月明的无私精神打动。到目前为此,李月明已募集到修路款近60万元。

他将这60万元以村集体名义存入银行,同时和2位村民代表共同监管,必须3人共同到场才能提取现金。李月明说,募捐资金将全部用于公路建设。

“为修路,他自己垫支了2万多元,现在他自己修房子都还借了几万元外债,大家都劝他从募捐款里提出2万元出来先还上,但他坚决不干,说这是为修水泥路而准备的。”作为几十年的老邻居,魏光才对李月明是打心眼里钦佩。

感人往事

曾连续12年学雷锋受表彰

昨日下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进龙车镇长寿村,李月明正在家中,整理多年来获得的奖状,有些奖状已经泛黄,微微受潮。

“我那个时候,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张思德、雷锋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当时对我影响非常大。”说起这些奖状的故事,李月明的思绪回到了40多年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按工分吃饭时期,很多家庭缺劳力,白天既要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回家后还要挑水找柴照顾孩子,很多时候是顾此失彼。

李月明看在眼里,决定帮帮他们。当年身强力壮的他,利用晚上时间,帮这些劳弱户挑水、劈柴,这一干就是10多年。

1967年到1979年,李月明连续12年学雷锋做好事的事迹被传扬,有关部门专门给他颁发了奖状进行表彰。

妻子眼中的他:走在街上都要去帮人

李月明也在努力致富,上世纪90年代末,他在全村率先搞起“林下鸡”养殖,由于技术不到位,一场鸡病让他血本无归。

当年,他还患上了骨髓炎,为此花掉不少医药费,原本靠种地过日子的家庭负债几万元。

为还债,为改善生活,他和其他乡亲一样,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在外出打工过程中,他当过搬运工、做过园艺工、干过保安工作。人在他乡,李月明仍然坚持做好事。

“走在街上,看别人病倒或没钱坐车、吃饭这些,他立即就会去帮助别人。”妻子曹其惠对丈夫显得有些“不满”。

“这些年,他花在帮助他人困难的事上,起码不下万元。”曹其惠说。

母亲眼中的他:见不得别人有困难

李月明家条件并不好,上有老,下有小,上世纪90年代初,附近邻居都建起新瓦房甚至楼房了,他家却依旧是3间老瓦房。

“光做好事有什么用,还不是穷。”、“何必那么傻,多给自己考虑才差不多”……

面对他人的不解与讥嘲,李月明依然坚持做好事。

“看到别人吃干,我吃稀,我会很高兴;看到别人困难,我心里会很不安。”李月明如是说。

“我这个儿子就是见不得别人有困难,宁可自己吃亏都要得。”谈起儿子时,李月明80岁高龄的母亲仍不免疼惜。

金其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雷朋摄影报道

人物简介

李月明

李月明,男,1952年10月生,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长寿村二组人,中国G.C.D员。

当过民兵,1998年以前,在家以种地为主。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村上率先搞过“林下鸡”养殖,由于技术不到位,没有取得成功。

1998年起开始外出打工,在工地干过搬运工,当过保安,做过园艺管理员;现在一家蔬菜公司工作,主要工作是种菜,负责物资管理。

(河蟹)有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40多年来,李月明一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雷锋精神”,曾连续12年学雷锋获表彰;如今年已花甲的他正忙碌着为家乡修路。

此外,他还获得过省级先进民兵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等光荣称号,1981年曾当选为纳溪县人大代表。


今天心情真好

81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大校

UID
20925
回帖
15851
主题
81
积分
39591
阅读权限
185
注册时间
2009-2-20
最后登录
2023-2-9
在线时间
393 小时
发表于 2012-5-15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主题

3411

回帖

9043

积分

上尉

UID
116761
回帖
3411
主题
465
积分
904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4-13
最后登录
2015-1-20
在线时间
16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呀,哪里去找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少将

黑马

UID
116194
回帖
19252
主题
305
积分
55275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12-4-1
最后登录
2021-3-31
在线时间
939 小时
发表于 2012-5-15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人国家就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3 14:51 , Processed in 0.0363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