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反赌案终结,所有涉案球队究竟将面临如何处罚的问题再度浮出水面。经过记者多方了解,足协内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意见”,那就是“具体处罚办法参照当初成都谢菲联(微博)和广州医药两家俱乐部的处罚结果,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据悉,一切处罚将在新一届的足代会召开之后才能进行。
谢菲联、广药成参照物
在中国足坛反赌扫黑案件第一次公开宣判的时候,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就屡屡在公开场合表示,足协绝不姑息那些犯事的俱乐部,而是会根据公安部门调查的结果严肃处理,“该降级就降级,该开除就开除!”同时,韦迪也一直强调,处罚一定要等到反赌扫黑案件全部结束之后才能做出。如今,中国足协不得不面对“秋后算账”的问题了。究竟如何处罚?根据知情人士的透露,足协内部已经有了一些“共识”,那就是参照当年成都谢菲联、广州医药两家俱乐部的处罚结果进行处罚。当年,成都谢菲联与广州医药两家俱乐部都是被确定了通过不正当手段来直接操纵比赛,进行“买球”。在目前已经涉案的俱乐部中,只有极个别俱乐部与上述两家俱乐部的性质相同,其他多数俱乐部都是通过“送礼”的方式来拉拢足协官员。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足协的最终处罚一定会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届时,会有俱乐部遭遇降级的灭顶之灾,但更多的俱乐部面对的将是“罚分”、“罚款”等处罚。
至于如何制定处罚标准,一些专家已经给足协提出了建议。“要历史地看待涉案俱乐部,不宜全部降级,也不宜全都不降级,应根据司法机关最终认定的案情综合考虑。在处罚思路上采取‘落实到人’的策略,即尽量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不是俱乐部(即对投资方已经变更的涉假俱乐部不采取降级处罚)。在具体处罚上可参考《公司法》、企业法人制度,对涉假俱乐部责任人进行处罚。”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表示,有多种处罚方案可供参考,“首选的是对没有变更主体且情节严重的俱乐部按中国足协行规进行降级处罚;而对变更投资方的俱乐部进行取消成绩、罚分、罚款,对当事人取消参与足球行业资格等处罚。理由是不能根据几年前的旧投资人和球员的涉假行为来处罚已经更换了投资方、球员的俱乐部。这也解释了为何在2010年对同样涉假的广州医药和成都谢菲联采取降级处罚,因为这两家俱乐部没有变更主体。”钟秉枢的建议是,对涉案俱乐部的处罚包括取消当年比赛成绩、罚款、适当扣分等方式,对个人最重可以施以“终身禁止从事足球事务”的极刑,但应尽量规避降级或少降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