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锅店半数员工为聋哑人 持手牌便笺与顾客交流
2012年08月19日11:28合肥晨报杨晓曦
每桌都有便于顾客和聋哑人服务员沟通的卡片
合肥首家聋哑人服务火锅店现身
晨报讯 8月18日中午,顾先生和朋友来到宁国路一家新开的火锅店用餐,走进店内,他发现这里的服务员虽然个个是帅哥靓女,却从不与顾客用言语交流。原来,他们是一群身残志坚的聋哑人。
火锅店: 半数员工为聋哑人
这家火锅店位于宁国路与南一环交口附近。8月18日中午,记者来到这里。走进店内,门口一位迎宾小姐面带微笑,无声地弯腰迎客。
只见几位顾客入席后,女服务员向他们出示了一张红色心形服务牌,上写“你好,请问哪位点菜”的字样。顾客对视无语,似乎明白了什么。几秒钟后,点菜者主动接过菜谱,自然地勾选着菜。无论点火还是上菜,服务员总会先向客人展示“对不起,打扰一下”的服务牌,换来的是客人友善的点头或微笑。
据该店经理介绍,店内共有45名聋哑人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他们从事着服务员、传菜员、清洁工等工作。每个服务员手腕上都戴着一个服务呼叫器,上有加菜、酒水、买单、服务和取消功能。客人需要时,其所在餐桌的号数、所需服务的种类就通过该服务呼叫器显示,并以震动感应的方式告知服务员。
记者还发现,在每张餐桌上都有几张小手牌,上面写着买单、酒水、米饭等字样,手牌后面还有手语图形。顾客若有需要,可以向聋哑人服务员出示小手牌,也可以按照手牌上的手语姿势,与服务员进行沟通。
此外,每个服务员都随身配备着专用的便笺纸,为客人服务时,双方即通过在便笺纸上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
顾客: 残疾人服务员不容易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用餐的顾客。顾先生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他听说宁国路开了一家聋哑人服务的火锅店。“趁着周末,带上家人来这里体验一下。”用餐时,顾先生不时用简单的手语与旁边的服务员进行交流,“之前也不会,来这边现学的。这些年轻的聋哑人服务员很不容易,他们真的是用心与顾客沟通。”
顾客杨先生说,这家火锅店不像别的饭店,“很安静,即便在大厅里也一样。”他坦言,之前和朋友外出吃火锅时,席间都是大声说话,有需要就大叫服务员,“在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轻声交谈。”
服务员: 聋哑大学生当起传菜员
采访中,该店经理告诉记者,45位聋哑人员工大部分来自安徽,也有从外省招聘过来的。火锅店开业前,他们均接受了一个月的专门培训,“这些姑娘小伙虽然不会说话,但心灵手巧,非常值得信任。”
刘珩今年24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是一名聋哑人,如今在火锅店当传菜员。在领班的翻译下,记者了解到,刘珩去年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公司上班做艺术设计。但上班后的刘珩发现,整个公司只有他一个聋哑人,与人沟通交流非常不便。今年,当他看到该火锅店在招聘聋哑人员时,毅然辞去艺术设计的工作,来这当起了传菜员。
“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聋哑人,我们虽然都不能说话,但可以用手语交流。每天上班都很开心。”刘珩通过手语告诉记者,来店里用餐的顾客知道他是聋哑人后,都很包容理解,“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实习生 杨晓曦本报记者 鲍晓明/文 卓旻/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