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政协副.主席陈绍华带领工作组到董家埂乡调研
11月2日,资阳市政协副.主席陈绍华带领工作组在简阳市副市长李茂鸣等人的陪同下,到距离简阳市43公里的边远乡--董家埂乡进行了“三村扶贫”情况调研。
董家埂乡.党.委.书.记.李英胜、乡长李星文等乡党委成员陪同陈绍华副.主席一行首先到定点帮扶村--董家埂大屋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该村的沟渠灌溉、道路整治、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具体意见。随后,工作组将带来的大米和食用油等慰问品发到了大屋沟村的贫困农户手上。陈绍华副.主席说:“虽然这些慰问品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这代表了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代表了为大屋沟村逐步解决问题、真正使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决心!”
陈绍华副.主席一行还视察了董家埂乡晏家河斗渠。由于该斗渠年久失修,已经形成了1.5公里的断面,影响到受益7个村的农业灌溉。了解到这些后,工作组当即表示:农业是农民的大事,而确保灌溉又是农业根本,一定要优先解决董家埂乡的灌溉问题。
10点30分,以“三村行动强基础,驻村帮扶惠民生”为主题的调研座谈会在董家埂乡政府办公楼3楼大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由乡.党.委.书.记.李英胜同志主持,大屋沟村党支部书记付家兴对大屋沟村的基本情况和该村对农业灌溉、水渠建设和交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汇报;陈绍华副.主席的另一个帮扶村--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汪思明介绍了该村基本情况和贫困户多、基础设施差、用水困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工作组成员认真听取汇报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董家硬乡.党.委.书.记.李英胜同志就全乡基本情况、区域优势和产业结构及全乡在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做法进行了汇报,并对全乡在民生工作、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贫困村多,希望尽快启动实施董家埂乡的连片扶贫开发。
工作组在听取了乡、村两级的情况汇报后,陈绍华副.主席首先说道:“我们今天是开短会、办实事、讲效率,今天来了,就是要解决问题”。龙泉山灌溉管理处副处长陈辉对乡斗渠断面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意见。简阳市水务局局长施碧君对董家埂乡大屋沟村和高家湾村这两个扶贫村明确了相应的项目扶持与帮助。大屋沟村主要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移民后扶工程着手;高家湾村则是从解决曲溪工程、生活用水、道路建设和边界村项目入手。简阳市扶贫办副主任文辉胜同志对十年扶贫规划做了简单介绍,保证除大屋沟、高家湾两村外另有6个行政村共同列入了2011-2020年扶贫村规划项目,并将争取尽快启动各村的扶贫项目。资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友才、资阳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田玉新、简阳市政协副.主席杜国英等对董家埂乡及下属各行政村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简阳市副市长李茂鸣对资阳市工作组对董家埂乡的关心表示了感谢,提出了建设董家埂乡的几点意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用抓工业理念抓农业,要用农产品的深化加工引领新农业发展,即扩规模,强龙头,创品牌,建体系。
陈绍华副.主席做了重要指示,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锁定项目。锁定重点项目,重点解决,先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锁定时间,各部门,各村应当将未来三年视为重要时期,提出3年的实施项目规划。锁定责任,责任要明确,乡里要牵头。二是要确保质量。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扎实推进,实事求是,把握质量。陈绍华副.主席还说:“我也是在农村呆过的人,不玩虚的,就讲实事,有用的就修,不搞面子工程,而且一定要修好!”三是要发展产业。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做好董家埂乡的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让董家埂乡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