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2013年3月11日下午,在“中汽协”2月份汽车产销数据发布会结束后,面对媒体对公务车采购政策调整的追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如此表示。 董扬曾参与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简称“《目录》”)的制定工作中且是专家组组长,被认为在政府公务车采购政策方面具有权威性。 记者了解到,正在修订中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包括: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不低于50%;正部级官员用车标准由此前的不高于3.0升排量、人民币45万元降至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由不高于3.0升、35万元缩减至2.5升、30万元;普通公务用车则由最高2.0升、25万元被重新限定在1.8升排量及16万元以内。 此前旧的公务车采购政策的规定是:即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排量不高于1.8升,价格在18万以下”。北汽集团一位相关人士,对政策这一变动给予了确认,“负责政府采购的同事收到了消息,政府要求中直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这一新的采购标准执行。” 这一变动究竟是以内部通知的形式,还是以政策直面大众?董扬表示“没有最终确定”。有分析人士指出,内部通知与面向大众的政策二者在约束力上有明显差异,悬而未决的形式或许表明,在纷繁复杂的政策制定背后,相关利益方仍在进行博弈。 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河蟹)在《关于领导干部“配车问题”发表的内部讲话》就明确提出,并表示公务车改革规定绝不搞“试行”,而是要“言必行行必果”。 由于中央态度明确,两.会之前,自主品牌汽车厂家纷纷公开呼吁“在公务车采购领域,必须有强有力的推进章法。”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表示:“公务车改革当前处于破题阶段,中央的决心要更大一些,态度要更坚决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