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中国梦 ——法治道路法治梦 习(河蟹)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特色道路在2013年的春天有了许多新思想、新论述。这条道路更加强调依法治国,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全面实现必然要求我们走法治道路。十八..大报告将法治道路法治梦描述的更加清晰: 第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法治道路。奴隶制时代的法律观是神本位,封建时代法律观是君本位,资本主义时代法律观是物本位,社会主义社会法律观应当是人本位。何谓人本位的法律观,它并不是“人治”,而是以人为本,以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一点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后逐渐清晰起来,十八..大报告将这种思想进行了肯定和深化。 第二,描绘了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十八..大报告勾勒出法治的新愿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十八..大报告则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是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大步。 第三,重申了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十八..大报告重申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决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报告强调指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决反对三种现象: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此次重申,既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抓住了司法独立的法治根本。报告提出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职权包含多层含义: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法院和法院之间要独立、法官的人格独立、法官的判断独立和法官的责任独立。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确保”的字眼来表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司法改革的新任务,十八..大报告抓住了法治建设的根本。 第五,强调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十八..大报告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其实是要用法治思维来替代过去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和行政思维,这说明党对提升领导干部能力又提出了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