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低价别墅群
合作开发在房地产业司空见惯,只是,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别墅却悉数低价卖给了共同上级主管单位的两百余名职工。
通发园别墅所在的“仙葫经济开发区”,自南宁商品房市场启动以来,就一直被房地产业界标记为别墅板块。“很多别墅楼盘都在这个区域,好几个至今仍在二手市场上火爆的别墅小区都是2004年前后开盘的。”辉煌置业一家分行的营业经理杨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南宁最大的一家一二手联动房地产经纪公司。
在南宁市2013版地图上,仙葫窝在不太起眼的最东端,但却契合了南宁近年来“一路向东”的新城扩张战略,一半区域还毗邻着风景秀美的南宁母亲河邕江,板块内最贵的“龙胤花园”别墅就是依江而建的。
与“龙胤花园”一墙之隔的,正是交通厅的职工别墅小区通发园。“2004年交通厅职工结伴去踩盘时,看到隔壁的龙胤花园幢幢过百万元,回来后毫不犹豫就缴了第一期预交款。”一位交通厅职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根据“通发园小区预交款计划的通知”等文件,房款是在两年间分9次缴齐的。
分配方案完全是公务员式的按级别定大小,同级靠抽签。110套、200平方米的双拼别墅是科级和工勤职工的;一百余名处级干部能参与略大一点220平方米房的抽签;剩下25套紧挨景观带、4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则留给了厅级。
2004年8月,通发园正式开工,机关服务中心发文通知大家将第二笔预交款打给“交通厅机关修建队”。
彼时,用来修建通发园的近200亩土地并非广西交通厅的,而是属于交通系统内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股票代码:600368)。1998年“五洲交通”拿到地后,投资千万元把生地做成了熟地,而后一直搁置到2003年才在年报中提及合作开发之意。
2005年2月,“五洲交通”披露了合作方广西交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交通地产)。前者出地,后者出钱;前者收回作价的土地款后,项目盈亏五五分担。公告没有忘记提示这是一场关联交易作为一家以“过路费”为主要赢利来源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当年的第一大股东“广西高速公路管理局”,是直属于广西交通厅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交通地产当年也还没改制,是一家交通厅下属的国有企业。
合作开发在房地产业司空见惯,只是,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别墅却悉数低价卖给了共同上级主管单位的两百余名职工。
最具戏剧性的是,2006年底,出地的五洲交通宣布终止通发园小区项目。公告将通发园项目描述得颇为惨淡:该地块地理位置较偏,即使在未来几年内,该地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销售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项目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竣工,导致建设成本加大,给项目赢利带来较大的风险。
“当时样板房已经建好了,集资款交得差不多了。”上述交通厅职工觉得公告写得让人啼笑皆非。按照最便宜的41万元/套计算,五洲交通退出之时,集资款应该已经到位至少800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