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大学语文课,一半学生“翘课”,一半学生不带纸笔 80%的学生写错“寻物启事” 大学生的语文素养真不怎么样 大学语文被大学“边缘化”,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呢?最近,本报记者经过允许,先后到两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听课及调查,得出的答案也令人大跌眼镜。 听课一 时间:2013年5月10日上午10点 地点:武汉某重点综合性大学 听课者:电信系大二 课程性质:必修 由于这堂课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在上课之前,学生们已经上过两节专业课了。所以当记者在第三节课开课之前“溜进”教室时,很多学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上午10点,上课铃响过。这堂课讲的内容是“率性自然,快意人生——苏轼《超然台江》品赏”。主讲老师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男老师,儒雅大方。 课程的内容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有PPT,图文并茂。老师先推荐两本参考阅读书,分别是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的个性》。 接下来,这位老师妙语连珠,分别从苏轼的艺术成就、思想,甚至“舌尖上的东坡”的角度,还原苏东坡的形象。 这堂课讲得非常不错,知识性中间夹杂着趣味性,老师肯定付出了很多时间准备。 记者坐在最后一排,清晰地看到,只有前面几排的学生在听着老师的讲解。后面三排的学生,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睡觉,要么在发呆,要么在和恋人卿卿我我。 记者随便问同座的一位男同学:“你对这个课有兴趣吗?”他愣了一下回答:“当然比我们专业课轻松多了,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45分钟下来,有两个学生一直在睡觉,没有醒过来。 听课二 时间:2013年5月11日下午2点 地点:某理工科高校 听课者:大一到大三学生 课程性质:选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