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5

非京籍少年入美籍高考续:家长称无4年护照限制

[复制链接]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发表于 2013-5-2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这两天,有关教育,有关高考的话题又一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周刊》昨天的报道: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一名高二的男孩明年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无奈之下,他的父亲,张建党把孩子送进了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得知孩子的处境,张建党的前妻从美国打来电话,称可以帮儿子拿到美国绿卡,进而获得美国国籍。

奇妙的是,孩子变成美国人后,又能在北京高考了,还能享受政策加分。

这是为什么呢?报道援引父亲老张的话说:教育部有一份关于规范我国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文件里说,“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可持《外侨居留证》直接报名参加中国高考。据说这样的考生还可以享受10分的优惠政策。

这篇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因为户籍限制,只有用异国高考的方式才能圆自己异地高考的梦,这被普遍称为非京籍考生的逆袭,或者叫有关高考的一出黑色幽默。

不过,报道刊发24小时以后,风向却再一次逆转,今天《中国青年报》报道说:他们向教育部及部分知名高校求证后发现,这一信息并不属实。他们援引教育部国际司相关负责人的回复说:“2007年起,‘跨国高考移民’现象就开始出现,他们破坏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教育部2009年11月发出了新的通知:

这份《通知》里说,自2010年起,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两年以上的记录”。

简单点说:拿到别国国籍要满4年,最近4年中还要有国外实际2年的居住记录,这被相关人士普遍称为“442”新政。

老张是不知道这个442新政吗?在教育部今天最新的回应之后,他的孩子张图是不是就只剩下了真的留学美国这一条路了呢?今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张建党。

记者:您之前是没有听说过有关于442的规定吗?2009年底颁发,2011年就实施了。

张建党:这个问题一直在看,而且我判断主要的依据是文件。现在我手头上就有这个文件,那么这个文件可以看到两条,第一条就是442,第二个就是针对国内移民.国外后返回国内接受报名。现在争议可能就是这两个点是不是第二条,是不是使用了第一条。

张建党口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是怎么回事呢?据了解,《教育部关于规范我国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来2009-第83号文)》,它确实是两条:第一条说的是,自2010年起来华留学生必须满足442新规,第二条是,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移民外国后,返回国内接受高中教育并毕业,如未恢复中国国籍则属于在中国地区的外国侨民,如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可持其所在省区市公安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在其所在省区市、省级招生委员会制订的地点报名,参加我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如果我们把第一条和第二条分开看的话,第二条确实没有谈到任何关于居住年限相关的标准,更不用说442了,那么张建党是怎么理解这第两条的呢?

张建党:我想我是接受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我的理解应该没有错,假如说这两条都适应442的话,第二条就没有必要存在,根本没必要单列出来。还有一个就是说,第二条我们要看出来,说移民.国外返回国内,我们知道在国内招生是连续三年。那如果使用刚才的那个条例,我需要在国外最近4年中有居住两年的记录,高中就没办法完成,完成不了高中,就根本没有办法高考,都没有办法满足报名的条件,更没有所谓加10分的优惠待遇。所以我理解,第二条和第一条是平行的、互不干涉的。

老张坚持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彼此互不干涉、相互独立的两条平行的规定。对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表示,其实这个通知首先要明确一点,它就是高等学校接受国外留学生的管理规定的补充通知,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是2000年下发的,如果我们翻这个管理规定的话,会发现所有的都只是针对外国留学生来说的,这当中没有提到华人、华侨相关的规定,因此2009年下发的关于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是对它补充,而通知当中第一段开头特别说到一句话,祖国、内地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在移民外国之后,又再回国定居的侨民,他们适用于这个通知,而且后面还特别解释是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对待的。因此张建党的孩子适合第二条,不适合第一条。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说:地方上的解读和教育部未必一致。他们采访了广州市招办的一位资深高考工作者,他表示,此前他们只要考生有广州高中三年学籍,持有《外侨居留证》,即可报名参加高考。至于“4年护照和2年国外居住记录”,他们认为是针对直接申请大学的考生而言,参加高考并不受此限制。

另外,首发报道此事的《中国周刊》,他的副总编辑、微博实名认证@徐一龙今天下午发微博说:“我们给北京市考试院打了三次电话。昨天,很明确告诉我们只需外侨居留证,无需四年两年限制,因为那是留学生申请,无关考试。今天,又打了两次,还专门告知他们,让他们看下中国青年报关于教育部的最新报道。考试院领导在电话里研究半天,最后告诉我们,还是只需要证,无需四年两年限制。均有录音。”

对于有部分地区没有按照通知要求执行的情况,张力也强调,从教育公平来说,如果有这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还是要严格给予监控的。

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虽然各地对政策的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执行,教育部的判断显然更加权威的。那么只要教育部坚持这样的解读,张同想明年在北京高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他们将何去何从呢?

张建党:我想既然我的孩子既然已经出国了,要参加国外高考是没有问题。但是根据我的理解,他享有在国内报考的权利,我保持申诉的权利。

记者:他将来如果真的去国外了,你担心他的生活吗?

张建党:这个我不太担心,说真的毕竟是自己亲生孩子,我相信孩子的妈妈对他都是本能的关爱,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这都没有问题的。他的年龄也大了,也应该出去跑跑了,我当父亲并不是很担心的。

记者:现在能够办成美国绿卡甚至美国国籍,能够有机会出国留学,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国内的高考呢?

张建党:这个主要是与我们的经历有关,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们就是希望他能够在国内参加高考,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他的成绩可能上一个比较好一点的学校;第二个可能出于经济问题,出国要花很多钱,国内就可以不用花很多钱,没有那么大的经济的压力。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付出了很多的辛苦,走到这一步,还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入外籍高考”体现制度弊端和不公平

中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跨国高考”相关规定在各地具体执行时存在偏差,有的地方似乎还是可以办,这只是政策理解和执行的问题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微博)对此进行解读。

熊丙奇:我觉得这个事情从本质上还是暴露出我国现在按计划取得录取资格的问题,如果加入国外的国籍既可以以侨民的身份参加高考,比较方便,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实际上跨国高考移民到2007年以及之前已经在我们这些国家存在,当时就有一些中国国民加入国外国籍,基本上没有出过中国,但是却有他国的国籍身份通过我国留学生的考试进入我国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这当然也被称为是本土留学,当时媒体也经常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高考的不公平。那么后来教育部对这种跨国的移民高考的现象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工作的通知就要求,加入他国国籍的人必须有四年的入籍时间,以及两年求学生活的经历。那么这件事情实际上反映出,第一我国在本体的高考上实际上存在严重的弊端,他知道了我国公民高考的不公平。其次我们要意识到虽然跨国移民占少数,但是这些少数人从他们身上反映出问题,就是我国在高等学校的时候是严格的按照户籍来进行限定,没有户籍就很难在当地报名,现在是开放了还是有限开放。对于海外的学生和高中的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他们想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所以这是不严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称广东大量“海归”高考生根本未出过国

香港学生梁静(化名)在暨南大学就读。她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靠香港身份进来,不仅有加分而且题目相对容易,考的科目也比较少,以文科生为例,语文、英语、数学为必考科目,另加历史或地理作为选考科目。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广东,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有两种方式,参加全国联考或者参加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两校联招考试(下称“两校联考”)。

上述工作人员称,对于非广东户籍考生来说,要有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以及其他的相关要求方可参加该省的高考。

梁静称,具有外籍身份的学生可以参加专门针对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全国联考或两校联考,因为这两种考试比高考容易得多。

不论是全国联考还是两校联招,均对考生的身份资格做出要求,其中,教育部《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规定,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且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而暨南大学招生简章中亦做出相同规定。

然而,梁静向本报透露,暨南大学本科外招生大多非境外土生土长,甚至很多人根本未曾出过国,“一些人虽然拥有那边的身份,但连那边都没有去过。”

这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身份亦讳莫如深,只是声称“家里有人帮自己弄”。

在梁静看来,这些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华侨或港澳台身份者,了解形势,参与全国联考或两校联考有优势,这对一直在外生活的外籍考生来说并不公平。(张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8

主题

13万

回帖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回帖
1322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國的洋垃圾還少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少将

UID
107099
回帖
17056
主题
17
积分
40863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11-8-21
最后登录
2021-3-25
在线时间
257 小时
发表于 2013-5-2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一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5-24 09:00 , Processed in 0.0571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